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阳光初中2010年--2013年发展规划为不断丰富学校办学内涵,加快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校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深化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深化教育改革,继承优良传统,进一步弘扬“阳光教育”,与时俱进,锐意进取。
现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以进一步发挥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辐射示范作用。
第一部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目标一、发展基础(一)传承发扬,探索创新,突出内涵发展阳光初中三年的发展是建立在林梓初中和奚斜初中合并的基础上,教职工的精神风貌与学校发展的整体氛围进一步整合,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吻合,已经形成了诸多办学优势,为学校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聚焦发展,分层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学校发展的立足点。
学校把握发展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提出加强“三个力”建设,即加强校长室的领导力建设、加强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建设、加强全体教工的战斗力建设,学校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各种平台,升华教师师德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的执行力、融和力和组织力。
学校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设平台,促使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如成立阳光初中青年教师联合会,建全带教制度,借助优质资源等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校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骨干教师的发展创设平台,如加强学历培训、加强职称晋升指导、健全骨干教师培养激励制度等,全面提升骨干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学校加强干部梯队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培养、考核力度,提高干部管理效能。
学校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学校积极发挥干部队伍、党员队伍、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制度建设和人文关怀和谐统一,凝聚人心、聚焦发展,在多元化、多层次的师资队伍培养下,一个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成为阳光初中发展的灵魂,一支管理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中层队伍成为阳光初中发展的保障,一支德高风正、严谨朴实的青年教师队伍成为阳光初中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队伍精神振奋,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学校发展的立足点。
2、以人为本,凝聚人心,人本管理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过去的三年我们回顾办学历程、总结办学经验,传承发扬优良传统,提炼概括了“阳光一身,一生阳光”的阳光初中精神,阳光初中精神日益成为每位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内化为师生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强大动力,成为阳光初中人的一面旗帜,凝聚人心,激励进步,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
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职工共同确定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处室、级部和个人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并以此推动学校管理工作,以致实现学校总体目标的管理方法。
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学校对各部门及每一位教职工达到的目标、任务、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了量化,形成了公平竞争的机制,达到了有效的管理要求。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的管理理念逐步由目标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
学校管理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尊重师生的独立人格和价值追求,确立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增强“管理即服务”意识,做到爱护人、尊重人、培养人、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学校注重教工的专业发展,关心教工的身心健康,丰富教工的文化生活,为教师成长搭建各种平台、关心慰问困难教职工、开展心理辅导讲座、改善早餐伙食质量、开展阳光健身锻炼、举行教工歌唱比赛等,学校在人本管理下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展现了每个阳光初中人的价值追求,促进了师生和谐人格的构建。
在人本管理下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情感归依,大家自觉以校为荣、为校拼搏,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同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教师的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得以提高,杜绝了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使学校各项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教育教学均取得了良好成绩,人本管理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3、立足校情,深化内涵,校本教育科研成为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
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成为学校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
学校以“实践有效学校”为实验项目,探究有效管理、有效德育及有效教学取得可喜成果与绩效。
德育工作的开展重视校本德育内涵的挖掘,充分发挥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势,挖掘我镇等校本教育资源,深化“阳光志愿者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实践“扬民族精神塑和谐人格”的校本德育,形成了年级部系列化、层次化的德育目标;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引入课程建设理念,加强班级德育管理,逐步构建校本德育框架。
教学工作的开展重视教研一体化模式的探索,致力于“合作学习有效课堂”的课堂改革实践,在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方面研究与实践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完成了十一五级重点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研究工作,16个一般课题和所有校级课题的研究,形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科研新局面。
学校以德育为核心、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坚持“德育为先、以德促智、科研兴教”,发挥教师团队的整体力量,学校教育发展逐步向内涵建设转变。
(二)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应对新的挑战阳光初中三年的发展基础是建立在教育部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下,教育部纲要把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调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制度、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承载基础教育任务的学校,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教育发展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突破发展瓶颈,突出内涵发展,凸显办学特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社会培养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人。
二、发展瓶颈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学校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学校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
1、校园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与弘扬少云精神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我校重视学校精神的挖掘和提炼,但阳光初中精神的内涵需进一步提升,阳光初中精神的文化在整个校园的充分体现还需进一步加强;“阳光一身,一生阳光”为主线的校本德育的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校本特色的德育工作框架需进一步完善。
2、课程体系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尚有一定差距。
教师课程建设意识、课程执行力需进一步提高;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需进一步完善;较为完备的基础性、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的建设需要更加扎实推进,拓展型课程要提高课程的选择价值,研究型课程要进一步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3、“合作学习”探究和实践与现代教育课堂教学策略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学校提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合作学习”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围绕“有效课堂”的课堂教学实践,需要进一步梳理、总结、反思,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索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策略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4、师资队伍内涵建设与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虽然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得到优化,但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迫切提升的需求,学校现有3名教坛新秀,3名高级教师手,但仍未有市级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群体成长虽迅速,但教学水平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
要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发展学科领军人物,发挥高级教师的专业引领,对青年教师还需全面培养,教研组的专业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社会服务意识需进一步提升。
三、发展目标1、办学理念:阳光一身,一生阳光,让每位教师成为成功者,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2、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积极落实上级有关精神,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结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坚持育人为先,提升教育质量;坚持特色领先,凸显办学特色,加快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
3、发展目标:坚持从校本实际出发,整合优势,深化改革,以科学的管理为基础,聚焦课堂教学,加强教育科研,优化师资队伍,推进课程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特色立校、质量强校、教研兴校,把学校办成一所教有风格、学有个性、校有声望、能让师生在共同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和谐发展的、在如皋市具有一定辐射示范作用的实验性示范性初中。
4、培养目标:学校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学会主动学习、善于在合作中分享学习经验、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厚的人文底蕴、较强的创新意识、能融入社会,显现现代学生自信、自主、自强的精神品质,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人。
5、学校精神:校训:阳光一身,一生阳光校风:厚德博学勤恳笃行教风:团结进取严谨创新学风:自主合作勤奋探究办学理念:尊重生命、追逐阳光第二部分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战略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根本,以学校管理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发展项目为抓手,以实施策略和有力的保障措施为支撑,切实保证学校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
一、发展特色的策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当中明确提出下一步学校的发展第一,是多样化发展。
第二,要特色发展。
第三,全面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成立“学校特色发展研究小组”,在《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研究学校特色发展的战略,在课程设置方面,在教育教学环节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发展特色的过程中形成错位竞争、异质发展的学校发展态势。
学校将不断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积极引进和开发学校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根据他的特长去因材施教,同时要对不同的学生,特别是潜质不同的学生要有自己个性特长的发展。
二、人本管理的策略人本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以尊重他人人格为基点,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纽带,造就相互理解、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使科层权威、心理权威、专业技术权威和道德领导权威和谐统一,在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目标的同时,得到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幸福人生的体验。
三、合作学习的策略我校的师资队伍个体力量不强,这些青年教师的经验不够丰富;我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相对而言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程度。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校强调合作学习的策略,主要围绕“有效课堂”的课堂教学实践,进一步丰富“合作学习”的内涵,探索“活动单导学”模式,梳理、总结、反思,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谋求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