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二、本课题研究方法及内容(提纲)(一)究方法1.文献调查的方法
2.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
3.历史分析的方法
4.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5.科学发展观的方法
(二)研究内容(提纲)
一、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及社会管理现状
二、传统人性假设观与当前管理实践的错位分析
三、“权利人”人性假设的提出
(一)“权利人”人性假设的基本内涵
(二)国内研究状况及评述
我国管理学对人性假设理论的研究是近现代才开始的。我国古代并未形成管理学上意义上的人性假设理论,但却从伦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形成了“人性善”、“人性恶”、“人性混合论”等人性假设观。直至近现代西方人性假设理论才在我国得到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人性假设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性假设是“多维博弈人”假设,该人性假设由郭咸纲老师提出,其主张人性需求的多元化,并在此多元化需求的刺激下与管理者进行连续性的动态博弈。笔者认为就郭咸纲老师的“多维博弈人”人性假设相对于国内外的人性假设观而言是比较科学全面的,但对我国当前的所处的法治社会状况而言,该人性假设仍然具有其不科学的一面,笔者认为其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过程中的连续性动态博弈归因为人性的多维需求,而忽视外部的制度作用。因而在笔者看来“多维博弈人”假设在当前的这种法治社会环境下仍然是一种不全面的人性假设观。
(二)研究意义
人性假设是对人本质及人性的认识,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的理论基础。通常,对人本质认识得越深入则形成的人性假设观就越科学,也就越有利于管理过程中的实践指导,因而,对管理者而言树立科学全面的人性人性假设观对正确指导管理实践和促进管理创新有着重要意义。从我国当前的管理实践来看,管理状况十分不尽人意,很多社会矛盾而后冲突均因管理者的不当管理所引起的,出现了管理失效或管理混乱的状况,而产生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就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错位,其实质是人性假设的僵化和滞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治社会的兴起,我国社会状况也发生极大的变化,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和发展,因而,传统人性假设观相对当前的社会现状来说已经不能全面更好的反映人的本质,所以,再继续原用传统的人性假设观显然不利于管理实践的指导。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一种与当时社会状况向适应且能够全面反映人的本质人性假设观,做到与时俱进。同时,笔者认为唯有做到与时俱进并树立科学的人性假设管理才能将人性假设理论很好的运用于实践。因而,笔者通过对当前的社会背景的观察以及对人性的认识并结合传统的人性假设理论,试图提出一种符合当前这种社会状况的人性假设即“权利人”人性假设,以打破当前这种管理失效或管理混乱的格局,为管理者进行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理性的人性假设观,从而实现管理实效。
xxxx大学本科毕业
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基于我国法治社会下的管理领域中人性假设观之探讨
─对“权利人”人性假设的理论尝试
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法学系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学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指导老师:xx(讲师)
xxxx年xx月xx日
一、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人性假设理论作为管理学的立论基础,也是管理学领域中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人性假设的基本含义是指管理者在一定历史时期实施管理活动过程中对人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或观点,并基于此看法或观点管理者来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手段以及对管理模式,因而也就会形成与此人性假设相对应的管理理论。故不同的人性假设观自然也就会有不同的管理理论,从而也就会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
(二)“权利人”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
(三)“权利人”人性假设下的管理理论
四“权利人”人性假设与传统人性假设比较分析
五、法治社会下对“权利人”人性假设理论的运用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评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及评述
西方管理实践中出现最早的人性假设观是“工具人”人性假设,该人性假设观产生于古代中世纪奴隶社会。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人性假设观,再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梅奥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人”人性假设。随后,美国心理学家也提出了“自我实现的人”人性假设。到60年代,美国学者沙因提出“复杂人”人性假设,80年代,威廉•大内提出了“文化人”人性假设。之后西方管理学理论中又有出现了“理性人”、“决策人”、“创新人”、“理性生态人”等人性假设观。总的来说国外人性假设观现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但由于上述人性假设观的出现均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随着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人性的解放和发展,上述人性假设观已经变得僵化,已不能全面科学的反映出的人在管理过程中的本质属性。因而,不能再继续原用以往的人性假设理论对现代化的管理进行实践指导。
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各方面的管理现状来看,无论是政府的公共管理还是公司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均不理想,公众与政府的对立此起彼伏,劳资冲突十分突出,群体性事件频频爆生,社会呈现出管理失效或管理混乱的情形。这些现象均反映了当我国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严重错位,其实质体现的是管理理论的僵化或滞后,而导致这种僵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的管理理论仍然建立在原有的、传统的人性假设理论基础上,如“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或是建立在不能全面反映人本质属性的人性假设理论下如“文化人”、“情感人”、“决策人”、生态人等人性假设,而这些传统的人性假设理论基于是当时的社会条件提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原有的社会环境也被新的社会环境所取代。因而,尽管传统的人性假设理论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其由于并不全面科学的反映现代人的本质属性,故依靠传统的人性假设观来指导管理实践显然是不符合现代管理的需求。加之,我国目前正处在法治社会的社会背景下,国家法制已基本完善,民众的法律观念和权利意识也初步形成,故在此社会环境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传统的人性假设进行革新。通过对当前我国的社会状况的分析,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笔者试图提出一种符合当前这种法治社会状况的人性假设即“权利人”人性假设,以打破当前这种管理失效或管理混乱的格局,为管理者进行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理性的人性假设观,促进管理的创新,从而减少因管理不当带来的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现代化法治社会的和谐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