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羊皮的处理方法
一、 屠宰。在羊的颈部,将皮肤纵向切开,切口 7-10厘米长,将刀子 伸入切口内挑断气管和血管,或用手拉出咽喉部的血管切断放血。宰 杀放血时,要注意对羊的固定,防止羊血污染毛皮,放血完毕接着剥 皮。 二、 剥皮。将羊的四肢朝上放在洁净板子上或地面上,用刀尖在腹中 线先挑开皮层,继续向前沿着胸部中线挑至下腭的唇边,然后回手沿 中线向后挑至肛门外,再从两前肢和两后肢内侧切开两横线,直达际 间,垂直于胸腹部的纵线。接着用刀沿着胸腹部挑开的皮层向里剥开 5-10厘米,然后用拳揣方法将整个羊皮剥下,在剥皮过程中要随时用 刀将残留在羊皮上的肉屑和油脂刮掉。剥下的毛皮,必须形状完整, 不能缺少任何一个部分。特别是羔皮,要求保持全头、全耳。全腿, 并去掉耳骨、腿骨和尾骨,公羔的阴囊皮要尽可能留在羔皮上。剥皮 时要尽量避免人为伤残。 三、 晾晒。把剥好的羊皮钉在墙上或放在洁净地面上晾干,但不能曝 晒。鲜皮干燥的最适温度为20-30 C。温度低于20C,水分蒸发缓慢, 干燥时间长而腐烂。温度超过 30 C皮板表面水分蒸发快,造成皮表面 收缩或使胶原胶化、高温干燥,还可能使胶原发生不可逆变性,干燥 不均匀,会使生皮浸水不均匀,而不便以后的熟制。当生皮的水分含 量降低到15%时,细菌就不易繁殖,达到防腐目的。 四、 熟制。工序:检查皮张-浸泡-刮肉里-清洗-下缸-水闷-第二次刮 肉里 1. 检查皮张:把要熟制的皮张展开,看度板有无裂口,皱褶处是否腐 烂掉毛,并
除掉羊皮上粘有的杂物。如皮板有裂口,在熟制过程中会 使裂口加大,影响皮张质量,因此在浸泡前要把裂口缝好。皮张如有 腐烂,应把腐烂处剪掉,缝好后再浸泡熟制。 2. 浸泡:将羊皮放入大缸内,加清水浸泡。夏季浸1天,冬季需浸2-3 天。
3. 舌肉里:将皮张里面朝上,横铺在木杆上,用刀刮除剥皮时带的残 肉和油脂。
4. 清洗:肉里刮完以后,用清水冲洗,然后加碱、肥皂、洗衣粉等洗 涤剂搓洗皮
毛,直到全部洗干净为止。 5. 下缸:在缸内加盐、芒硝、面粉和水,将皮张浸泡在缸中。加盐的作用是保护羊毛,加芒硝的作用是软化皮板,加面粉的作用是保护皮 毛,并起吸附油污的作用。一张羊皮需要 50 克芒硝、 100 克盐、 1 公 斤面(最好是黄米面,也可用玉米面代替) 。必须特盐、硝溶化再放入 缸内,加水以淹过皮张为宜。浸泡时间,夏季 7-8 天,冬季 20-30 天, 每天翻倒 1 次。当皮张的四肢内侧靠近体躯的无毛处,用手轻搓表皮 即掉时,即可捞出晒干,出缸要选好天气。 6.水闷:将干皮铺平,在皮里上喷少许水,待皮板润潮即可,千万不 要喷水过
多。然后每两张皮里合在一起,放阴凉处闷 1-2 小时。 7.第二次刮肉里:目的是使皮张柔软,须用钝刀,先横铲,后顺铲。 铲完后晾干即可裁制衣物。 怎样进行动物毛皮加工 家畜和野兽的毛皮经过鞣制加工后,能成为柔软、美观的轻工制品原 料,用于制作皮鞋、皮箱、皮袄、帽子、手套等日用品,有弹性,保 暖性能好,行销国内外市场。 毛皮的鞣制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加工技术。 