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办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策略探讨
惠东县教师进修学校 郭冠东
一、进一步认清民办学校办学所面临问题
(一)学生受到不良家庭教育的负面心理问题
大家知道,民办学校学生基本上是外来工子女。外来工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造成了负面心理影响。一部分外来工酗酒、赌博,或者整天在茶室、棋牌室无所事事,还有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顾及孩子,另外,外来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孩子们受到来自家长的教育和指导较少。由于外来工家庭条件较差,父母的工作也不是很好,缺少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多家长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因此,这些孩子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道德品质偏差
据我们所知,这些外来工大部分来自边远的山区,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习惯与我们这里有很大的差别,父母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在孩子们的身上,我们经常看见他们无视交通规则,乱闯马路,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给人的感觉是这些孩子很野,缺少教养。
2.自我认识模糊
在这些外来工的家庭教育中,很少有家长关心自己的孩子,有的随意打骂。所以,我们的学生自我感觉非常矛盾,要么就是自我感觉非常好,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却对任何事情都不屑一顾,极度自傲。要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敢说不敢做,极度自卑。究竟怎样客观的评价自己,他们感觉渺茫。
3.学习障碍明显
大部分外来工的家庭条件比较差,学习环境也不好,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受到外界的干扰,以至于孩子们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更需要孩子父母的帮助。但是孩子的父母由于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管理自己的孩子,就让孩子自由发展。以至于到了六年级,孩子还没有养成独自学习的习惯,在学习上明显存在着障碍。
4.行为习惯不良
孩子们因为长期与父母没有亲密的接触,孩子们的性格比较怪异,行为习惯很差,不遵守学校的纪律,无视老师的批评教育,轻易向其
2 他同学发脾气。形成了一系列的坏习惯,易冲动,爱打架,对人没有礼貌,爱说脏话,举止不文明,上课影响其他同学等。
5.情绪控制不稳
据我们观察,大部分外来工家长的工作时间长,很少与孩子单独在一起,也很少与孩子在一起谈心。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满足,情绪非常不稳定。在家里,孩子们不喜欢与父母交流,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冲着父母大声吼叫,或者就是一个人生闷气。在学校里,这些学生也不能与其他孩子好好交谈,要么以打架的方式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主意,要么背地里做一些不遵守纪律的事情。他们非常多疑,看见同学们在一起谈话,总觉得同学是在讲自己的坏话,孩子们表现得非常多疑多虑,焦躁不安。
6.人际交往困难
外来工的孩子在生活上与本地学生相比,物质生活上有很大的区别,他们隐隐感到自卑。另外还有一些孩子,他们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只有在读书的时候才跟着父母来。这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孤僻,尽管他们也想与同学在一起玩耍,但是采取的方式很不理想。有的同学闷声不响,自己一个人孤单站着;有的同学总是找同学的麻烦,或者在上课或活动中做出异样的举动,希望以此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
从以上这些现象来看,外来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有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
(1)在工作态度上方面,有些教师对工作失去兴趣,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的烦琐事务。
(2)在情感方面,有些教师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上波动很大,产生了压抑、苦闷、怨恨、忧郁、多疑等多种消极因素。
(3)在工作行为方面,有些教师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使、得过且过、无心投入、没有任何抱负、个人发展停滞,行动无常等。
(4)在教学方法方面,有些教师上课时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法陈旧,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更新知识,固步自封,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校招生压力大的问题
3 首先是我们民办学校要通过对学生收费来维持学校的运作,而公办学校是免费教育,有国家的支持,其次是我们本地民办学校多,招生的竞争压力大。对于民办学校来说,生源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学生规模,学校就谈不上规模经营优势,无法最大程度地提高办学效益,甚至连教育教学日常经费、教职工薪俸也无法保障。
(四)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其他绝大部分公办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教学质量是民办学校吸引生源的重要保障,因此,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进一步的提高。
二、探索促进民办学校良性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学校发展的动力源于学校群体的智慧,如果教职员工对学校没有思想上的认同,那他不可能全方位、全过程、全身心参与学校的改革活动乃至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并把自己与学校融为一体,去实现个人与团队共同发展的价值追求。为此,全体教职员要牢牢树立 “三观”,即“事业观、服务观和团队观”。事业观就是对民办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勇于为之拼搏的精神境界。服务观就是对学校要有强烈的经营管理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品牌意识和效益意识。团队观就是对团队热爱、对他人关爱,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愿望。
随着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速,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才能适应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这里我就如何提升民办学校竞争力,促进学校发展,对大家提出具体的要求。
(一)学校中层干部要充分发挥好管理的作用
学校要发展,既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也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中层管理干部队伍。得力的中层干部不仅是校长施政的左膀右臂,还是校长决策的参谋智囊。因此,各位中层干部要努力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作为中层,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作用。学校中层是联系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通道,是学校教育教学措施的主要执行者和管理者,中层干部只有时刻铭记责任才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作为中层干部,要在实践中培养六个方面的能力:领悟力——领悟党的教育方针、上级领导的决策和意图;计划力——对教育教学的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指挥力——指挥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协
