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1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 第一章 简论

泰勒的文化定义 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中国文化的特点:外在特点(4)和内在特点(3):

第二章 地理概况 1世界屋脊: 2.四大盆地 : 3.四大平原: 西藏在___清朝________归入中国的版图。 明代设__奴儿干都司_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 从秦汉到隋代实行___郡县制__,从唐宋到辽金实行___道路制_,元明清三代实行_行省制__。 汉武帝将郡国分为__十三刺史部__,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但却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始。 唐代将一些比较地位特殊的州改为__府____,在其它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__都督府___,在边疆地区设__都护府__。 元代初年,以_中书省__为中央政府。

第三章 历史发展 __元谋猿人_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___北京猿人_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 从__新石器_ 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 最能反应母系氏族文化的是___仰韶文化_,又称__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__ 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_; 最能反应父系氏族文化的是___龙山文化,又称__黑陶文化_,最具有代表性 的是__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__。 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 1黄河流域文化区——代表文化: “裴李岗文化”——河南省新郑市,距今八千年左右 “仰韶文化”——河南省渑池县,距今五六千年 “大汶口文化” ——山东省泰安市,距今约五千年左右 “龙山文化” ——山东省章丘市,距今约四五千年 “马家窑文化” ——甘肃省临洮县,距今约四五千年左右 “齐家文化”——甘肃省政和县,距今四千年左右 2长江流域文化区——代表文化: 3珠江流域文化区——代表文化: 4北方和东北文化区——代表文化: ___黄河流域__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 2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五帝: ___伏羲时代_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__神农时代 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__黄帝__是中国的人文初祖。 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为:1 西北的“华夏集团” 。 2 东方的“东夷集团” 3__南方的“苗蛮集团” 。 ____夏代___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夏代在每个州设立的地方官称为_九牧_____。 __司母戊鼎_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也称为:“卜辞” 从_西周共和元年 即公元前__841年__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西周通过实行___封建制_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__宗法制_。 西周农业生产已有了_“百谷”_之称。 春秋五霸: 、 、 、 、 战国七雄: 、 、 、 、 、 、 。 秦王嬴政建立___皇帝__制度,以自己为始皇帝。 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和都城: 五胡: 草木皆兵出自___________战争。 南朝均以___建康_(今南京)为都。(而临安为今杭州) ___五代十国__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南方移动。 __清___朝建立了以后中国疆域的基础。 明____朝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__明__朝西方殖民者侵入澳门、台湾等地,开始了中国的殖民地史。 清朝政府在__康熙、雍正、乾隆____统治时期,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 《南京条约》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通商口岸。 洋务运动: 《马关条约》割让___________等地。

第四章 姓氏和名、字、号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__血缘关系__的符号。 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3种):1 2 3 中国的姓氏可以追溯到_母系氏族社会___。 姓: 氏: 姓氏最初的区别(3种): 进入夏商周三代,氏都是由_统治者册封___而得来的,这时,__氏__已经是__贵族地位___的标志。 姓氏混为一体,大致是在__秦汉___时代。 3

姓氏的主要来源(11种): “郡望” 是指某一姓氏久居某郡而为人们所仰望。 姓氏的产生和变化是__社会发展___的结果,姓氏的混杂则是__社会变动__的反映。 姓氏混杂的原因(4):1帝王分封子弟功臣 2战乱 3 宦官 4移民 封建社会修谱的目的及其作用: 全国姓氏中以____李____最多,其次___王___和____张___。 名和字的关系(6): 号的流行是在___唐宋___以后,____明清____时为盛。

第五章 汉字 ___文字__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标志着认得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积累成为精神财富。 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____图画____和___象形符号_。 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___甲骨文____和____金文_______。 甲骨文最早是由___王懿荣___首先发现的。 我们所说的甲骨文包括两个阶段:__原始甲骨文____和_殷墟甲骨文_。 金文(钟鼎文):是商周时代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大篆以__石鼓文_____为代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 研究汉字的书,有秦代的__李斯的《仓 篇》,赵高的《 历篇》,胡勿敬的《博学篇》,到汉代,三书合一成为__《仓 篇》_________。 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__《周礼》____,后世文字学家多采用____许慎_______的名称,__班固___的次序。 《说文解字》对六书的解释: 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3):1写实主义精神 2人体本位精神 3 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