一、生皮铲油:大部分家畜、野兽宰杀后的鲜皮需要经过清理与防腐, 并经一段时间后才能供制革厂加工。清理的方法:割去蹄、耳、唇、 尾、骨等,再用削刀除去皮下的残肉和脂肪,洗去沾在皮上的泥、粪、 淤血等,然后把鲜皮肉面向外,挂在通风处晾干,防止强光曝晒。也 可以采用盐酸腌法, 即将皮张肉面撒盐, 用盐量约为皮重的 25%,盐腌 6 天左右,即要堆集。 二、 浸水洗皮:将经过处理的鲜皮,置于缸内用清水浸泡,水温以 15— 18C为宜,时间需6—10小时。浸泡的目的是使原料皮吸水软化。 每百张羊
皮用纯碱 3— 4斤或肥皂 5— 6连;每百张狗皮用纯碱— 3斤或 肥皂 2—3 连。然后将浸过的皮张放入稀碱液内搓洗,除去油污,再放 入清水漂洗后, 拧干。碱水洗皮约需 4—6分钟, 否则容易造成绒毛脱落,影响裘皮外观。 三、 下缸鞣制:按明矾 4—5份,食盐 3—5份、 制鞣制液。 先用温水妥明矾, 再加入食盐和清水, 时,应少加些食盐,超过20C时则多加些食盐,水温以30C
左右为宜。 把毛皮投入浸泡 7—10 天后取出,将毛皮用清水漂洗,肉面不必举不 胜举,最后用蓖麻油 1 0份、肥皂 10份、水 1 00份的比例配成溶液, 涂于半干状态的毛皮肉面,并适当喷此水使其回潮,再用塑料薄膜包 扎好,用石块压平。 四、晒皮刮软:经过下缸鞣制压平的皮张,放在草地上或穿绳子挂晒, 先晒皮板,后晒毛面,并用手顺着毛势梳理,使其恢复毛势原状。然 后用钝刀刮除皮下残存的脂肪。 操作时,左手紧握皮张,右手提钝刀从上而下,一下一下地在皮板上 来回刮,刮至
洗皮的时间不宜过长, 清水 100 份的比例配 混合均匀。温度15C 皮板软而松弛为止。刮皮后的皮张要钉在木板 上,使其 伸展开来,并放在通风处晾干。 五、整理毛型:待皮张干燥后,用浮石或砂纸将肉面磨平,取下修整 边缘。最后用梳子梳毛,过长的部位可以适当修剪,使毛形整齐美观。
怎么加工动物毛皮 一、鲜皮的加工 畜皮剥下后,一般不可能及时加工,因为需要有收购和集中过程。 鲜皮的预先处理,是防止皮腐烂变质,保证熟制质量的项关键工作。 首先,剥下的鲜皮要及时清理,即用手工割去蹄、耳、唇、尾等, 削去皮上的残肉和脂肪,然后用清水洗去粘在皮上的泥沙、粪便、血 液等脏物。刮残肉时用力不要过猛,防止刮伤皮板,另外,由于毛绒 在皮板上是向后倾斜生长的, 在刮削时要由皮的头部向臀部顺毛根刮, 以减轻皮板的伤残。 鲜皮清理后,将其肉向外挂在通风处或弱阳光下干燥,并经常翻 动,直到晾至八九成干时,将其垛起来,上面用木板及和理物压平, 使其平整,第二天再继续晾晒,直到干透。中特养的饲料保存剂也可 使用于皮张保存。 二、干皮的软化及清理 将经初加工过的干皮淹浸在常温清水中 16~18 小时,使毛皮变软 恢复鲜皮状态。然后肜清水初步冲洗脏污,再以 3 克/升的洗衣粉洗涤 液浸泡洗涤 10 分钟左右,用清水漂净,捞出沥干。用洗衣粉浸泡时, 要一边将毛上的污物洗耳恭听掉,一边取掉皮板上的结缔组织。脂肪 多的皮板可将其在35C的温水中加洗衣粉洗涤二三次,但动作要快。 晾晒时注意将皮板拉展,至六成干时即可进行下一步加工。 三、毛皮的熟制加工 毛皮的熟制又称硝制或鞣制,是把生皮转变为熟皮加工。下面介 绍三种熟制方法。 1、硝面熟制法 这是一种我国传统的毛皮熟制方法。这种方法取料方便,产品
