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组织学与胚胎学 男性生殖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 男性生殖系统
EM:各种细胞器丰富,有大量内质网、溶酶体、 糖原和脂滴、微丝、微管;基部侧面有紧密连 接(近腔室和基底室)
支持细胞功能:
1、支持、营养生精细胞 2、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 3、产生睾丸液 4、促使生精细胞向腔面移动 5、吞噬精子细胞的 残余胞质 6、参与血-睾屏障构成
血-睾屏障:为血液和生精小管之间的屏障结构 组成: ①血管内皮及基膜 ②结缔组织 ③生精上皮基膜 ④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
(一)生精小管
生精小管:由生精上皮构成,后者由生精细胞和 支持细胞组成,上皮基膜外有肌样细胞。
1、生精细胞: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 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从精原细胞到精子的形成过 程,称精子发生
精子
精子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Spermatogenesis 精子发生
血-睾屏障的功能: ①防止某些物质进入生精小管,维持精子发 育微环境 ②防止精子抗原外逸,引发自身免疫
(二)睾丸间质 睾丸间质细胞 形态:成群分布,体积大,圆或多边形,胞质嗜 酸性,核圆居中;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特征。 功能:分泌雄激素。
(三)直精小管和睾丸网
直精小管:位近睾丸纵隔,为短而细的直行管
精 子 形 成
精子的形成
(spermiogenesis)
精子的形成
(5)精子 头:细胞核、顶体 (溶酶体,含顶体素、 透明质酸酶等) 尾(鞭毛):轴丝构 成中轴 颈段—中心粒 中段—9根外周致密 纤维、线粒体鞘 主段—致密纤维外出 现纤维鞘 末段—仅有轴丝
精子发生的特点
阶段性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第18章 男性生殖系统
赣南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况花荣
本章重点
1、熟悉睾丸的一般结构 2、掌握生精细胞的组成,精子发生过程的形 态与核型演变,精子的光镜与电镜结构 3 、掌握睾丸支持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血 -睾屏障 4、掌握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5、了解附睾管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6、了解前列腺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道,由单层立方Biblioteka 柱状上皮组成,无生精细胞。图18-14 直精小管、睾丸网模式图
睾丸网
位于睾丸纵隔内 单层立方上皮、腔大、不规则
图18-14 直精小管、睾丸网模式图
直精小管、睾丸网
二、生殖管道 1、附睾
头部 — 输出小管 (8 ~ 12条) 体尾部 — 附睾管 (1条,蟠曲状)
附睾管和输出小管 附睾模式图
次级精母细胞 第二次 精子细胞 精子 精子 成熟分裂 形成 (23,X) 23,X 23,X (23,Y) 23,Y 23,Y
(1)精原细胞
形态:紧贴基膜,圆或 卵圆形,直径12 µm 核型:46,XY(2n DNA) A型:核染色深,干细 胞,增殖分化为B型细胞 B型:核周边有较粗染色 质颗粒。分化形成初级 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精 子 发 生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 子 形 成 精子细胞 精子
精子发生的三个阶段
精子形成阶段 精母细胞的 成熟分裂阶 段
精原细胞的 增殖分化阶 段
Spermatogenesis 精子发生
精原细胞 46,XY
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分化 (46,XY)×2
第一次 次级精 成熟分裂 母细胞
前 列 腺
本章重点
1、生精细胞的组成,精子发生过程的形态 与核型演变,精子的光镜与电镜结构 2、睾丸支持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血- 睾屏障 3、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组成:
睾丸、生殖管道、附属腺、外生殖器
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 生殖管道:促进精子成熟,营养、贮存和运输 精子 附属腺和生殖管道分泌物:参与精液组成
•睾丸 •生殖管道 •附属腺 •外生殖器
一、睾丸
一般结构 表面 浅层:浆膜(鞘膜脏层) 深层:白膜(致密结缔组织); 于睾丸后缘形成睾丸纵隔 实质 250个睾丸小叶 生精小管→直精小管→睾丸网 睾丸间质
(4)精子细胞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 径8 µm ,核圆,染色质 细密。 核型:23,X / Y(1n DNA) 精子形成:精子细胞不 再分裂,经过复杂的变 态过程,转变为蝌蚪状 的精子
①核染色质高度浓缩→精子头 ②高尔基复合体→顶体 ③中心粒微管延长→轴丝( 9+2微管,尾部) ④线粒体聚集→线粒体鞘 ⑤残余胞质脱落
64天左右
精子细胞
精子
精子发生的特点
连接性 • cytoplasmic bridge胞质桥:同 一精原细胞形成的 子细胞以胞质桥相 连,形成同步发育 的同源细胞群
精原细胞
—— 初级精母细胞 ——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残余胞质 精子
精 子 发 生 与 胞 质 桥 示 意 图
精子发生的特点
节段性 生精小管不同断面具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生 精细胞组合
(2)初级精母细胞
形态:位于精原细胞的 近腔侧,圆形,直径18 µm ,核大而圆; 核型:46,XY(4n DNA) 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 成2 个次级精母细胞 切片中可见不同分裂阶 段的初级精母细胞
(3)次级精母细胞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 径12 µm ,核圆,染色 深
核型:23,X / Y(2n DNA) 经第二次减数分裂(无 DNA复制)形成2个精子 细胞
精子发生须在低于体温 2~3℃的环境 畸形精子:双头或双核、 大头、小头、无尾、双 尾、无顶体或小顶体、 线粒体鞘异常;可占 20~40%;感染、创伤、 辐射、激素失调可增加 畸形精子数量
2、支持细胞
LM:体积大,从生精小管基底直达腔面;细胞轮 廓不清,核三角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核仁明显
支持细胞
附睾管和输出小管
附睾的功能:附睾上皮细胞分泌肉毒碱、甘油磷 酸胆碱、唾液酸等,促进精子成熟 精子在附睾内停留8 - 17天,获得运动能力,达 到功能成熟
三、附属腺
1、前列腺
• 被膜:富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结缔组织, 深入实质形成支架 • 实质:30 ~ 50个复管泡腺,开口于尿道 • 腺上皮为单层立方或柱状、或假复层柱状,腺 腔不规则,可有前列腺凝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