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成本会计方法研究

环境成本会计方法研究

环境成本会计方法研究
一、环境成本的概述
(一)环境成本的内涵
环境成本的概念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大的延伸性, 综合中外学者的观点,根据我
国的实际情况,环境成本的定义为:为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自然环境以及资源造成的损
失而付出的代价,即付出的成本,包括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损耗,再生产产品成本,产品制造
成本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等。并且,使用自然资源时,其价值应当计入产品成本中,此外,
应当区别对待环境损失和环境污染治理费用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二)环境成本产生的背景
二、环境成本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001年2月,日本颁布了《环境报告书准则(2000年度版)环境报告书制作手册》,规
定了环境成本的公布程序,同年3月,颁布了《关于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该文件的颁布规
定了环境成本的相关计量方法;gordon lee ballentine 和amy gigna(2008)认为企业应
当建立一个具有可比性的成本比较系统,以增强环境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可比性;2015年,
联合国统计署在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提出绿色gdp,要求gdp总值中应当扣除环境治理
成本,这对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体系造成重要影响,推动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进入新的阶段。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李斌(2013)在《我国环境成本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选择》中提出,我国现存的
环境成本会计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大多数企业中仍未得到重视,呼吁我国尽快完善环境
成本会计核算制度;[1]刘丽敏,杨秀罗(2013)以研究国外相关企业案例的方式对环境成本
的确认和计量,以及在企业中产生的重要影响作出了详细的阐述; [2]崔宇涵(2015)以低
碳环境的视角对环境成本的概念和涵盖范围作出了全新的解读,认为在低碳环境的潮流下,
环境成本应当作为企业总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引起重视;[3]2015年,我国积极响应联
合国的号召,重新启动绿色gdp的研究,环境成本的核算将在全国进行试点推行,以减少环
境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环境成本涉及的相关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解决。
三、环境成本会计方法
(一)环境成本会计核算方面
1.资产类的处理
企业为了避免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往往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最常见的方法便是
通过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以达到产品生产环保化的要求。因此,要借记资产类科目的固定
资产以及科目,需下设环境资产二级明细科目,必要时还要设置三级科目来区分非生产使用
环境资产以及生产使用环境资产这两个内容。在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上,借记环境预
防费用或环境治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4]
2.负债类的处理
在企业对以往的生产经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或预计将来有可能要承担的环境污染代价时,
一般作负债处理。此类会计处理可通过预计负债下的二级科目预计环境负债贷方进行核算,
在发生有关支出时就借记该科目借方进行核算。
3.成本类的处理
在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环境成本可通过产品成本下的环境成本进行核算,对
于不是直接生产产生的间接成本,可通过制造费用来体现。对于折旧,可通过环境资产折旧
费用科目的贷方进行核算。
4.费用类的处理
企业在进行环境成本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对于相关部门的费用支出的核算可通过一级科
目管理费用下的明细科目环境费用来体现借记费用的增加,反之则记贷方。除了这种情况,
企业在出现因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而要付出相关支出时,应通过环境支出这个二级科目进行
体现,其一级科目为营业外支出。
(二)环境成本计量模式方面
1.机会成本法
环境成本中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了得到某种经济效益时所要放弃的因保护环境而得到
的最大价值。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由于生产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而造成的
自然资源闲置和滥用现象,其产生的机会成本应当计入环境成本中。[5]
2.公允价值法
企业在正常的生产活动中,往往会对环境污染采取预防措施。其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应
当依据市场上的交易价格进行确认和计量,也可以依据现实情况对自然资源价值进行适当的
调整,以便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准确的计量。
3.人力资本法
在企业的生产中,由于其设备的落后、生产工艺的不科学以及环境污染情况的发生,使
得人体的健康安全受到损害,这其中造成的社会效益的损失和经济的损失应当成为环境成本
计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方面
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的过程中,应当对环境成本予以反映,甚至可以将环境成本直接列
入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对于不能以货币确认和计量的部分通过在附注中予以说明,对环境成
本进行详细的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