柔 软,毛被色泽较白,皮板的抗张强度较高。但产品耐水和耐温热性差, 有臭味,对生产量不大的家庭,此法仍可采用。 硝液配制:取硫酸钠(芒硝) 10 公斤溶于 100公斤水中再加面粉 25 公斤拌和均匀即成。硝液用量约为毛皮重量的 10 倍。 硝制:把经软化处理的毛皮浸入硝液中,翻拌浸匀,上压生物, 使其沉浸于液面之下,并每天翻动一次。浸硝时间依气温而定。在春 秋季,空温在15~20C时一般浸制16~22天,夏季气温达30C时,浸 制 15 天左右即可起缸。成品的检查方法是将皮板对折或手扞强挤硝液。 如果皮板呈现白色,脱水良好,说明已硝好。成品从缸内捞出后不要 沾生水,随即晾干及铲软处理以得至成品。 2、明矾熟制法 明矾熟制法也是一种较古老的办法。此法熟制成品比硝面熟制
法 的耐热性稍有提高,但耐水性仍不理想,皮板遇水会退鞣发硬。其步 骤如下: (1)酸浸:酸浸为明矾硝制的预处理,为防止皮板在硝制过程中 发生酸肿及明矾水解沉淀而丧失鞣性。 酸浸过程:取相当毛皮生日一的倍水量,加入倍量的氯化钠,充 分深化,投入软化晾干的毛皮并翻动 5 分钟,再将毛皮捞起,加入倍 量的硫酸(浓度为66Be)投入皮毛翻动,再捞出毛皮,再补加倍量的 硫酸(调节PH5度),再投入
毛皮,翻动均匀,当气温 22~25C,酸浸 16小时为宜。酸浸后 PH为宜。酸浸终了取出毛皮,挤除酸浸液送下 一步处理。经酸浸的毛皮不能再遇生水,否则皮板脱盐酸肿。 (2)鞣制:用料量指标:水 3倍量,硫代硫酸钠 %,明矾%~8,硫 酸钠15~17%,硫酸~%,碳酸氢钠~%,氯化钠~4,石膏粉 8~9%。鞣制温 度为
25~28C,时间为200~225小时。
鞣制过程:将上述原料(碳酸氢钠、石膏粉除外)下缸入水,充 分搅拌完全溶解,投入经酸浸后的毛皮,搅拌翻动两次,以后每天上 午各翻动 1 次, 48小时后加入石膏粉完成鞣制前 24小时将碳酸氢钠(预 先用水溶解)溶液分 3次加入(间隔 2小时),过夜后即完成鞣制。再 经干燥、回潮、铲皮处理为成品。 对鞣液PH值的要求是:鞣制开始时鞣液PH=加碳酸氢钠前PH=3 完成鞣制时PH=~鞣制温度最后要求达到38C,如温度偏低则要延长 时间。
3、鞣铬鞣制法 毛皮的硝面鞣制与明矾鞣制均属假鞣,遇水退鞣,皮板发硬掉
毛。 铬盐鞣制能使成品具有耐水、耐温、耐汗、耐老化等性能。 (1) 酸浸:酸浸液组成为硫酸 5~6克/ 升( PH=;硫酸钠30-50 克/升;氯化钠30-40克/升。温度36~38C,时间36-38小时,用水量 每张皮 14升左右,依皮张大小酌增或酌减。 酸浸操作是先将食盐、硫酸溶解澄清倒入划槽,加水配成要求浓 度及需要用水量,再加酸加温到规定要求。转动划板搅拌均匀,投入 毛皮,继续划动 1~2分钟。以后每天加温并划动 1 次。浸至 36小时检 查质量;使背脊部位横向延伸大,纤维松散,回折挤压脱水良好,呈 白韧色。用四基红试剂检查,切口呈红色。 (2) 鞣制:鞣制液级成为碱式硫酸铬克 /升(以三氧化二铬计) , 明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