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矛盾修辞法的认知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作者:马慈祥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第06期
摘 要:矛盾修辞法是指把两个意义互相矛盾的词语构成一个不协调的统一体,从而产生一种强烈对比或轻松、幽默效果的修辞格。本文就矛盾修辞法构成的基本形式进行探讨并谈谈对它的理解与翻译。
关键词:矛盾修辞法 认知特点 翻译策略
矛盾修辞法是指用两个相互矛盾的词语构成一个不协调的统一体,从而产生一种强烈对比或轻松、幽默效果的修辞格。这种修辞手法在英语中往往被称为矛盾修辞法(oxymoron),在汉语中称为“精警”或“奇语”。王希杰、季世昌在《修辞文荟》中将其称为“反义对用”。蒋有经在《模糊修辞浅说》中则把它称为“矛盾词语的反常搭配”。近年来也有人称之为“反缀”,而更常见的名称是“对顶”。矛盾修辞的运用相当广泛,在一定的语境中,能极大地发挥语言的功用,并在不同的主语场合有不同的功用。因而我们要获得准确的信息,对实际运用中的矛盾修辞进行正确的解码,还必须结合其起依托和限制作用的语境作具体的翻译。例如:
(1)...“How you shot the goat and frightened the tiger death,”said Miss Mebbin,with her
disagreeably pleasant laugh.
(2)...and when he,being the eldest,had told the noble lie,that “he was not hungry,could
not eat a bit more,”in order to imitate his mother’s bravery,and still the sharp wail of the younger
infants.
例(1)出自Saki的短篇小说Mrs.Packletide’s Tiger,句中“disagreeably(使人讨厌的)”和”pleasant(愉快的)”两个意义相悖的单词搭配在一起,表面看来,似乎不合逻辑,但仔细推敲,觉得它正恰当地表达出Mebbin小姐愉快的笑声使对方Mrs.Packletide感到不高兴。例(1)应译为:“要是大家都知道你是怎样打中了山羊,吓死了老虎的那该多有趣呀!”梅宾小姐答道,并发出愉快却使对方讨厌的笑声。例(2)出自Elizabeth Gaskell的长篇小说Mary
Barton。句中形容词“noble(高尚的)”和贬义的“lie(谎言)”放在一起似乎不合情理,可是“noble lie”正足以说明小说中的主人翁Barton的“lie”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虽然饥肠辘辘,却仍然违心地欺骗母亲说,“我不饿,我再也吃不下去了。”这不正是高尚的谎言吗?这句话看似矛盾,但用得入情入理,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一、矛盾修辞法的构成形式
(一)形容词+名词 龙源期刊网
(3)Why,then,O browling love!O loving hate,O any thing,of nothing first create!O
heavy lightness!Serious vanity!Mis-shapen choos of well-sweming forms!
Feather of lead.Bright smoke,cold fire,sick health!Still-waking sleep that is not what it is!This love feel that I feel no love in this.
译文:啊,吵吵闹闹的相爱,亲亲热热的怨恨!啊,无中生有的一切!啊,沉重的轻浮,严肃的狂妄,整齐的混乱。铅铸的羽毛,光明的烟雾,寒冷的烈焰,憔悴的健康,永远觉醒的睡眠,否定的存在。我感觉到的爱情正是这么一种东西,可是我并不喜欢这一种爱情。(朱生豪译)
这是莎士比亚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段节选。整篇诗作是关于18世纪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爱情自由而殉情的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属于两个结有宿仇的家庭,但两人相互爱慕并私定终身。莎翁由此写道:“啊,吵吵闹闹的相爱,亲亲热热的怨恨!”不幸的是,一次偶然的误会,罗密欧杀死了朱丽叶的一位家人并逃遁。于是诗人发出感叹:“啊,无中生有的一切!啊,沉重的轻浮,严肃的狂妄。”两家旧怨未解,又添新仇。朱丽叶的父母坚决要女儿嫁给一个结过两次婚的修道士,进而造成了一种“整齐的混乱”局面。幸好这位修道士心地善良,愿帮助这对恋人私奔。但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成了一对“铅铸的羽毛”似的鸳鸯,逃跑计划最终落空,使得眼前又蒙上了一层“光明的烟雾”,二人的爱情成了“寒冷的烈焰”,最终拖着“憔悴的健康”,带着“永远觉醒的睡眠”相继离世。这个冲破封建势力追求自由爱情而殉情的悲剧也成了“否定的存在”。
莎士比亚充分利用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家的冤仇和两人之间的爱情这样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独具匠心地在诗中运用了矛盾修辞法,既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又讴歌了青年男女追求爱情自由而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形容词+形容词
(4)bitter-sweet memories 有苦有甜的回忆 a miserable-merry Christmas 又悲又喜的圣诞节(选自Lincoln’s Autobiograghy)
例(4)说的是圣诞节那天,姐妹们都得到了精美的礼物,而小男孩的长筒袜里什么也没有,他伤心极了。不料,一个小时以后,他却得到了他最想要的礼物——小马,他兴奋极了。这又悲又喜的心理变化既矛盾又统一,交相辉映。
(三)名词+名词/介词短语/动词
(5)a love-hate relationship 又爱又恨的关系;a life-death problem 生死问题;Mis-shapen
chaos of well-seeming forms 形式正规的不伦不类的混乱;a lamb with a wolf’s nature 羊皮狼性、人面兽心;the winner loses 胜者败;the end is often the beginning 结束往往就是开始。 龙源期刊网
(四)副词+形容词/分词
(6)a falsely true trick 一个虚假而又真实的花招;so changelessly changing 既始终统一又变化多端。
(7)Much later they rode together home in the moonlight,both pleasantly melancholy with
love and liquor.
