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鲜半岛风云

朝鲜半岛风云


三、朝鲜战争
(三)战争影响: 仍是东亚最烈的火药桶

其次是朝鲜核危机。 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与韩国确立了同盟关系,韩国 逐渐具备较强的国防实力。而苏联解体后,朝鲜失去 了强大后援,陷入安全困境,最终走上了发展核武器 道路。从2005年至今,朝鲜进行了两次核试验,引起 国际社会极大关注。朝鲜核危机已经多次引发地区局 势紧张,这是对朝鲜半岛安全形势影响最为强烈。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一、地缘政治与朝鲜半岛


地缘政治斗争中的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是东亚地缘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大国的 利益在此地区相互交织,随着冷战的结束,东北亚的 安全形势始终以朝鲜半岛问题为主要内容展开。 朝鲜半岛素有“亚洲的巴尔干”之称,而作为该地区 地缘核心的朝鲜和韩国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非同一般 的角色。 对中国来说,东北亚向来是中国地缘安全上重要的一 环, 而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它对中国安 全的重要意义首先就来自其独特的地缘战略位置。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国际热点问题溯源之二

朝鲜半岛风云 刘秀红 2010年12月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序言

自2007年韩国总统李明博上台以来,其 保守的对朝政策使朝鲜半岛的南北关系不断恶 化,而朝鲜一意孤行地推行“先军政治”,在 朝核问题和导弹试射方面逡巡不前,更是加重 了半岛局势的震荡。美韩年度最大规模的军事 演习3月9日在韩国如期举行,2.6万美军、一 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大批韩军参加了此次军演, 而朝鲜则针锋相对地命令其120万军队全面进 入备战状态,本来就岌岌可危的东北亚安全变 得更加雪上加霜。
板门店双方签停战协定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板门店的一名韩国宪兵和朝鲜人民军军官分 别在军事分界线两侧执勤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三、朝鲜战争
(三)战争影响: 仍是东亚最烈的火药桶
朝鲜半岛:南北敌对关系延续60年

首先是朝韩海上边界仍悬而未决。 朝鲜停战协定虽然划定了陆上军事分界线,但没有 涉及朝韩海域的明确划分,这导致后来韩朝两国在 黄海各自划定了一条海上边界线。重叠的领海划分 直接引发了多次朝韩海上冲突,包括两次延平海战 和今年3月份的天安号遇袭事件。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序言
2010年11月23日, 朝鲜向韩国一侧的 延坪岛附近发射海 岸炮炮弹,其中数 枚落在有居民居住 的岛上,导致数十 栋建筑起火或受损。 图为从空中拍摄的被炮弹击中地区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朝鲜半岛风云 一、地缘政治与朝鲜半岛 二、日本的侵略与近代朝鲜的独立运动 三、朝鲜战争 四、朝核问题 五、中国对朝鲜问题的解决思路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三、朝鲜战争
(三)战争影响: 仍是东亚最烈的火药桶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交战 双方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 战协定》。但这一停战协定并 非和平协定,朝鲜战争未正式 结束,至今朝鲜半岛南北双方 的敌对状态已延续了60年。由 于缺乏地区安全保障机制,朝 韩两国不时发生小规模冲突, 加上朝鲜核问题的出现,使得 朝鲜半岛成为全球安全形势最 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三、朝鲜战争
苏联红军在38线附近与美军相会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三、朝鲜战争
(一)战争的爆发 南北对峙加剧的必然

1、战争前期的南北对峙局面 尽管在二战后期美苏两国 矛盾逐渐加深,但三八线划定 后,美苏均无意在朝鲜半岛兵 戎相见,而是分别扶持南北双 方形成对峙。但在朝鲜南北双 方成立各自政权后,朝鲜半岛 局势恶化,三八线附近的交火 事件不断发生,战争变得不可 避免。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三、朝鲜战争
(二)中国参战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因为国内的 战争创伤和准备解放台湾,毛泽东 一开始无意介入朝鲜冲突。但随着 战争形势逐渐不利于朝鲜、特别是 美军越过38线往北进攻后,毛泽东 认为,出兵朝鲜已不可避免,否则 影响中国的安全和稳定。但入朝参 战的想法一开始在政治局遭到了强 烈反对,在彭德怀的坚决支持下, 成立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策最终才 得以通过。
日本特使伊藤博文(车中左)和驻朝鲜日军司 令长谷川好道(车中右)在朝鲜巡视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二、日本的侵略与近代朝鲜的 独立运动
朝鲜人民的反抗斗争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并引发了中日甲午战 争,朝鲜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19年3月1日, 朝鲜全境爆发旨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大规模起义,起义 因日本军队的血腥镇压而失败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洪流中,还有另外两股朝鲜独 立运动势力,其一是活跃在中国东北及苏联境内以金 日成、崔石泉为代表的朝鲜抗日革命力量,隶属于中 共领导的东北抗联;其二是在中共领导的华北、华中、 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与八路军、新四军并肩战斗的朝 鲜独立同盟和朝鲜义勇军的将士。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一、地缘政治与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地缘政治非常重要



