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景观
红云和西山那松树,应和着那缕缕似浮云般冉冉上升的农家房屋顶上的炊烟,那由牧童吹着笛赶着回来的耕牛发出的“哞哞”声,还有那农人扛着锄头回归时吆喝出来的充溢着山野粗犷与广袤的没有韵律不成调的乡歌,勾勒出一幅山村幸福生活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暮归图。
群山环抱的山村,仿佛一个在摇蓝中熟睡的婴儿,山村里偶尔的几句农人的梦语和小孩梦醒时发出的轻哭以及母亲边哼着摇蓝曲边拍着孩子的声音……没有一处不渗出山村的安谧、恬静与温馨。
如今层层梯田是果园,山峁荒坡树木成林,蜿蜒曲折的三级提水管宛如一条长龙在山崖上盘绕着。
山脚下、山坳里,一排排砖瓦房鳞次栉比,一根根电视天线杆竞相矗立。
盘山公路两旁杨柳成行,家家余粮满囤,户户牲畜膘肥体壮,人人喜形于色。
水乡的春季尤为迷人:一方方秧田像棋盘格子,绿绒绒的秧苗,织成一幅幅地毯,远远的伸向天际;一排排电线杆连接着一座座村庄,牵着一间间喷水吐花的电灌站;泛着水花的水渠纵横田间,仿佛给绿色的地毯嵌上了银边;丛丛绿树掩映着青砖红瓦的房屋。
乡村的景色很迷人。
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饶。
夏日里,近处棋格般整齐的田野上黄绿相间,那是长着沉甸甸麦穗的麦田和长着绿油油玉米的耕地。
远处便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徜徉在那无际的草原上……一切都显得富有诗意。
这当然是顺当的,赶上老天不作美,刚铺场,万里无云的天空一会儿使性子般的沉了脸,平静的小村立刻沸腾起来,家里的人往外跑,田里的人往回赶,大呼小叫,风起烟迷,乱作一团……
远处,依稀的山的轮廓在连绵起伏,如同父亲宽大的脊梁和结实的肌肉;一群归鸟在远处天际尽情地翱翔,像一首小诗飘在湛蓝的天空上;一座座的村舍缀在远处的山坳里,静静地吐出阵阵炊烟缭绕着徐徐上升。
近处,一望无际的金黄色油菜花散发着馥郁的香气;汩汩流淌的小溪唱着歌儿载着我遥远的回忆奔向远方,融入了蓝天的怀抱;几个淳朴憨厚的故乡人正在不远的水田里扬着牛鞭辛勤地耕作。
一进公园,顿时感到心旷神怡,那绿色的山连着绿色的水,绿色的水倒映着绿色的山,再加上山顶白塔耸立,岸旁杨柳拂动,湖光山色,异常美丽。
夜色中,更富有神秘的色彩,在四周景物的衬托下,大桥显得更加雄伟,更加壮观,五座高如铁塔似的灯群就像五个星座一样,把整个桥面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夏天是采茶的好季节。
整个茶园像一块平坦的大绿毯,碧绿的茶叶绿得像要冒出油来,“大绿毯”上还缀着小花,洁白的花朵发出诱人的幽香,吸引着一群群勤劳的蜜蜂。
心灵手巧的姑娘不停地穿梭在茶园中,眼看着自己辛勤培植的茶树上长出这么多新茶,姑娘们的脸上露出了幸福而满意的微笑,仿佛看到喷香的茶叶浮在茶杯上发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然后一饮而尽,像饮一杯香醇的美酒似的……于是一串甜甜的歌声,在茶园里飘荡,也飘进了人们的心田……
夕阳落下去后,乡村里,各家各户炊烟袅袅升起,整个乡村便笼罩于轻柔的烟雾之中,朦朦胧胧。
村里不时传来几声奶牛唤犊的叫声和几声狗追赶牲畜的吠声,更显示出乡村的安谧与闲适。
泥土的幽香,野草的芳香,还有那乡村各家飘出的饭菜的清香,飘荡在整个空间,沁入人的心脾。
不久,各家各户在南瓜蔓或葡萄藤搭起的架子下,摆起小园桌,端出饭菜,拿出酒盅,全家享受着从田园中生产出来的快乐。
我仔细环视着宽敞的教室,柔和的阳光透过南面几扇大玻璃窗,照在苹果绿的窗台上,照在雪白的墙壁和天花板上,教室显得那样明亮。
天花板下悬挂着六盏雪白的日光灯,讲台后的墙上新安装了玻璃黑板。
桌凳摆得整整齐齐,地面扫得干干净净。
这一切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天色晚了,我站在阿姨家的三楼阳台上,眺望这个小村庄,麦田、桃林尽收眼底,暮色中村庄显得更加宁静、优美,耳边突然响起悠扬的笛声……
塘的东、北两面,由两条灰蒙蒙的城墙护着;南面,是北极阁山。
这里虽处市中心鼓楼的附近,可到处依旧充满乡村的气息,这几年市区盖的房也不算少了,可这儿搬走的没几户,人们喜欢在这片“依山傍水”的平房里住着。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倒也添了不少乐趣。
飒飒的风轻悄悄地牵起柔柳的手臂,伴着草丛里金铃子的歌声与蟋蟀的琴声,翩然起舞,夜来香和米兰幽然开放,爆出丝丝清冷的香。
