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钢管混凝土束组合结构主体安装施工
1、钢管混凝土束组合结构主体安装施工
序号
检测项目和内容
验收工具、方法
补修方法
1
钢管束焊缝外观质量
目测
焊接修补
2 钢管束截面尺寸、长度、平直度
目测、钢尺
一般问题现场修正,否则 返厂修正。
吊装耳板、加劲肋、钢筋孔、预
一般问题现场修正,否则
3
钢尺、游标卡尺
留孔的规格、位置和数量
返厂修正。
4 连接板摩擦面是否粘漆或锈蚀 目测、手触
现场修补
5
预埋件几何尺寸
安装时,一般按吊装程序先划分吊装作业区域,按划分的区域、 平行顺序同时进行。当一片区吊装完毕后,即进行测量、校正、高强 度螺栓初拧等工序,待几个片区安装完毕,再对整体结构进行测量、 校正、高强度螺栓终拧、焊接。接着,进行下一节钢管束(钢柱)的 吊装。
3.2、首节水平构件(钢梁)安装
吊装顺序: 安全措施就位 → 吊具及挂钩就位 → 吊运就位 → 临时螺栓安装 → 测量校正 → 高强螺栓固定
表6-1
3.4、首节构件测量校正
(1)标高校正:顶面标高按平面的相对标高进行检测和校正。超 过本节构件相对标高基准面5mm时,若负偏差,可通过千斤顶支撑 并加内衬板堆焊的方法调整;若正偏差,可在后节钢管束调整。 (2)荷载较大区位的构件标高宜提高2-3mm的荷载下沉余量。 (3)轴线校正:根据基础埋件定位轴线弹线,采用千斤顶和撬棍 配合施力的方法逐步调整,将构件底部调整至轴线允许偏差范围内。
2.1、基础埋件轴 线定位安装:
通过水平测控网, 核算轴线与图纸上标 示的埋件位置,放出 埋件的位置坐标线, 并进行安装。
图2.1 预埋件安装流程图
2.2、基础埋件位置、标高校正
标高偏差控制在± 2mm以内,定位轴线的偏差控制1mm以内。
2.3、基础埋件加固
调整基础埋件的轴线位置及标高,合格后将埋件支撑与筏板底筋 固定(具体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操作)。待筏板面筋绑扎完毕后, 将埋件与钢筋加固。
钢管混凝土束组合结构安装施工
(主体结构部分)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管理中心
目录
1
施工前准备
2
基础埋件安装
3
首节构件安装
4
第二节及以上构件安装
5
构件焊接
6
桁架楼承板铺设
7
束内混凝土浇筑
8
楼面混凝土浇筑
钢管混凝土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示意图
轻质防火保温板 轻质内隔墙 防腐层 防火保温隔热层
CCA板外墙装饰面
爬梯
防坠绳
图1.4 施工爬梯安装
1.5、环境准备:
现场需做到三通一平,施工前应按施工平面图进行布置,现场道路应满足 构件进场条件,施工现场具备满足施工构件堆放及拼装场地的要求。
1.6、构件及辅材进场: 按设计图纸、规范、产品送货单、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性
能检测报告等。构件进场按下表的方法验收构件几何尺寸及外观。
4、第二节及以上竖向构件(含钢钢管束、箱型柱)安装
吊装流程:竖向构件(钢管束、箱型柱)吊装就位 → 水平构件 (钢梁)安装→测量校正→高强螺栓紧固
4.1、安装就位:采用撬棍逐 步调整构件底部轴线至允许 偏差范围内。随后在合适方 位拉设缆风绳将构件加以稳 定,外围钢管束构件、I字型 钢管束构件必须拉设缆风绳。 (见右图)。
3.2-2钢梁铰接形式
表6-1
3.2.3、主钢梁与竖向构件上的连接板用临时螺栓(数量不得少于应 装螺栓数量的三分之一且不少于2套)连接固定。 3.2.4、连接处接触面缝隙超规处理(见表3.2.3)
表3.2.3接触面缝隙处理方法
间隙大小 1mm以下 1~ 3mm示意图Fra bibliotek处理方法
不作处理 将高出的一侧磨成1:10的缓坡,使间距 小于1.0mm
§ 同一层钢梁,先拧主梁高强螺栓,后拧次梁高强螺栓。 § 对于同一个节点的高强螺栓,顺序为从中心向四周扩散。 § 对于同一层梁来讲,先拧主梁高强螺栓,强度螺栓穿入方向应以便于施工操作为准,
设计有要求的按设计要求,框架周围的螺栓穿向结构内侧,框架内侧的螺栓沿规定 方向穿入,同一节点的高强螺栓穿入方向应一致。
1.3、机具准备:
测量设备、焊机、栓钉熔焊机、 碳刨机、螺栓扳手、手拉葫芦、缆风绳、 爬梯、防坠器、砂轮打磨机等。
1.4、材料准备(辅材):
连接夹板、螺栓\螺母、焊丝\焊条(烘焙合格)、衬条、拉铆钉等。
1.4、施工方法准备:
所有技术方案(施组)经项目(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监理审批 通过方可实施。涉及重大安全性的技术措施,需通过专家论证。人员进 场后需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构件吊装前安装爬梯和防坠器。
3.2.1、将钢丝绳吊锁口与构件的吊耳相连接,钢梁可采用一钩多 挂进行吊装。
图3.2.1 钢梁吊点
图3.2.2 钢梁串吊
3.2.2、钢梁与钢管束的连接形式