第六章 学术思想 构成中国文化核心的东西是历代哲人们的_哲学思想___和_学说___。 孔孟之道 算得上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学说。 老庄思想 是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二大学说。 墨家学说 在战国时代与 儒学 并称为两大“显学” 法家学说: 经学: 六艺: 《诗》、《书》、《礼》、《易》、《乐》、《春秋》 今文经: 古文经:即用“古 文字”写成的先秦旧本。 今文经学家西汉以_董仲舒_____为代表,尊__孔子___为经学之祖,注重阐述经文的_“微言大义”_。 古文经学家尊崇_周公__,认为六经不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真正的 4

古意还有待研究,注重__名物训诂___。 孔颖达 等人合编_《五经正义》__,对汉代以来的经学做了一次系统性的整理。 玄学:以 老庄思想 为主旨。 魏晋玄学 及其思辨方法,如____“得意忘象” 、“得意忘言” 等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北宋初年的__胡瑗____和_孙复___,都强调儒家纲常与天道的一致性,讲 “经世济人” ,两人实开理学先河。 张载 称他治学的目的是__“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_。 四学: “濂、洛、关、闽 ” 王阳明(明朝人)集心学之大成,提出_知行合一__的观点。 朴学: 乾嘉学派: ___顾炎武__是清代儒林第一人,他的著作__《日知录》_和__《天下郡国利病书》___被认为“无一字无来历”。 黄宗羲 的__《明儒学案》__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__《明夷待访录》_为考古论今之作,突出表达了他的进步思想。 后人把 王夫之 的作品集结为__《船山遗书》__,总结和发展了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 四存之学:《存学》、《存治》、《存性》、《存人》 清代早期和乾嘉时期的朴学推崇__古文经__,而晚清的朴学则重视_今文经,其代表人物有_龚自珍、魏源、康有为__。

第七章 宗教信仰 中国人对__天地、祖先、君师、____的崇拜最为突出。 中国古代祭祀天地的仪式很多,但以_封禅__最为重要,最为隆重。 封禅: 史书记载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__秦始皇__,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

是__唐玄宗___。 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 列为大典的是__汉文帝____。 往泰山封禅,到汾阴 祭后土,祭祀天地的仪式还有___庙祭__和___郊祭_。 五岳: 五镇:东镇 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 四渎:东渎大淮(淮河)、西渎大河(黄河)、南渎大江(长江)、北渎大济 (济水) 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 从___秦始皇统一中国 _时候开始,宗庙 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__“太庙”____。 庙号: 帝王祭祀祖先用___太庙____,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___宗祠____。 5

现存最大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 闻喜县礼元镇 的__裴氏祠____。北京阜成门现存的_“历代帝王庙”__,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 _“师”__指是可以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__孔子__和_关公__两个人。 __汉高祖刘邦____亲祭孔是封建帝王祭孔的开始;__汉平帝___追封孔子_“褒成宣尼公”_,这是孔子受封的开始;__光武帝刘秀_明确把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来尊崇;到__唐贞观四年___,开始全国性的祭孔。 佛教是由__释迦牟尼__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在___古印度__境内创立的,在我国又叫__“释教”___,管和尚叫_“释子”___。 迦叶摩腾、竺法兰 翻译的__《四十二章经》___,据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佛经。 佛教在_两汉之间__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表现(5): ___鸠摩罗什___翻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金刚经》及《妙法莲花经》对中国佛学理论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三国时的__朱士行____,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突出发展的原因(3): 隋唐时期佛教的特点(3): 佛教宗派(三论宗、三阶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 ___禅宗__是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产物。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__密教___经典为主,吸收了___苯教_的某种的仪式和神持,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__“藏密”__,后流传于青海、内蒙古地区、以及蒙藏附近的国家。 _ 举派___又称_“白教 ”________,是藏传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 __萨迦派__为西藏政教合一的宗派。 ___格鲁派__用活佛转世制度解决法位传成问题。 ___“达赖”___和___“班禅”_是黄教 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 __“无常”___和_“无我”____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小乘佛教:指初始的、传统的教派。 大乘佛教:指后期的、变化了的教派。 (灭佛事件的代表)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拓拔焘{tao})、北周武帝(宇 文襄{xiang})、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4): 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中国佛教属于大乘佛教___,尊崇四大菩萨:____文殊、普贤、地藏、观音_。 佛教四大禅林:山东省灵岩寺{长清县}、浙江省国清寺{天台县}、 湖北省玉泉寺{当阳市}、南京市栖霞寺。 四大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石窟、麦积山 ___________中国第一大佛。 中国开凿最早的大佛是__太原西山大佛_________。 大藏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