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
2013-07-04T09:14:31.54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3期供稿 作者: 周跃秋
[导读]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周跃秋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熟 练、灵活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 源,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从而为学生提供宽 松、
愉快、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环境,是
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 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广大同仁交流,浅谈一 些初中
物理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1
常见的教学方法
1.1
观察法。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通 过眼看、耳闻、鼻嗅、舌尝、手摸,有目的地了 解有关物理现象,然后通过思考,获得正
确
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叫观察教学法,简称观 察法。应该指出,这里所指的观察,不仅是用 眼看,而是广义的观察。观察法的模式
是:①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②明确观察的内容。③ 观察和记录。④分析观察结果,得出正确结 论。
1.2
实验法。实验是进行探究的灵魂。很多 物理现象,如果补充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 生亲自动手去试一试,不仅可以激活探究欲
望,使学生体验到物理过程的内在美,而且
利用“学生移动实验室”是解决班额过大、实 验器材缺乏的重要渠道。如讲“声现象”时, 遇到这
样一道题:给开水瓶灌水时,发出声
音的音调是逐渐变高还是逐渐变低?学生通 过实验得出结论:音调变高了。然后教师又 引导学生分
析:声音是靠空气的振动发出
的;当往水瓶里灌的水越多,则空气柱越短, 空气的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学生恍然大悟。
1.3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简练、准 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 程进行解释、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
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
法。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当然,讲授与启发并非对立,讲授不一定就 是
注入式的。只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抓住
重点,突破关键,不要平铺直叙,照本宣科, 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激发 学生
积极思维。这样的讲授法就是启发式的
教学方法。
1.4
归纳比较法。初中物理涉及许多测量 性仪器的使用。有些仪器的使用在操作程序 上有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归纳,可让学生熟 练地
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要领和使用技巧。
如刻度尺、温度计、天平、量筒、电表等。教学 中教师恰当引导学生对各种器材的使用进 行分
析、对比,归纳出各种仪器相同的操作
程序:“观察、放置(电表的连接)、读数、记 录”,这样学生容易记忆,操作起来也得心应 手。例
如,①观察: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分度
值、量程和零刻线。对刻度尺不能使用已磨 损的零刻线;对体温计使用前要甩;对弹簧 测力计、天
平、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使用前要
校对零刻线。②放置:使用时要正确放置(或 正确连接电表),如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 浸入被测的
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
壁;天平应放在水平桌面上;刻度尺要沿着 所测的直线;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并选 用合适量程等。
③读数:使用刻度尺时视线
要与尺面垂直;使用温度计时视线要与温度 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使用量筒时视线要跟 凹面相平;使用天平
时要把右盘中砝码的总
质量与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相加等。④ 记录:当然任何测量值都必须带单位。这样, 即使学生不能严格地按
教材上的原文陈述,
也可按归纳的八个字回忆,然后用自己的语 言来表达,这种知识建构的方法深受学生欢 迎。
1.5
打比方法。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 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 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打比方,就是让学生 用浅
显的生活经验做铺垫,来进行概念自我
构建。而且学生理解得深刻、记忆得牢固。 如,讲述电流的概念时,用风流(空气的流 动)、人
流、水流等打比方;讲述电阻的概念
时,把电阻比成是一条山路,导线的电阻几 乎为零,看成是平路,因此导线与电阻并联 时,电流当
然是走平路而不爬山坡,这样描
述短路的情景生动形象。
2
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2.1
择优性原则。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 的特点,亦有它的不足之处。教学实践表明, 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相 同
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
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 方法。例如,初中“物体的沉浮条件”一节课 的教学方
法,可以有下列三种:
2.1.1
讲授法。因为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 已有的“二力平衡条件”知识密切相关,是属 于派生性的知识,可以运用讲授法。通过物 体在
液体中的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沉浮条
件。
2.1.2
观察法。教师通过下列几个演示实 验,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步步深 入,从而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①把铁块、木 块
放入玻璃缸的水中,铁块沉入水底,而木
块浮在水面。②把一枚大头针和木块(大头 针的重量小于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大 头针仍
然沉入水底,木块浮在水面。③把一
个小铁盒竖着放入水中,则沉入水底,而平 放时却浮于水面。
2.1.3
实验法。把上述三个演示实验改为 学生实验,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分析实验所 提供的物理情景,从而认识物体的沉浮条 件。这
三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可根据学校
实验设备条件和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教师 本身的擅长加以选择。
2.2
综合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 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 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只采用一种固 定
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博采众法之长,加以
综合运用。一般来说,一节课应以一至二种 教学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的方法,发挥各 种不同
教学方法的特点,扬长补短、相互配
合,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 果。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 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巧在用 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摸索、不断 创
新,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西县第二中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