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步
伐也越来越快,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必
须具有广泛的阅读获取信息能力、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而小
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时期,将为学生终
身学习奠定基础。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
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
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思
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良
好学习习惯,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
字的重要途径,也能够促使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
高听话、说话和作文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
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而听话、说话
能力既是日常生活所需,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
展,综上所述,激发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才能让学生“胸中
有物”,娓娓道来,才能使学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我提出了“以读促说,以
说促写,读写结合”这一实验专题。
二、课题的指导思想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
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三、实验研究的具体做法
(一)理论是航标,实践是基石
1、让丰富的理论知识成为实验专题研究的航标。
确定了自己的实验专题后,我才发现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理
论知识很肤浅,没有丰富的理论作为依据,实验专题就如无本
之木,无源之水,实验如何开展?从哪些方面着手?都要开展
哪些活动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的面前,我感到很迷茫,有种无
从下手的感觉,但是我很快就明确了自己的首要任务――那就
是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指导自己开展好这个专题研
究,我的具体做法是:
(1)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我征订了语文教
育教学杂志,充分利用网络和远程教育资源这些现代化的教育
教学手段,,有空就上网学习观看网上优秀案例,课堂实录,专
家指南等,从中吸纳了许多先进的理念和做法,让我对读、说、
写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对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已有
了明确的目标。
(2)因地制宜,谦虚求教。纸上得来终觉浅,而且也不
一定适合我的学生,除了借鉴名师、专家的思想、理论精髓外,
我还立足于实际,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积极外出听课、参加
培训,观摩其他教师在读说写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研究成果,因
地制宜,因材施教,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3)制定出具体的课题实验计划,明确实验操作步骤、
要求、原则、实验周期,使实验有章可循。
两年多来,通过不断的学习、观摩、研究探索,我的教育
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我也有了轻松驾驭课题研究的能力。
2、实践是课题研究的基石。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实践。而课题实验的开展、推进、
效果如何也必须付诸于具体的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1)重视听说训练,力求形式多样。
①坚持“每日要闻”的展示。每天督促学生听广播、看电视、
读报纸、看课外书,以及与他人交流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并将
所获信息进行梳理、加工,摘出一两条自认为有价值的信息,
每天上课前利用两分钟时间,请学生把自己的要闻播报给大家,
以此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②口语交际训练形式多样,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语文教学
活动中,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要力求形式多样,
方法新颖,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表达欲望,激
发学生的听说热情。如:朗读、复述、答问、讨论、辩论、演
讲等多样化的训练形式,让口语交际活动精彩纷呈,在口语交
际中不仅训练了学生听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外阅读紧密结合。
①教师紧紧围绕课本中的例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向学生
渗透听说读写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写读书
笔记,设计阅读记录卡,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和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的能力,鉴赏文章好词佳句的能力,为
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②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根据课文学习需要,课前预习和课外拓展环节都会有
目的的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学生搜集到的课本外的知识充实了
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桂林山
水》一课时,教师就在课前和课后安排学生搜集有关祖国山水
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上课时,先让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课后,
教师又安排学生创办一期“江山如此多娇”专题小报,开了展
示会,这样有机的将课外阅读材料引进课内,不仅扩大了学生
的阅读量,更有价值的是可以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
运用。
③重视阅读积累。
滴水穿石。读写能力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本领,因
此,平时的日积月累是十分重要的:
a、摘抄优美词句。建立自己的优美词语库、句子库和片段库,
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反复读、记,习作时,让学生翻开自己的摘
抄本,把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在作文中,久而久之,学生识记
的好词佳句多了,胸有成竹,也就达到了下笔如神的境界。
b、背诵精彩片段。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而扎实的基础少不了多
读多记,长篇记忆亦不可能,所以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的精彩片
段摘抄下来,并背诵下来,利用期中、期末时间在班中进行精
彩片段背诵擂台赛,既让学生领略了美文,陶冶了情操又促使
学生主动读书,主动积累。
c、复述生动情节。
我们读过的文章中不乏生动、感人的力作,许多学生读后脑
海中的印象不深,认识肤浅。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把感人的故事
复述出来,这样,他们在今后的读书中就会变得专心、细心了,
也会逐渐学会鉴赏佳作,把玩、揣摩生动语句了。
(3)激发兴趣,巧妙练笔。
学以致用是语文学习的宗旨,要在学习语文中培养学生举
一反三、理解运用的能力,尤其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方面,教
师要抓住课文只是个例子的特点,巧妙设计练笔。
①为课文精彩补白。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在学完后,都会给人留下许多回味和
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
为课文设计精彩补白。例如:《穷人》一课结尾,渔夫和他的
妻子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收留邻居的孩子,可是从课文的
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生活极其艰难,今后的日子会
怎么样?还会遇到哪些生活的磨难,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续写故事。学生此时已深深被穷人的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
要帮助别人的精神打动,心中太多的感触不吐不快,练笔达到
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仿写片段。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仿写片段。例如,学习了写景的文章,
可以安排学生仿写一处景物,学习了描写人物的文章,可以让
学生练习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读了童话故事,可以安排学生
展开想象,编写童话故事。在写作中,学生可以引用文中的好
词佳句,也可以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叙述条理、行文结构等。
这样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③开展作文竞赛,评选班级小作家。
抓住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适时安排作文竞赛,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二)创新是课题研究的曙光,反思是不断进步的阶梯。
没有创新,我们的课题实验就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也就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因此,每一个参加课题实
验的教师都要在工作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汗水,才能探索出一
条新思路,才能发现一个新亮点并去点燃它,才能最终在课程
研究方面取得可喜成果。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反思贯穿于整个
过程中,实验前要反思实验开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会达到怎
样的预期效果,实验中,要反思实验措施是否得力,效果是否
明显,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反思这一阶段实验的成败得失,只
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另外,还要注意各阶段实验材料
的收集和整理。
四、教师不断成熟,学生不断进步。
1、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2、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3、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了,语文成绩不断进步。
4、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明显提高。
5、在共同的实践研究中,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
共勉感言
:教育要发展,教师要提高,学生要进步,必
须走教科研之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用自己持之以恒的毅力
和辛勤的汗水在课题实验中不断实践,不断创新,让自己真正
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谈的不成熟的见解,希望大家谅解,谢
谢大家。
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进步
――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实验专题汇报材料
实验教师:马赛艳
呼图壁县第四中学(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