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总结资料 XX城市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012届)
设计(论文)题目 标 准 相 位 差 输 出 分 析 系 统 办 学 点 (系) XX办学点 专 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 09普专 学号 7 学生XX 周小青 起讫日期 2011年12月20日~ 2012年4月22日 地点 XX城市职业学院XX办学点 指导教师 徐辰 职称 讲师
年 月 日 XX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 - -. - - 总结资料 摘要 本设计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的原理,相位差输出装置,两个波形的赫兹都是50,在两波形相同的前提下,以一个波形为基础,另一个波形延迟1ms,3ms,5ms,7ms,赫兹相同而产生相位差。本实验中有一示波器,A,C波就是显示两波形的相位差的变化。实验中有四个开关按键,key1~ key4按下去数码管分别显示1ms,3ms,5ms,7ms。 标准相位差输出装置设计——用STC89C52RC设计一个4位LED数码显示所按得的延迟时间。
关键词:相位差,单片机,示波器、定时器
Abstract The design of SCM timer / counter timing and counting principle, phase difference output device, a two waveform Hz is 50, in the two waveform of the same premise, to a waveform as the foundation, another wave of delayed 1ms,3MS,5ms,7ms, Hz phase and phase difference. In this experiment a oscilloscope, A, C wave is revealed two waveform of the phase difference changes. Experiments with four switch keys, key1 ~ key4press down on the digital tube display 1ms,3MS,5ms,7ms. Standard phase difference output device design -- design using STC89C52RC and a4 LED digital display according to delay time.
Key words: SCM, phase difference, oscilloscope, timer - - -.
- - 总结资料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的现状………………………………………………………………… 1.2课题研究相关概念………………………………………………………… 1.2.1相位和相位差的概念………………………………………………… 1.2.2单片机的含义与分类………………………………………………… 1.3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设计任务 2.1设计指标……………………………………………………………………… 2.2设计要求……………………………………………………………………… 2.3硬件图及设计说明……………………………………………………………
第三章:程序设计与说明 3.1程序设计………………………………………………………………………… 3.2软件说明………………………………………………………………………… 第四章:使用说明
4.1使用说明………………………………………………………………………… 4.2硬件调试…………………………………………………………………………
第五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 - -. - - 总结资料 1.1课题研究的现状 相位差测量技术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的研究和应用是在数学的矢量分析和物理学的圆周运动以及振动学方面,随之在电气及电力方面也相应得到重视和发展。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位差测量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相位差测量技术已较完善,测量方法及理论也较成熟,相位差测量仪器已系列化和商品化。 现代相位测量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在早期采用的诸如李沙育法、阻抗法、和/差法、三电压法等,这些测量方法通常采用比对法和平衡法,虽然方法简单,但测量精度较低;第二阶段是利用数字专用电路、微处理器等来构成测试系统,使测量精度得以大大提高;第三阶段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及智能化测量技术,从而大大简化设计程序,增强功能,使得相应的产品精度更高、功能更全。同时,各种新的算法、测量手段和新的设计方法及器件也随之出现
在相位测量技术方面,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的研究机构及公司有NBS、
HP、AD–YU公司及DRANETZ实验室,俄罗斯在此领域也具有较高的水平。商品化的通用相位计的水平为低频段达μHz数量级,甚高频可达100GHz,相位分辨率可达0.001°,相位测量X围为0~360°,–180°~180°,少数可达720°。在相位准确度方面,低频为±0.002°,高频为±0.2°,微波为±0.5°。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外从6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和制造基于过零交叉检测原理的低频相位计,并开始用于工频相位的测量。在国内,60和70年代是相位测量研究的黄金时代,有众多的研究所、工厂及其它行业部门均进行了相位测量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国家计量科学院、国防科工委、电子部十、十四、十七研究所、XX无线电一厂、XX电讯仪器厂等单位,初步奠定了我国相位测量的基础,研制了一批专用、通用的相位计产品。1964年我国第一台相位测量仪器US2型交流相位差计问世,其极限误差为30'。1979年12月国家计量总局正式批准进行相位量值传递。从80年代开始,将微处理器广泛地用于各个技术领域,多种型号的电子相位计投入市场,取代了以往的相位计。 - - -. - - 总结资料 在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因素的原因,国内相位测量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低潮,研究相位测量的单位和技术人员越来越少。目前,国内生产商品化相位计的主要厂家仅有XX中环电子仪器公司,相位计量机构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国防科工委。总的来说,我国的相位测量技术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种类较少,配套产品少;产品测试功能单一;仪器精度、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相位计量标准不完备。 目前国外提出了改进测相位测量精确度的方法,包括有: (1)用专用数字处理芯片,利用正余弦表格及傅立叶变换方法来计算相位差,可大大提高测量精度。 (2)采用新器件及设计方法提高相位测量精度及展宽工作频率X围。 (3)采用新的算法来进行相位测试。 (4)采用高精度相位测量设备,通过相位输出信号,利用桥路与输入信号相位进行比较,从而测出相位差。 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与智能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紧紧结合在一起,每一次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革命都带来电子测量仪器的革命。因此,只有不断的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才能使相位计的性能和精度得以不断的提高。 相位差的测量在研究网络特性中具有重要作用。设计一个测量快速、精确的相位差计已成为生产科研中重要课题。
1.2 课题相关概念 1.2.1 相位和相位差的概念 (1) 相位是信号的三种特性之一(另两种分别为频率、幅度),它说明谐波振荡在
某一瞬时的状态。在数学上定义为正弦或余弦函数的幅角,其数学模型为: u(t)=E sin(ωt+ψ) (2-1) 式中ψ是初相角,ωt+ψ就是相位角,通常称为相位。 φ(t)=ωt+ψ (2-2) 由(2-2)式可以看出相位是时间t的线性函数。 - - -. - - 总结资料 令φ1(t)、φ2(t)表示角频率为ω1、ω2的两个简谐振荡的相位,则有: φ(t)=φ1(t)-φ2(t)=(ω1-ω2)t+(ψ1-ψ2)=ωt+(ψ1-ψ2) (2-3) 由(2-3)式可知相位差也是时间t的线性函数。 若ω1=ω2即两个同频信号,则有: φ(t)= φ1(t)- φ2(t)=ψ1-ψ2 (2-4) 显而易见,两个同频信号的相位差为常数,由其初相位角之差确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静态相位差。 假设,我们选定一个信号为参考信号,认定它的初相角为零,譬如:ψ1=0 即: u1(t)=Esin(ωt) (2-5) u2(t)= Esin(ωt+ψ) (2-6) 由(2-5)式确定的信号叫做基准信号,(2-6)式确定的信号则称为被测信号。这时,相位差 φ=φ1-φ2=-ψ (2-7) 这里的负号表示φ1滞后φ2或φ2超前φ1。 这种“静态”相位差,在国防、科研和工业生产中是很有用的。例如:工频电压加在具有感性的负载上,则电压与电流的相位不同,具有差值,一个交变信号通过电路或滤波器都要产生相移,等等。 (2) 物理学中的相位差 两个频率相同的交流电相位的差叫做相位差,或者叫做相差。这两个频率相同的交流电,可以是两个交流电流,可以是两个交流电压,可以是两个交流电动势,也可以是这三种量中的任何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