它们在这夏夜里可并不寂寞。
瞧,“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继三三两两来到江边,散散步,聊聊天,吹吹清爽的江风,体会一下情意的温馨,给这松花江夏夜又添了几分幽美,几分恬静。
热闹的夜市,要数小吃最为兴旺。
沿着笔直的街边,一排接一排的小吃品种繁多、琳琅满目。
老板笑脸相迎,殷勤周到,顾客来来往往,喜笑颜开。
在众多的小吃中,风味独特的“麻辣烫”和口味鲜美的面条最为人们所青睐。
千亩方田,沟渠笔直,林带秀美。
仲春,遍地新绿;孟夏,稻苗含情;暮秋,一片金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就是此情此景的真实写照。
初二的时候,教室搬到了二楼,视线便开阔了许多。
树儿已经在我们的脚下了。
坐在窗旁,可以看到操场上追闹嬉戏的学子,小小的足球滚在草地上,一群孩子在追逐争抢。
那可爱的样子,惹得你也想去踢两脚呢。
无论是清早还是中午大休息,看台上都有埋头苦读的同学。
每逢星期三,时常见到来看望子女的家长,挟着大包小包吃的东西,满脸焦急的样子;回去的时候还是大包小包的,只不过是替换下来的脏衣服,但却是满脸的欣慰和满足。
往外一看,呵,已是一个白色的世界了!屋顶上,树杈上,草坪上全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不知是谁哼了一句“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彼此会心一笑,然后开始寻思怎样去分享这雪的快乐。
好不容易挨到下课,
几十号大男生大女生全都蜂拥至楼下,大有“与风雪抗战”的味道。
偌大的操场上一下挤满了同学,洁白的雪地里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学生,甚为夺目。
那冉冉升起的如银的炊烟,那亘古沉默永不停息的小溪,那驮着夕阳踽踽独行的老牛,都如冰糖葫芦一颗一颗串在记忆这根细长细长的银链上,品起来很香很甜。
绿莹莹的秧苗、腼腆的含羞草都笑眯眯地欢迎着我们,连泥土都散发着清新的香味。
近年来,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
有人学会了“麻辣烫”手艺,摆起了火锅摊。
开始寥寥无几,却不想这“麻辣烫”实在诱人,逐渐由一二家发展到百十家。
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街中心设有一个大花园,五颜六色的彩旗拉起了花园的围墙,空中绳子上挂着五彩缤纷的彩灯,一闪一闪,好像是缀满珍珠的彩带。
花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月季花。
她婀娜多姿,娇柔美丽,像少女妩媚的面颊;粗犷、厚实的鸡冠花,并不俊俏,却给人留下了憨厚、诚实、淳朴的美好印象;树叶花那绯红的叶片翩翩起舞似彩蝶,在绿色的原野上展翅飞翔……诗情画意,尽在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公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片美不胜收、一年四季绿草如茵的广阔草地,草长得既细且嫩,春夏间草坪上繁花点点,黄色、白色、紫色、粉色……像满天星斗。
单就市中区来说吧。
你听说过吗,城市还分为上下两部分?不信,请看:下半城挨着江边,沿着公路,顺着山势,像积木块一样的小楼鳞次栉比。
幽深的小巷和阶梯石阶互相连结,小巷尽头是石阶,石阶尽头又是小巷。
爬上山脊就是上半城,这里地势开阔,幢幢大楼拔地而起,建筑群比比皆是:人民礼堂雕龙描凤,富丽堂皇;百货大楼线条明快,朴实大方;市体育馆金碧辉煌,庄严典雅;校场口布置精巧,别有情趣;会仙楼更像一把直刺蓝天的宝剑,耸立在解放碑旁……
摆摊的人多了,就有了竞争。
随着文化生活的提高,夜市电影、晚间舞场也应运而生。
有些小贩就瞅准这个机会,纷纷“送货上门”,把火锅摆到娱乐厅前招揽顾客。
人们看完电影、跳完舞,三三两两去烫上一两串,味美可口又经济实惠,顾客满意,摊主开心,生意越来越红火。
八角街可以称得上是西藏的经济中心,来自各地的商贩都聚集在这里。
新疆的哈密瓜,青海的藏毯,兰州的啤酒,河北的鸭梨,广州的时装,印度的首饰……货色齐全,琳琅满目。
你看,那位康巴姑娘正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同前来观光的外国友人讨价还价;骑着摩托车的藏族小伙儿把最新流行的服装带到了市场上……八角街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