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韩勇 来源:《中华建设科技》2015年第12期

【摘 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强大载体,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公路路基和路面的质量也备受关注。为了确保公路质量,需在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上加强研究和监控力度。本文从公路的路基基底处理技术和路面质量控制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公路施工;路基基底处理;路面施工技术;养护;路面病害防治 【Abstract】In toda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powerful vehicle for road transport has always played a huge role in the quality of highway roadbed and pavement also of concer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roads, the need to strengthen research and monitoring effor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subgrade pavement technology. From the highway subgrade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techniques pavement two aspects are outlined.

【Key words】Highway construction;Subgrade treatment;Pavement construction;Conservation;Pavement Disease Prevention

1. 前言 (1)路基路面直接承受行驶车辆的作用,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根据车辆行驶的需要,选用优质材料建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强大载体,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公路路基和路面的质量也备受关注。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广大道路工程科技工作者,从我国实际和建设需要出发,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深入研究并反复实践,在路基路面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项突破性成果。如地基土的工程分类、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高路堤修筑技术与支挡技术、软土地基稳定技术、岩石路基爆破技术、路面使用性能与表面特性以及路面养护管理等。

(2)公路的路基施工和路面施工是整个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关系到公路的质量、运行状况和使用寿命等,如不引起高度重视,沥青路面会产生小康泛油、波浪、拥包、滑溜、裂缝、松散等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会产生接缝的破坏和混凝土板本身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对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本文从公路的路基基底处理技术、路面质量控制技术和路面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2. 路基基底处理技术 路基是公路的基础,其施工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质量和整条公路的施工质量。近年来,在公路施工中往往因为诸如湿陷性黄土、软土路基、黄土路基等不良路基的影响而导致的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道路工程质量问题,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并严重影响到交通和人民安全。因此,公路路基的施工,要综合考虑当地地形、地质、气候和公路类型等条件。

2.1 准备工作。 在公路路基的填土与压实阶段开始以前,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材料选择上,要选取满足规范要求的粘性土、砂性土等材料做路基填料;技术上,要在施工前做好击实试验和土的液塑限试验,以确定该土样是否能够用于此地施工;其常用设备机械有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静作用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等;另外,还要对施工路段的杂草、杂物进行清除处理。

2.2 不同坡度基底处理。 (1)当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 路堤,也可采用浆砌片石与浸水挡墙进行综合防护。 (2)当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3)地面横坡陡于1:2.5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不得小于的规定值。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例如:要清顺滑体坡面,对于较软土质路基采用干砌片石进行防护,综合滑坡的外表地形、滑动面、滑坡体的构造和土质等因素改善基底条件;在滑坡体上施工时,应设桩点随时观测滑体变化的状态,做好滑坡区的内外排水工作;在滑坡体上修筑抗滑挡土构筑物时,应按规范施工,抗滑挡土墙基础要设置在最下一层的滑动面以下,若抗滑桩和抗滑挡土墙共同支挡,要先做抗滑桩,后做抗土墙,多排支挡,则要注意先上后下的顺序。

2.3 基底处理技术。 2.3.1 填前压实技术。 (1)对于路基的填前压实工作,应提前清理好路面,做好填挖界面的纵向结合,若结合面坡度过陡,可用土工钉加强结合。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料应综合设计,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同时对挖方区路床0.80m范围内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路床范围内铺设土工格栅;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宜采用填石路基。半填半挖路基中填方区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路基填挖间的差异变形。对黄土路基要挖出台阶,并保证台阶向内倾斜。还要对黄土的含水量加强控制。如果施工中黄土含水量过小,要向其均匀加水,然后进行碾压;如果含水量过大,则可以适量加入石灰进行掺配处理,或将黄土翻松后适当晾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对于软土地基的填前压实工作,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如果软土地层的含水量高于标准或低于标准,宜采取灰土挤密桩进行处理。含水量过大的地基,可填入干土粉或石灰粉吸走多余水分;含水量过小的地基,可事先浸湿加固范围内的土层,先外圈、后里圈,间隔进行成孔。如果要减轻对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宜采取轻质材料来填筑路堤,例如粉煤灰填筑路堤可使路堤自重减轻25%。对于浅层软土地基,可在地表铺筑土工布,达到分隔、过滤和排水的作用,然后再填筑路堤,也可采用粗集料(砂砾)换填,片石挤淤等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特殊潮湿地区的路基土压实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调整和变动。 2.3.2 强夯工艺。 在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后,要按设计要求测量定位,确定强夯的范围;在测量并标识第一遍夯点位置时,要尽量减小误差,确定地面高程;起重机就位后,其夯锤中心要与夯点对准,使夯锤自由下落时准确率提高;另外要测量夯前锤顶的标高,确定零高度;不断变换夯点,完成每一个夯点的夯击工作。一般多为补压措施,单击夯击能量1000KN.m,最后一遍沉降量控制在3厘米以内,具体夯击遍数由试验段确定。

