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浅谈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式有利于风电就地消纳,对地区电网安全 

稳定运行起到一定得积极作用。 3.3.2稳定性 

风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风速的大小 和方向的随机性,风速的大小受到高度、 

障碍物、地形、地貌等影响。风功率密度 

不但与风速大小有关,而且和空气密度有 关,同时由于风电机组在野外运行,因此 

受到气温、雨雪等气象条件的影响。 

4.大规模风电并网指导性原则 

4.1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 

风电场具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能 

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 

出。为了实现对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控制, 

风电场需安装有功功率控制系统,能够接 

收并自动执行调度部门远方发送的有功出 力控制信号,确保风电场最大输出功率及 

功率变化率不超过电网调度部门的给定 

值。有功功率变化包括imin有功功率变化 

和lOmin有功功率变化,风电场有功功率变 

化限值的推荐值可参照表l。 

4.2风电场无功功率控制 

风电场的无功电源包括风电机组及风 

电场无功补偿装置。风电场首先充分利用 

风电机组的无功容量及其调节能力,仅靠 

风电机组的无功容量不能满足系统电压调 

节需要的,应在风电场集中加装适当容量 

的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装置应具有自 

动电压调节能力。 

风电场的无功容量应按照分(电压) 

层和分区域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配置和运 

行,并应具有一定的检修备用。对于直接 

接入公共电网的风电场,其配置的容性无 

功容量除能够补偿并网点以下风电场汇集 

系统及主变压器的感性无功损耗外,还要 

能够补偿风电场满发时送出线路一半的 …………………………一皇王研霾一 - 

感性无功损耗,其配置的感性无功容量能 够补偿风电场送出线路一半的充电无功功 

率。 4.3风电场低电压穿越 

图2为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要求。 

规定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要求为: 

(1)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具有在并网点 

电压跌至20%额定电压时能够保持并网运行 

625ms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2)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在发生跌落后3s 

内能够恢复到额定电压的90%时,风电场内 

的风电机组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对故障期间没有切出电网的风电场, 

其有功功率在故障切除后快速恢复,以至 

少10%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 

障前的值。 

4.4风电场电能质量 

4.4.1电压偏差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后,并网点的电 

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 

的10%,一般应为额定电压的一3%~+7%。限 

值也可由电网调度部门和风电场开发运营 

企业根据电网特点、风电场位置及规模等 

共同确定。 

4.4.2电压变动 

风电场在并网点引起的电压变动d(%) 

应当满足表2的要求。 

d表示电压变动,为电压方均根值曲线 

上相邻两个极值电压之差,以系统标称电 

压的百分数表示;r表示电压变动频度,指 

单位时间内电压变动的次数(电压由大到小 

或由小到大各算一次变动)。不同方向的若 

干次变动,若间隔时间小于30ms,则算一 

次变动。 

4.4.3闪变 

风电场所接入的公共连接点的闪变干 扰值应满足GB 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 

波动和闪变》的要求,其中风电场引起的 

长时间闪变值 按照风电场装机容量与公共 

连接点上的干扰源总容量之比进行分配。 4.4.4谐波 

风电场所在的公共连接点的谐波注入 

电流应满足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 

用电网谐波》的要求,其中风电场向电网 

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按照风电场装机容 

量与公共连接点上具有谐波源的发、供电 

设备总容量之比进行分配。 

5.小结 

随着风电场的容量越来越大,对系统 

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研究风电并网对系 

统的影响已成为重要课题 风电场所在地 

区往往人口稀少,处于供电网络的末端, 承受冲击的能力很弱,因此,风电很有可 

能给配电网带来谐波污染、电压波动及闪 

变问题,风电的随机性给电网运行计划的 

制定带来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评 

估系统的发电可靠性,分析风电的容量可 

信度,制定新的无功调度及电压控制策略 

以保证风电场和整个系统的电压水平及无 

功平衡等。 

参考文献 

[1]1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电气系统典型设计【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吴俊玲.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的若干技术问题研究 

吲.北京:清华大学电机系,2004. 

【3】雷亚洲.与风电并网相关的研究课题Ⅱ】.电力系统 

自动化,2003,27(8). 