根据设计不同钢梁和钢管束有刚接和铰接两种形式,采用刚接时, 一般采用栓焊连接,腹板采用螺栓链接,上下翼缘采用焊接。采用铰 接时仅腹板采用栓接。
3.2-1钢梁刚接形式
图4.3 夹板连接固定
4.4、第二节以上钢梁、高强螺栓安装参照首节安装方法。 4.5、第二节以及上构件校正: 4.5.1、标高校正:顶面标高按平面的相对标高采用千斤顶进行检测 和校正(见图4.5.4-1)。超过本节构件相对标高基准面5mm的,若 负偏差,可通过千斤顶支撑并加内衬板堆焊的方法;若正偏差,可在 后节钢管束调整。 4.5.2、荷载较大区位的构件标高宜提高2-3mm的荷载下沉余量。 4.5.3、轴线校正:从首层将轴线向上投引至本节构件顶面安装轴线 (不得以下一节构件的顶面轴线作为定位基准,避免产生累积误差), 如构件底部轴线偏离控制线,则采用千斤顶和撬棍配合施力的方法逐 步调整(见图4.5.4-2),使构件底面轴线至允许偏差(2mm)范围 内。
(图5.2.2)
3.钢管束与箱 型柱(或钢管 束)纵向拼接 的焊接
(图5.2.3)
4.端部对接 处的接焊
(图5.2.4)
表6-1
5.2.1、首节钢管束(柱)和基础埋件焊缝为全熔透焊缝。应采取打底、 填充、盖面的方式进行焊接。钢管束应两侧面同时对称施焊。 5.2.2、钢梁翼缘焊接为全熔透焊缝。焊接前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图,并 按照绘制的焊接顺序图进行施焊,宜对称均匀向周边扩展焊接。
外墙涂料
钢管束组合剪力墙 H型钢梁 轻质防火板
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
钢管束内灌混凝土
1、施工前准备
1.1、技术准备:
钢管混凝土束组合结构高层建筑在在初步设计完成后,施工项目经 理应提前做好如下技术准备,为设计提供依据,为编制施工技术文件做 好准备。
(1)、塔吊的数量、选型及布置:
根据构件重量、距离、起重能力 选择满足使用和安全技术要求的塔吊 型号。
定位码板
图2.3、埋件与混凝土浇筑一体
3、首节构件安装
首节竖向构件(钢管束、箱型柱)吊装就位 →水平构件(钢梁) 安装→构件安装测量校正→ 高强螺栓紧固→ 构件焊接。
3.1、首节竖向构件(含钢钢管束、箱型柱)安装
3.1.1、吊装:根据构件的形式、 重量,选择吊点位置、钢丝绳规格, 钢管束(柱)宜采用4点起吊(见 图3.1.1)。起吊前构件底部应垫木 方,先进行试吊,满足要求后正常 起吊。
目测、钢尺
一般问题现场修正,否则 返厂修正。
6
油漆是否有脱落和锈蚀
目测
现场修补
构件应根据吊装平面规划位置,按类型、编号、吊装顺序、方向 依次配套堆放,尽量避免二次倒运。构件摆放平稳可靠、防止其变形 和污染,尽量位于塔吊吊运能力范围内。检查辅材产品质量合格证及 外包装,焊丝\焊条有无生锈,螺纹有无磨损等。
图5.2.1 首节柱与基础埋件的焊接
图3.1.1 吊点设置
3.1.2、构件安装:将构件吊至其安装位置,通过塔吊和撬棍进行 调节,使其外壁与基础埋件划定的基准线对齐,并在竖向构件周边焊 接码板进行临时定位(见图3.1.2),拉设缆风绳。
图3.1.2-1 首节构件与埋件连接
图3.1.2-2 首节构件码板临时固定
3.1.2、 钢管束安装的总体原则
一个安装段完成后,经检查确认符合要求方可安装高强度螺栓。 螺栓紧固分初拧和终 拧,初拧达到预拉力标准值50%(0.065*Pc*d),扭剪型高强螺栓终拧以梅花头拧掉 为合格标志,初拧和终拧间隔时间不超过24小时。螺栓安装时从中间孔向两侧施拧 (图3.2.6 ),最后检查有无漏拧、欠拧、超拧的情况。
图3.2.6-1 高强螺栓安装
3mm以上
应制定专项处理方案报批同意后方可执行
表6-1
3.3、测量校正方法
(1)外控法1:当建筑物附件近有同等高度或高于建筑物时,选用外 控法 1。根据原始坐标点在附近建筑物顶布置相对测站点,获取测站点 坐标和高程。 (2)外控法2:当建筑物附件没有同等高度或高于建筑物时,选用外 控法 2。根据总平面布置图及设计院提供的坐标,作出相应的控制轴线, 并把各轴线点引测到场地外,做好标记及编号。
表6-1
(4)垂直度校正:采用千斤顶将一侧调整到位后(见图3.2.41),另一侧垂直方向采用缆风绳调节直至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见图3.2.4-2) 。
图3.2.5-1 千斤顶调节
图3.2.5-2 拉设缆风绳
表6-1
3.5、高强螺栓安装:钢梁安装时采用临时螺栓固定,不得以高强螺栓代替临时螺栓,
(3)、钢管束拼装:根据运输距离、施工现场场地情况确定是工 厂直接加工成型还是安装现场拼装。
(4)、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图应考虑临时设施、施工道路、 水、电管线、水平运输、垂直运输布置、堆场、拼装场地和塔吊吊运能力。
(5)有满足施工条件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1、施工前准备
1.2、人员准备:
安装、焊接、测量、安全、技术、司索工等专业人员,特殊工 种(电工、焊工、登高作业工种、起重作业工种)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