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南沙红树林湿地恢复的环境效应

广州南沙红树林湿地恢复的环境效应

220广东化

www

.gd

ch

em

.com2011年第

7期

38卷总第

219期

广

州南沙红树林湿地

恢复的

环境效应

白晓燕‘

,郑康振2

,陈桂珠。

(1

.广东

工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I

51006

;2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

员会

,广东

深圳

518040

3

.中山大学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I

510275)

[摘要

】红树林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海岸生境

,是生长在具有良好

风浪屏蔽环境的热带

、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特殊植被

。红树林污染生态

学领域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湿地对水体有显著的净化效应

。因此

,在滨海湿地受到的人为

干扰加剧的情况下

,环境净化效是红树林恢复的重

要的生态效应之

。文章通过探讨广州南沙地区红树林

恢复的环境效应

,提出了红树林恢复生态学领域与污染生态学领域

已经出

现交叉

、融合

的观点

,为南沙区未来的红树林恢复提供

可以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红树林

;污染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

:环境

效应

:南沙

[中图分类号

]X【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

.1865(2011)07

.022002

Th

eE

nvi

ronment

alEff

ect

ofM

an

groveR

est

orati

oni

nG

uan

gzh

ouN

ansh

a

B

aiXi

ao

yan’

,Zh

en

gK

angzh

en。

,Ch

enG

ui

zh

u’

(1

.S

ch

ool

ofE

nvi

ronment

alS

ci

enceandE

ngi

neeri

ng

,G

uangd

on

gU

ni

versi

t

yofT

ech

nol

ogy

,G

uangzh

ou51006

2

.C

ommi

tt

eeofH

abi

t

atE

nvi

ronment

ofSh

en

zh

enCi

t

y

,Sh

enzh

en518040

3

.S

ch

ool

ofE

nvi

ronment

alS

ci

encea

ndE

ngi

neeri

ng

,S

unY

at

—S

enU

ni

versi

t

y

,G

uan

gzh

ou510275

,Chi

na)

Ab

st

ract

:M

angrovesarecoast

alh

abi

t

at

swi

th

si

gnifi

cant

ecol

ogi

calf

uncti

ons

.and

ch

aract

eri

sti

cveget

ati

on1

0cat

edi

nth

et

ropi

cal

and

sub

t

ro

pi

cali

nt

ertid

aI

sh

oreli

nesR

esearch

work

si

nman

grovepoll

uti

onecol

ogyi

ndi

cat

eth

at

mangrovewetl

and

spossessth

eeapaci

t

yf

or

puff

yi

ngwat

ers

.Th

eref

ore

,und

erth

esi

t

uati

on

of

seash

orewetl

and

sf

aci

ngmoreman

—mad

edi

st

urb

ance

.th

eenvi

ronmental

purifi

cati

onef

ecti

Soneof

th

emosti

mport

ant

ecol

ogi

cal

ef

ect

s

.Th

epaperdi

scussed

th

eenvi

ronment

al

ef

ect

of

mangroverest

orati

oni

nN

ansh

adi

st

ri

ct

,and

poi

nt

ed

outth

at

mangrove

poll

uti

onecol

ogyand

mangroverest

orati

onecol

ogyh

ave

syncreti

zed

,and

provid

ed

meth

od

swhi

ch

Callb

eref

erencedf

orth

ecomi

ngmangroverest

orati

oni

nN

ansh

a

K

eyw

ord

s:mangrove

:poll

uti

onecol

ogy

;poll

uti

onecol

ogy

:rest

orati

onecol

ogy

~envi

ronment

al

effb

ct

:N

ansh

a

红树

林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海岸生境

,是生长在具有良好

风浪屏蔽

环境中的热带

、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特殊植被”】

。由于

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原因

,全球红树林面积呈现持续萎缩

的趋势

。近来年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逐渐意识到红树林湿地的重

要地位

。自

20世纪

70年代后期以来

,世界各地纷纷采取了

一系

措施减缓

红树林退化的趋势

,同时

,大量的红树林恢复的生态

程也在美

、大洋洲

及亚洲等地区展开¨J

由于红树林恢复的迅速发展

,为避免

红树林恢复的盲

目性

对于恢复后所能带来的生态效应的评价就显得重要和紧迫

。目前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植物群落方面L2J

,造成这种

局面的

主要原因在于红树林恢复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与陆地森林生态系

统的恢复不同

,红树林的恢复涉及更多的生态恢复技术

,主要包

括红树植物的引种

、驯化与造林技术等

,而这些

工作

又与气温

盐度

、土壤

、地貌

及潮汐动力等

一系列复杂的生态因子有关”J

因此

,植物能否成活

、造林能否成功就成了红树林湿地恢复的基

本前提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红树林生态恢复的观点

,彭逸生【4’