作者简介:王洋(1986一),男,学士,助理工程 

师,长期从事电网规划研究及电网线损管理工作。 

(上接第65页)似,反转限位后s2动作,R1 作为直流负载。 

2.3调谐流程 

根据运行图使用频率,先用人工的方 

法把发射机调整到调谐点上,并将各表值 和调谐点的位置,在上位机内存储为预置 

信息。 

开始倒频:①上位机将预置信息下发 

到调谐控制器。②调谐控制器向逻辑控制 

器发送启动调谐指令,同时通过D/A板,将 

马达预置位置信息转换为控制信号,并将 控制信号送到对应马达驱动板。③逻辑控 

制器控制KMI2和KMI3吸合,PS8为马达驱动 

板提供±32V直流电。④如果当前马达位置 

与预置位置不同,马达驱动板△V≠O,输出 

±28V,控制马达正转/反转。此时A5板输出 

低电平,允许调谐指示灯亮起。⑤马达位 

置通过Al4实时反馈给调谐控制器,检测到 

马达到达预置位置后,通过逻辑控制器释放 

KM12、KM13,断开调谐电源。此时A5板输出 

高电平,允许调谐指示灯熄灭,粗调完毕。 

3.常见故障分析及建议 

3.1常见故障一 

现象:允许调谐指示灯不灭。 

分析:导致这类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某 

一路马达及其所带动的元件阻力过大,使 

马达负载过大,马达停转,此时马达驱动 

板输入电压差△V≠0,K1不能释放,马达 

到位监测板输出低电平所致。 解决方法:通过查看马达驱动板转动 指示灯Ds1和DS2,确认是由哪一路马达不 

到位引起,然后手动转动该路的调谐电位 

器旋钮,使△V减小,OP512输出电压减小 

到K1释放电压后,调谐灯自然就会熄灭。 

维护要点:经常清洁润滑机械传动装 

置,以减小传动阻力,减小马达负载。 

改进建议:马达驱动放大板DMPOI ̄13 共13块,安装在控制机箱内,当调谐驱动系 

统出现故障时,为了快速判断是哪一路马达 

故障,必须从马达驱动板间隙中观察DSI(或 

DS2)指示状态。不利于故障快速定位,对安 

全播出极为不利。为了快速判断调谐驱动系 

统故障,将13块驱动板上的指示灯DSI和DS2 

并接到发射机的控制面板上,这对故障判断 

能节省许多时间,提高效率。 

3.2常见故障二 

现象:未到调谐位置,提前限位。 

分析:马达机械限位拨片位于马达装 

置随动电位器转轴与马达转轴之间,如图4 

所示。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马达转到行 

程两端时会触动S1/S2,切断马达电源,限 

制马达行程。因为经常使用使拨片松动, 

导致跳过拨片卡子,从而使马达行程变 

短,提前限位无法到达调谐位置。 

解决方法:松开限位拨片紧固螺丝, 

调整拨片间距,既不能过松又不能过紧, 

过紧容易造成阻力过大,也会提前限位。 

维护要点:要经常注意调整限位拨片 

间距,经常紧固固定螺丝,防止使用中意 

外松动。 改进建议:机械限位仅在马达转到 可调元件行程两端时才发挥作用。可调元 

件行程一般为450 ̄7800左右,通过分析系 

统预制调谐数据,在全频段内1 3路调谐 

元件最大使用范围为5l0 ̄7300,所以在自 

动调谐时,不需要机械限位。而在手动调 

谐时,只需要限制手动调谐套箱输出电压 

即可达到保护传动的目的。而由于机械限 位拨片的存在,一方面会导致上述故障出 

现;另一方面会增大转动阻力,也容易造 成故障一。 

基于上述分析,去掉机械限位并不会 

影响调谐,反而能减少故障率。将马达装 

置的机械拨动开关(Sl,s2)更换为继电 

器,同时为随动电位器输出电压添加检测 

电路,电压范围设定为可调器件行程两端 

对应位置电压,当超出电压范围时控制继 

电器吸合,起到机械限位同样的作用。 

4.总结 

2024台四部DF500A调试一年多时间以 

来,由于调谐系统引发的停播占了很大比 

重,也是日常检修维护的主要内容,有很 

多地方值得研究改进,希望以上所述,能 

给同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翰逊.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上册[M3.高等教育 

出版社,1978,7. 

[2]刘洪才.现代中短波广播发射机[1Vq中国广播电视 

出版社,2003,1. 

电子世界 

一6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