1、 东北亚的要冲地带。东北亚是指亚洲东北部,是一 个国家群,包括中国,俄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2、 大国集中。中国,日本和俄罗斯,另外加上区域外 的美国,它们之间存在多种排列组合,构成多重三角关 系,浓缩了世界基本矛盾。大国间的关系决定了这一地 区安全的基本态势。 3、大国之间存在着朝鲜,韩国,蒙古等相对较小一些的 国家。它们既是大国关系的缓冲地带,也是国际政治力 量的撞击点,它们在东北亚国际政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4、 东北亚国家历史传统,经济状况,社会制度,战略 目标差异巨大。这往往是产生利益冲突的诱因,但同时 又是促进各国谋求合作互补的动力。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三、朝鲜战争
美苏划定三八线埋下战争种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盟国首脑 在商议战后国际安排时谈到了朝鲜的命运。 1943年11月,罗斯福、斯大林和蒋介石共同 签署的《开罗宣言》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 鲜自由独立”。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确定战后朝鲜由美、 苏、中、英四国共同实行临时托管,但雅尔塔 会议并没有确定一个具体托管协议。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四、朝核问题

美国从1958年开始, 在朝鲜半岛南部及其 临近地区部署了大约 2600件核武器。部 署在韩国的核武器主 要是短程核导弹、核 炮弹等,其针对朝鲜 的目的很明确。美国 还对韩国提供了核保 护伞。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四、朝核问题


尽管前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对朝鲜的安全做出过承诺, 但是,这种承诺似乎都不包括提供核保护伞;而且,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和中国都没有在朝鲜长期驻 军,因此,在核领域的安全问题上,朝鲜与中国或者 苏联的关系并不密切。 这种态势导致以下后果。第一,朝鲜在安全上更倾向 于发展战略武器能力,而不是依赖与苏联或中国的军 事同盟关系。其次,由于当时苏联和中国在安全上给 朝鲜的承诺不包括核领域,因此,两国对朝鲜核武器 发展政策的影响力也极其有限。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四、朝核问题


1974年,朝鲜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 约》。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 原子能机构(IAEA)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 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 1992年1月底,朝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签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协议。1992年 5月至1993年2月,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 构(IAEA)6次不定期核检查。但是,1992 年下半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与朝鲜 就视察问题出现摩擦。
朝核问题的缘起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 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 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则宣 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 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第一次 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四、朝核问题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资料,朝鲜于 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核技术研究。60年代中期, 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基 地,培训了大批核技术人才。当时,朝鲜从苏联 引进了第一座800千瓦核反应堆,使朝鲜核技术 研究初具规模。此后,宁边成为朝鲜核工业重地。 宁边核设施位于朝鲜首都平壤以北约130公里处, 是朝鲜主要的核研究中心。宁边5兆瓦核反应堆 属于石墨反应堆,于1980年动工,1987年建 成。这种核反应堆的废燃料棒可被用来提取制造 核武器的原料——钚。


二、日本的侵略与近代朝鲜的 独立运动
日本的侵略




1876年江华条约:日本攫取了对朝鲜的治外法权和领 事裁判权。 1894年日本侵占朝鲜汉城并在朝鲜组成傀儡政府。 1985年《中日马关条约》,朝鲜名义上独立,实际沦 为日本半殖民地。 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取胜,迫使俄国把其在朝鲜的 殖民权益让给自己。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日本把朝鲜划入自己的版 图,直接占领朝鲜至1945年;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四、朝核问题



朝核问题的缘起 朝美各不相让,危机步步升级 朝核问题中的中国因素 解决朝核问题的前景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四、朝核问题

朝鲜核问题 是指朝鲜开发核应 用能力而引起的地 区安全和外交等一 系列问题,相关方 为美国、中国、韩 国、俄罗斯和日本。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四、朝核问题
三、朝鲜战争
(一)战争的爆发 南北对峙加剧的必然

3、朝鲜人民军初期进展顺利 人民军在6月25日发动大规 模攻势后,迅速击溃当面韩 国军队,突入韩国境内,并 于6月28日攻占汉城。此后, 朝鲜人民军进一步将韩国军 队压缩至釜山防御圈内,但 由于联合国军的大力支援, 双方逐渐陷入僵持。 “国培计划”--初中历 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