“pleasantly”和“melancholy”两词的奇特组合运用在句子中,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他们亦喜亦悲的矛盾心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The king walked briskly up the path once more heading for home. He was pleasantly
hungry.
在这个句子中,矛盾修饰法体现在“pleasantly”和“hungry”两个词的组合运用上。肚子虽然饿了,心情却异常轻松愉快,这正是国王目前内心状态的真实写照。
严格来讲,矛盾修辞法可分为两种形式:oxymoron和paradox(似是而非的隽语)。这两种形式既有共同点,即意义上互相矛盾,不合逻辑,有时不合情理,但仔细琢磨,却语言含蓄,哲理深刻,耐人寻味;其不同点是:在oxymoron中,意义相悖的词语紧密地置于一处,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或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而paradox则把意义相对的概念组合在一起,不一定有直接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例如:
(9)The land did not move,but moved.The sea was not still,yet was still. Paradox flowed
into paradox,stillness mixed stillness,sound with sound.(Ray Brodbury The vacation)
译文:大地止而亦行,大海动而亦静,万寂交而万籁和。若真若假,若是若非。
诗中“not move”与“moved”虽置在一起,但不存在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因此本句属于paradox。又如: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中的两句台词:
(10)Here is much to do with hate,but more with love,why,then,oh brawling love!O
loving hate!
译文:此地多的是恨,而更多的是爱。哦,爱里爆发出战争的焰火,恨里又有柔软的温存。(曹禺译)
例(10)第一句中,“love”没有与它的反义词“hate”置于一处,不存在直接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因此第一句为paradox;而第二句的“loving”则直接修饰“hate”,因此属于oxymoron。
二、矛盾修辞法的翻译策略 龙源期刊网
由于英语和汉语不属于同一语系,其语言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英语的矛盾修辞比汉语要广泛得多。所以在把英语的矛盾修辞翻译成汉语时,应当先了解其语言构成方式,通过词义或句意表层的相互矛盾去理解其内涵特点,掌握其特定的含义;同时也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测说话人的真正用意,从而译出符合汉语习惯的译文。常见的翻译策略有以下几种:
(一)归化法
归化法是要求译者在翻译时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应尽可能地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也就是说在不影响原作意义和思想感情的情况下,将英语词语直接按照汉语习惯翻译过来。这种翻译策略一般适合于带有偏正结构的矛盾修辞性的词语和句子。
(11)It has the poorest millionare,the little great man,the haughtiest beggars,the plainest
beauties,the lowest skycrapers,the dolefulest pleasures of any town I ever saw.(by O.Henry)
译文:这里有我在别的城市里从未见过的最穷的富翁、最渺小的伟人、最高傲的乞丐、最平凡的美丽、最低矮的高楼、最令人悲哀的快乐。
(12)The state of this house is cheerless welcome.(from Robin Hood)
译文:这所房子显出令人扫兴的欢迎气氛。
(二)异化法
异化法要求译者偏离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也就是将矛盾修辞法词语的修饰词转换成其他词类来翻译。
(13)The return of her died son filled her with tearful joy.
译文:她那个死了的儿子回来了,这使得她悲喜交加、热泪盈眶。
句中的“tearful joy”直接翻译为“泪汪汪的欢乐”会使译文显得呆板,将它拆开来翻译就显得自然一些。
(14)The whole night she felt so restless and worried that she couldn’t go to sleep when her
husband returned,all wet through,giving her a delightful su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