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

研究了红树林恢复的

环境效应

,是红树林湿

地恢复效果评价从数量向质量过渡方面意义较大的探索

。与此同

,在红树林湿地污染生态学领域

,研究

工作也取得

了较快的进

,大量研究表明

,红树林湿地对于适当浓度的污水有显著的净

化效果【5“】

。综上

,笔者认为

,考虑到滨海

湿地正受到越来越大的

人为

干扰

,红树林恢复的环境效应除了上述研究者所述的内容之

,红树林恢复所带来的水体净化效应同样不可忽视

;另

一方面

红树林污染生态学领域的

一些

研究成果也

正好为红树林恢复提供

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文章将以广州南沙的红树林湿地为例

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1广州南沙区红树林湿地恢复概

南沙地处穗港澳水陆交通的枢纽位置

,这种得

天独厚的地

区位赋予了南沙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

,因此成了广州城

区“南拓

战略的前沿阵地

。“南拓”必将

对南沙区的

湿地生态系统带来

一定

的负面影响

1998年

开始

,南沙区开始着手种植

人工红树林

。种植较为

集中的区域为

19围的南沙湿地公园

、洪奇

沥东岸

14

~15围

、洪奇沥

东岸

16

~17围和民建村

沥心沙大桥桥脚

,树种多为无瓣海桑和海

。至今

,南沙区人

工红树林面积已有

53

.39h

m。

。必须指出的是

当前南沙的红树林恢复行动是在广州市

“南拓”战略

下进行的

,必

将对南沙

湿地带来

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背

景下

,红树林恢复所带来的

环境净化效应更显得尤为突出

2南沙红树林恢复的水体净化效应

2

.1红树林恢复与水污染的关系

随着“南拓

”战略的实施

,必然有大量的

工业企业进驻南沙

因此

,南沙面临的环境压力增大了

。必须注意的是

,湿地本身就

有净化环境的功能

。以可溶性磷酸盐为例

,研究者对南沙

区河道

水体磷酸盐与

河道两岸的红树林覆盖率的关系

进行研究

,发现南

沙区槽船村内

河道磷酸盐的浓度在沿途各样点有接近

40%的降

低率

,而狮子洋沿岸磷酸盐的浓度也有接近

35%的降低率pJ

。据

推算

,南沙地区仅红树林和芦苇湿地每年就

可以去除总氮约

105789k

g

,总磷约

10436k

gt…J

。因此实施南沙红树林恢复

工作带

来的环境净化效应不可忽

。另

一方面

,近年来

,由于人为干扰

加剧

,南沙湿地的水质已呈下降趋势

,说明湿地净化环境的功能

己出

现退化

。减轻自然湿地的污染负荷

,恢复湿地的净化功能是

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情

况下

,湿地净化功能的利用与湿

地净化功能的

退化便成了

一对矛盾

。将以上问题概括起来就是

—“南拓”使湿地面临着

更高

污染负荷

,如何保

证湿地生态功能

,不受破坏同时

又充分发挥湿地净化污染的效应就成了

一对

亟需解

决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人

工湿地就是另

一种选择…J

2

.2人

工红树林

湿地系统研究进展

红树林湿地的污染生态学在过去

20年中

取得了丰硕的成

。1995年

,陈桂珠等[47]

往模拟潮汐湿地中灌注人工污水

,研

究人

工秋茄

(K

and

el~

cand

eO

、桐花树

egi

cerascorni

cul

at

um)和白

骨壤

(A

vi

cenni

amari

na)~

rZ树林湿地的净化能力

,结果表明

,在污

灌的情

况下

,红树植物生长良好

,系统净化能力较强

。此后

,这

一领域的发展很快

:2003年

,B

oonsong等【】“

在泰国构建了两套

规模较大

f100

x150

m。

)的人

工红树林

表面流湿地

;2005年

,靖

孝等【】那

在广州构建立了第

一个人工红树林潜流湿地

:2008年

Y

an

g等【1。J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建立连续

进水的人工红树林

潜流

湿地

。以上研究均是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

,同时是在非潮

汐的条件下进行

。结果显示

,在

一系列的生境过渡中

,红树植物

生长良好

,系

统的净化效

果显著

。2005年

,有

研究者在

深圳构建

面积为

500亩的红树林种植

,养殖耦合系统

,即在滩涂海水养殖塘

中种植红树植物

,同时放养鱼苗

、虾苗和仔蟹等

,经水质测定表

,没种红树的对照塘的水质为

IV类水质标准

,而种植红树的大

部分养殖塘的水质为

II类

以上

,同时

,由于水质的优化

,种植塘

中鱼虾增产明显l”】

。纵观整个人工湿地的研究

领域

,至今为

[收稿日期

】201106

—15

【基金项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扭转南中国海及泰国湾

环境退化趋势

”项~

(GF/30

10

—07D3)资助

[作者简介

】白晓燕

(1978

一)

,女

,河南人

,研究生

,助教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评价与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