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及对策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
织机构,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村级各种
组织和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它代表村民行使集
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权,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
重要的作用。巩固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加
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农村实践“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遇到
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部分村集
体经济薄弱、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村集体没有经
济收入,连干部误工补贴和日常开支都难以解决,更谈不上
为民提供服务和发展必要的公益事业,因此,我们要从实际
出发,多形式、多渠道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个重
要的政治问题,关系到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问题。
一、当前本乡村级集体经济的现状
全乡20个行政村,2003年末集体经济总收入是142万元
(年报数),其中,经营收入90万元,租赁经济林山林收入
45万元,上级扶贫资金6万元,其它收入1万元。支出情况是
发展经济支出50万元,公益事业支出36万元,慰问扶贫1万
元,村干部误工报酬5万元。各村经济总收入分类情况:
1至5万元的7个村,占总村数的35%;5至10万元的6个
村,占总数的30%;10至20万元的7个村占总数的35 %;当
年收入最高的村是幸福村,经济总收入达18万元(但大部分
资金属于点上的,不属于整个行政村的集体使用资金)。
各村可支配的总收入分类情况:
1000元至1万元的1个村,占5%;1万元至5万元的13个
村占65%;5万元至10万元的5个村占25%;10万元到20万
元的1个村占5%。这些都是按年报统计数据,如果真正按实
际可支配收入可能还要少,让人更加担忧。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
(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观念弱化,思路不清,整体氛
围不浓。
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经营承包体制的长期稳
定,村主要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识却逐渐淡薄了。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主要发展个体经济,没有必要化心思去发
展集体经济,也不合时宜,不必去冒风险。这些错误认识严
重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集体现有
资产的管理难度加大,造成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
失信心,挫伤了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部分村
主要干部思路不够清晰,怕搞砸了受埋怨,思想顾虑重;部
分群众怕搞毁了受连累,背上新的债务,思想上有压力和阻
力。这些保守、怕担风险的思想也同样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
的快速发展。
(二)财务制度执行不严,监管不力产生漏洞,非生产
性支出数额较大。
相当一部分村的财会人员文化层次、专业水平、素质偏
低,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使个别村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有漏
洞。在执行财务制度不严的情况下,导致非生产性开支数目
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财务管理不十分规范,资金支出不
附原始票据,有白条纸入帐现象。二是民主理财意识不强。
有的重大资金的支出,没有经过村民代表以上会议集体研究
决定,有村干部说了算的现象存在。有的村,报刊订阅、信
笺纸购置活动费等,非正常性开支超出正常的生产性开支。
三是财务监督制度没有真正到位。
(三)集体经济资源少,发展空间小。
目前90%的村90%的山林、荒山全部分到农户,集体经
济基础发展的空间较小,村干部没有经济发展的余地。有的
村将一些资产(如茶厂、加工厂等)一次性发包给他人变相
收取以后多年度的承包款,有的村陷入一种“挖东墙补西墙”
的恶性循环中。
(四)历欠税费变成呆帐,债权债务难理清。
原来村在征收三提五统及农业税费等过程中,少数村出
现了一此“困难户”、“钉子户”、“逃帐户”、“赖帐户”拖欠
不交,从而形成一些历欠款,征收难度加大,部分历欠资金
变成了呆帐。有的村出现了村欠户、户欠村的现象,债权债
务没有集体经济难以理清。
三、解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对策。
(一) 加强对村主要干部进行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想的责任意识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思想
认识。
(二) 找准路子办企业,积极探索“经工兴农,以工
富村”
的新途径。
一是拓宽思路,提高认识,组织村主要干部到村集体经
济搞的好的地方去学习,取精(如奉化滕头村,萧山航民村),
使他们能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无工不富的观念,并进一步启
发他们创业的激情。二是因地制宜,选好项目。根据市场、
技术、资金、人才等情况,确立项目,保证新上项目的成功
率,决不能“一哄而上”麻木上新项目,使村集体旧债未偿
又添新债。一定要因地制宜,慎重考虑以资源为基础,以市
场为导向,选准好项目,上水平,增效益。三是分类指导,
整体推进。根据各村两委班子和集体经济现状,选择适当的
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对班子实力强的,有一定管理经验的
实行典型引路,推着上;对班子弱、缺乏创劲的村,采用承
包、租赁等扶着上的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 走增收节支的路子,当好管家人。
一是减少干部职数,降低村级组织的工资性支出。一
方面可以走撤并行政村的路子,对村庄小与附近村又比较
集中的行政村要合并,通过减少干部误工报酬福利等支
出,尽量压缩开支增加集体收入。另一方面,要提倡现有
村干部交叉任职(除财会人员外),村两委成员可以交叉
任职,村级配套组织部分也可以兼职,行政村较小的村长、
书记实行一肩挑的路子,从而进一步减少支出,提高工作
效益,真正达到减员增效的效果。
二是控制源头,减轻村集体负担。一方面认真执行好
村级零招待费制度,严格控制村级招待费支出,对村级不
合理负担要进行彻底清理整顿。另一方面限额订阅报刊,
减少各类达标活动,庆典庆祝,祝贺活动开支,真正达到
减轻村级负担的目的。
三是理清债权债务关系,规范工程招标,结算行为。
采用多渠道、多途径节支增收,巩固村集体经济、村级债
权债务问题是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巩固的一个瓶颈,影响着其他
工作的开展。因此要采取一清欠。采用各种有效途径回收
历欠资金,对收入低的“困难户”通过低保扶贫等形式在
增收的基础上逐步予以收缴,对“钉子户”通过正当途径
向法院起诉,强制催缴。二减债。对有村集体从私人处高
息借款的,做好宣传,采取降息免息来终止借款高息;对
个别非生产性开支严重的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共同审
议,并强迫追回不合理支出。三偿债。制定偿债计划,想
办法采取措施发展集体经济及时偿还债务。
(四) 加强监督,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一是推行村帐乡代理工作。乡建立村会计代理中心有
专门的做帐和审核人员,村会计实行报帐制。根据我乡
2003年4月至今的执行情况看,实践证明该制度能从根本
上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治本之策,是提高村务公开水平的
有效机制;是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改变过
去那种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结果监督为全过程监督,进
一步增强村主要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解决财务管理中
的一些突出问题。
二是建立村务公开的长效管理机制。村务公开做到及时、
规范、有序、长效。乡组织人员每季度要督查一次,并进
行情况通报,不流于形式,真正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
还干部一个清白”,让群众直接参与监督。
三是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级财务管理的主体是
村级经济组织即村经济合作社。因此各村要健全村级集体
经济组织,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运作。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对村报帐员、村经济合作社及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长,要分类进行培训,提高他们业务水
平和管理水平。
(五) 抓集体存量资产管理,促进集体资
产保值增值。
一是要用活货币资产,实行滚动式发展,以钱生钱支
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二是要确保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盘活村级现
有闲置资产,多途径、多渠道地争取村集体土地开发使用
权。
三是要盘活集体资源性资产,发挥经济效益。集体的
荒山、蔬林、茶园、经济林等,采用山地有偿流转机制,
并尽早开发利用,实现村级集体壮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