4 调力——协调各方资源,加强教学管理;判断力——对教育教学出现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并适时采取措施;创新力——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措施,探索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还有就是作为中层干部一定要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是开展中层工作的重要前提。
3、中层干部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必须敬业重德,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团结合作,真诚相待,坚持公正公平,在工作中多反思多总结。
4、作为中层干部,必须处理好三对关系:与校长的关系,要坚决执行校领导的决策,工作中多汇报,多请示;与其他中层的关系,中层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补台;与老师们的关系,要尊重每一位老师,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建议。
(二)学校每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教师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地调节好自已的心态与情绪。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竞争中,只有正视现实、不断进取,才能适者生存。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应有的位置,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1、教师要具备五个方面的素质
教师是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民办学校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我认为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素质:
⑴教学素质。教学素质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核心素质,是做一位好教师的起码准则。教学素质影响着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进一步影响着民办学校的社会声誉。教学素质涵盖广博、精深的专业与非专业知识以及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等诸多因素。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增长教学综合素质。
⑵学习素质。“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作为教师,更应注重学习,在学习中接受新知识、借鉴新方法,逐步完善提高自己,以适应民办学校的竞争需要。
⑶管理素质。组织管理好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管理好班集体是“三风”建设的根本。民办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课堂管理能力,做一名好教师;而且还要有班集体管理能力,做一名好班主任。只有具备精于班集体管理的教师队伍,学校才会形成民主、和谐、积极进取的“三风”。
5 ⑷交际素质。作为教师还应具有一种交际能力,一方面善于毛遂自荐、推销自我,另一方面加强自身与同事、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沟通,架起多维立交桥,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在民办学校中,教师更应与家长携手并肩、互通信息,共同探讨教育培养学生的方法。民办学校办学“要以质量求得家长信任,要以数量求得学校生存”。与家长沟通是一门学问,要设身处地与家长角色换位,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先家长之忧而忧、后家长之乐而乐。还要探索与家长积极配合来共同提高孩子学业成绩的有效途径,因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家校密切合作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交际艺术,还要懂得一些家庭教育知识,这样才有希望走进家长的心里。
⑸心理素质。民办学校的教师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要宽容、大度。在民办学校中,教师要承受来自于学生、家长、社会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尤其是民办学校的学生及家长,他们的教育要求不尽相同,对教师的态度也往往差异很大。因此,民办学校的教师要学会承受,学会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善待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是新到民办学校任教的教师,往往需要及时调整心态去对待学生,不要整天埋怨学生基础差、难管理、不自觉,等等,而要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现有学生学习方法的钥匙。如果教师的心态没有摆正,很可能欲速则不达,致使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此时,教师一定要学会调节来释放缓解压力。
2、教师要具备三种基本教学教研能力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民办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能力的更新,不断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技能。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基本能力。
(1)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民办学校的教师要有崭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上要最大程度地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
(2)教育科研的能力。
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民办教师要有教育实践创新的能力,善于进行教育反思,善于总结自己或同行成功的教育经验,为模式创新、理论突破打实根基。目前,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已成为教师自我完善、适应新角色规范的要求。
6 (3)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需要教师对外部信息及相关科技知识具有了解和掌握的能力,从而熟练地从网络的各种载体中获得信息、并有效地使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
总之,民办学校的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来重新审视自己,给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准确定位,全方位更新角色能力,才能以高素质去主动适应民办教育发展,最终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三)班主任要掌握管理技巧,切实有效地抓好班级管理工作
民办学校要生存和壮大,严格的管理、过硬的教育质量和信誉度是生存的条件,班级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发展。
我觉得只有严爱相济,才能做个好班主任。
1、严与爱的结合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和教育使他们成才,但教师也应学会宽容和理解,这决不意味着无原则的忍让、迁就。当学生犯错时,要给予恰当的批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使之幡然醒悟,而不是嫌弃、厌恶,使学生心灵受到伤害。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批评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因此,我认为对学生的爱要通过严表现出来,失去了严的爱就是溺爱。但是,严又要以爱为基础,失去了爱的严就变成了蛮横。教师应以自己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得学生的心。
2、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身正”对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班主任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个性教育学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班主任就必须在学生到教室之前到;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就一定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