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井过程中的地层漏失机理研究

钻井过程中的地层漏失机理研究


诱 导裂缝 的方 向 总是 垂 直 最 小地 应力 方 向 ,分 为水平诱导裂缝和垂直诱导裂缝 。
当 > ≥ 时 ,形成 水 平诱 导裂缝 ,此 种 情况 大 多发生 在浅 层 。产生 水平 裂缝 时 的最小 注 入 压力 ,必 须大 于作 用在 裂缝 面上 的原地 层法 向应力 。 在深 部地 层 中 ,只有 在 逆 断 层 活 动 区域 里 才 能 形成 水平裂缝 ,但注入压力很高 ,要大于或至少等于上覆
图 1 左右液柱平衡 时的 u型管 (砂岩 )
这 个 自然漏 失模 拟 分 析 以砂 岩 为例 ,对 其他 岩 性 也成 立 ,只须 漏 失 通 道 的连 通 性 好 即 可 。也 可 以 用 模拟 u型管 来 解 释溢 流 和采 油 的原 理 ,这 时 地层 流体压 力大 于井 内液柱 压力 ,地层 流体 向井 内流动 。 不 同岩性岩石一般可分为黏土岩、砂/砾岩 、碳 酸盐 岩 、火成 岩 、变质岩 。一 般来 说 ,泥 、页 岩发生 井 漏 的 可 能性 较小 。
第 15卷 第 4期
重庆科 技学 院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
2013年 8月
钻 井过 程 中 的地层 漏 失机 理 研 究
蒋宏伟 石 林 郭庆丰 杨 宝刚 张小平
(1.中国石 油 集 团钻 井 工程技 术研 究院 ,北 京 100195; 2.中国石 油技 术 开发公 司,北京 100028;

漏 失 —+—+一
图 3 地 层 岩石 单 元 应 力 图
图 2 左 右液柱不平衡 时的 u型管 (砂岩 )
(2)砂 、砾 岩 。 砂 、砾 岩 埋 藏 深 度 范 围 较 大 ,在 中 、高渗 地层 中 ,孔 隙是 主 要 漏 失 通 道 。砂 、砾 岩 孔 隙按其成 因可分 为原生孔隙 、次生孔 隙和混合型孔 隙 。较 深井段 的岩 石 经 过 较 强 的成 岩作 用 ,大 多 属 于低 孔 、低渗 的砂 、砾 岩 层 ,一般 不 易 发 生 井 漏 。类 裂缝尽管所 占孔隙度极低 ,但渗透性高 ,构成漏失通
· 88 ·
蒋宏 伟 ,等 :钻 井过 程 中的地 层 漏失机 理研 究
殊 的一 种 ,黄 土 孔 隙 度 高 达 40% ~50% ,有 大 量 根 管和垂直方 向的孔洞 ,其垂 直方向的渗透性与水平 方 向 的渗透 性 差 异很 大 ,垂 直 方 向 的渗 透 系数 比水 平方 向的渗透系数大 4.5~37.5倍 ,垂直节理有时 延 伸 到地 面 ,构 成漏 失通 道 。
3.中国石 化 西南油 气分公 司勘探 开发 研 究 院,成都 610081)
摘 要 :分析钻井过程 中的漏失机理 ,以及漏 失压力 和破裂压 力之 间的关系 。用 破裂压力 指代漏失 压力 ,其理论 的
基本条件与易漏失地层 的特点不符 ,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钻井过程 中的地层漏失 类型 主要 为 自然漏失 ,
钻井工程 中需要把 自然漏失作 为主要预 防对象 。
关键词 :井漏 ;漏失地层 ;漏失机理 ;自然漏失 ;压裂漏失
中图分类号 :TE28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673—1980(2013)04—0088—04
井漏 ,是 指 钻井 过 程 中井筒 内 的流 体 以大 于某 一 临界 流量 的流速 向地 层 中漏 失 的现象 。井 漏 一旦 发 生 ,将 会给 井 下 施 工带 来 严 重 后果 。井 漏 的发 生 不 仅会 导致 各种 工 作 液 的 大量 漏 失 ,而 且 还 可能 造 成 钻头 卡 钻 、井 喷 、井 塌 等井 下 事 故 。解 决 井 漏 问 题 ,首先 应该 对 漏 失 机理 进 行 研 究 。地 层漏 失 究 其 形 成原 因可分 为两 大类 :一类 是 自然漏 失 ,另 一类 是 压 裂漏失 ,也 称人 为漏 失 。
(1)泥 岩 (黏 土 岩 )。黄 土是 黏 土 岩 中 比较 特
收 稿 日期 :2013—05—17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11ZX05021—00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项 目 (2011B 一4309)。 作者简 介 :蒋宏伟 (1978一),男 ,河南鄢 陵人 ,博士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 向为钻井软件钻井技术 。
力高于孔隙流体液柱压力 ,左右液柱不平衡 ,发生流 体移动 ,钻井液 (左管 )向地层 (右管)一边移动 ,从 而发生 漏失 。
1 两大类漏失的基本概念
1.1 自然漏 失 自然 漏失 是钻 井 液 在 压 差 的作 用 下 ,沿 地 层 中
固有 通道 进 入地 层 的现 象 。其 漏 失 机理 可 从 压 差 、 钻井 液 性 质 、岩 性 、漏失 地 层 特性 等 方 面分 析 ,可 以 用模 拟 u 型管 来 解 释 自然 漏 失 的 机 理 。如 图 1所 示 ,u型管 的左半边 表示 井筒 和钻 井 液 ,右半 边表 示 地层 岩石 和孔 隙 流 体 ,假设 钻 井 液 的密 度 与孔 隙流 体密度相等。当钻井液柱压力 (液位 )等于孔隙压 力 (液位 )时 ,左 右 液柱 平 衡 ,没有 流 体 移 动 ,即没 有 漏失 。当钻井 液 柱 压 力 (液 位 )高 于 孔 隙 压 力 (液 位)时,如图 2所示 ,左右液柱不平衡 ,则发生流体移 动 ,钻井液 (左 管 )向地 层 (右 管 )一 边 移 动 ,即发 生 漏失 。显然 ,如 果钻 井液 密度 高于孔 隙 流体 的密 度 , 那么即使两边液位高度相 同,也会造成钻井液柱压
地 层 中要形 成 诱 导裂 缝 ,则 必 须 有 一 个 外 加 压 力 ,致使在井壁上产生的周 围张应力 ,不但能抵消由 于地应 力形 成 的周 向压 应 力 ,并 且 还 要 大 于岩 石 的 抗 张强 度 。一般 情 况 下 ,作 用 在 地 下岩 石 单 元 上 的 应力 有垂 向主应力 和水 平 主应力 ,水 平主应 力 可 分 为相互 垂直 的 和 ,如 图 3所 示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