2.3.3 掺灰工艺。 在进行掺灰工艺处理道路基底时,首要要对基底进行清理,对地面附着物、树根、草皮、垃圾等要移除清理;然后,待石灰到场后进行材料确认;实行掺灰工艺以前要测量并放样,架设控制桩以控制灰土的捕筑宽度和层数。在掺灰工艺的技术控制上,回填灰土要注意必须在场外充分拌合,避免生土团和石灰窝现象的发生;另外,混合料中的最大粒径要符合规范要求,压实过程中要确保每一层的密实度。

2.3.4 冲击碾压技术。 冲击碾压施工前,要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冲击压力的边界实行测量放样,确定压实边界;然后平整场地,做好场地的清洁工作及含水量检测工作,对并碾压前的密实程度和高程进行测量记录。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对每个划分好的区域采用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一般是在常规的压实功后采用冲击压路机补压20遍,沉降量控制在2到5厘米,具体工程要根据现场试验段确定。

3. 路面质量控制技术 路面质量深刻关系到公路的行车质量,原材料、设计、施工、保养和维护等都对道路质量影响较大,需从各个技术方面做好细致工作。

3.1 原材料的选择。 (1)沥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现代公路的路面建设和施工中,公路多为沥青路面,因此其主要原材料之一为沥青,合格的沥青混合料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在选购沥青材料时,要做好沥青混合料试验,严格按照实验规程对其进行检测控制,例如在对沥青性质进行检测时,要以温度敏感性作为评判标准,高温指标为当量软化点T800,低温指标为当量脆点T1.2,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相同的不同沥青,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不尽相同。

(2)矿料。 对矿料进行检测时,其中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是石料的极配稳定性。对于各号集料级配,要根据试配结果,确定标准级配和波动范围的大小,尤其要注意关键筛孔必须明确上限和下限。石料压碎值的检测也要达到规范标准,对于沥青路面来说,选择压碎值较小的石料至关重要。粗集料的磨光值(高一级路)、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也很重要。

(3)矿粉和消石灰。 在选择原材料时,对于矿粉的选择要注意其塑性指数,塑性指数越大,粘土成分含量超高,亲水系数也随之增大。消石灰的选择,要注意沥青混凝土面层浮白的类似现象,注意其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对比例。

3.2 施工阶段路面质量控制。 (1)在施工前,要铺筑一段约100m~200m的试验路段,并制定出施工程序方案,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对沥青砼面层的质量监控上,要遵照指标,进行动稳定度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两项重点试验,在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由于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存在着诸如运料卡车对摊铺机的撞击时有发生、摊铺机在连续均匀作业后工作性难以保证以及对集料的离析改善困难等问题,因此在现代公路路面的施工中,宜选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来改善此类问题。在路面施工阶段,使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运料车将原料先倒入转运车,避免了运料卡车对摊铺机的碰撞;而且保证了摊铺机料仓的贮料始终保持在一个变化不大的量度范围内,提高了施工作业的均匀性。对于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和材料离析的改善,也是其重要贡献;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卡车数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质量,保证公路路面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3)同时,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中,还要根据路面宽度、厚度、改性沥青与混合料类型,以及混合料温度、气温、拌和、运输、摊铺能力等各种条件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准确确定压路机的类型、数量与压路机的组合等。

3.3 路面排水。 在路面质量问题的出现中,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路面排水系统不良造成的,因此很有必要做好路面排水工作,并与地区的排水规划保持协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