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数学教学因绘本更精彩

幼儿园数学教学因绘本更精彩

幼儿园数学教学因绘本更精彩
文章摘要:绘本作为儿童的“人生第一书”,被公认为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与一般图书相比,绘本善于通过浅显的故事来阐述幼儿平时很难理解的、较为深邃的内涵,包括哲理、生命的主题;它以美轮美奂的绘图,给孩子带来视觉的享受,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

图与文相辅共存的平衡关系,营造了整个的内在感觉。

而其中有一类绘本,它呈现的是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以其独特的方式引领孩子们学习数学,爱上数学,这就是数学绘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幼儿园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提起数学,在不少儿童脑子出现的就是枯燥抽象的数字,感到没有什么意思,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而数学绘本,图文并茂,简单直观,贴近生活,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启迪数学思维,引发孩子对事物探究的兴趣,带领孩子在美丽的绘本世界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数学教学
近几年,幼儿园绘本教学成为当下非常时髦的话题,当绘本向我们迎面走来,当我们和绘本不期而遇后,我们就不约而同地爱上了绘本,并满怀欣喜地开始了对绘本的阅读、欣赏、教学实践。

新《纲要》中关于幼儿数学领域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而数学绘本正是这样一种能让幼儿有机会了解数学概念、运用数学知识的情境舞台,使孩子们在情境中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本人通过几年的幼儿园教学经验,多次成功的绘本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剖析,科学合理选取适宜的绘本
精心剖析就是挖掘绘本价值的前提,剖析亮点。

不同的人在解读的过程中对绘本有不同的领悟,从而导致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能激发幼儿兴趣并感染人的绘本
绘本打破数学给人的枯燥、刻板的印象,集科学与艺术为一身,精心绘制优美图画,让孩子领略科学与艺术的双重美感,构筑出知性与诗意、充满童趣的“数学绘本”。

它不是简单地把数学概念灌输给孩子,而是重在把数学的本质蕴含其中,让孩子慢慢去领悟,也不是单纯地讲数学,更重在启发儿童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发现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他退到儿童能经历的简单故事中、退到儿童能理解的简单故事中、退到儿童能想象的简单故事中。

让儿童以简单、科学的方式走近数学,爱上数学。

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充满好奇的快乐世界。

记得有一次参加片区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上过的数学绘本《最佳守卫》,活动围绕一张告示“聘请最佳守卫一名”展开讨论,讲述了山羊公公为了保护羊群,决定聘请最佳守卫来对付大灰狼,动物们都想竞选这名守卫,可是它们谁也不让谁,怎么办呢最后,山羊公公想出了一个办法,参赛的动物们要举行比赛,谁在比赛中取得第一名,谁就是最佳守卫……。

因此,动物们开展了比身高、比力量、比灵活性等,比赛中淘汰的一批又一批的动物经过一关关的挑战,让孩子根据不同的比赛项目统计出每一次胜出的动物,最终选出最佳守卫者的方法,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结果却出乎意料,孩子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非常的高,整节活动生动有趣,跌宕起伏。

绘本数学的精彩在于它的画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

2、具备探索欲望的绘本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数学活动要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中 感受事物的重要和关系。

”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的感兴趣,从植物到动物,从海洋到陆地,在他们的眼中什么都可以观察,哪里都是实验室,他们求知欲强烈,探索欲浓厚,需求的探索内容和探索范围广阔,活动内容要求涉及方方面面,而绘本就能满足幼儿探索内容的广泛性和系统性,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究、尝试的欲望。

例如优秀的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阔,包含了:排序规律,时间和空间,统计,方位,平面和立体,收集和整理,分类等内容,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的注意,一道道闯关游戏激发了幼儿积极动脑探索的兴趣, 让孩子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发现问题,在绘本故事情景推动中解决问题,在一次次的探索中渐渐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方法,渐渐地组织成了系统的数学探索能力。

3、能开拓出数学资源的绘本
数学绘本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用心去挖掘,不断进行探究,并进行相应的拓展,设计活动,才能使绘本充分发挥其多元化的教育价值。

在对数学绘本进行分析、研讨,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时,通过将“故事”和“数学”作为两条并进的线索,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创设数学活动。

如《蜘蛛和糖果店》这个绘本讲述了一个糖果店来了一只蜘蛛,女店主暴跳如雷,抓起扫把赶它走开,我们店里不能有蜘蛛,马上收拾行李走人。

蜘蛛求情让它留下,说它知道客人们要选些什么糖。

蜘蛛利用观察、比较、归类、统计、概率等数学内容,猜对了所有客人所需要的糖果,其间不仅让孩子们尝试“一周糖果销售记录”,还可以让孩子尝试“一周糖果销售统计”帮助店主统计糖果进货清单,丰富孩子们日常生活经验。

我们借故事载体创设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参与过程中轻松的掌握统计方法;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数的问题,生活化的将数学经验再次还原到幼儿的生活中。

二、数学活动精彩的教育价值能在绘本中挖掘资源
优秀的儿童绘本有着无穷的魅力,仔细阅读并加以联想,就能发现绘本中蕴藏着众多可借鉴的教学资源。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化的呈现”,是儿童自身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借由绘本可以进入自身的内心世界。

它的生动趣味满足了幼儿好奇的天性,为幼儿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因此,近几年来我们常常会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公开场合看到许多成功的数学绘本教学案例,并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一直在尝试着进行数学绘本教学。

记得一次我代表单位参加片区的教学研讨展示活动,当时选择的就是绘本数学《一寸虫》,在研讨中我们考虑如何将绘本富有创意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之中,这是关键。

数学活动《一寸虫》将绘本和数学有机联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如琢如磨,勇于探索
《一寸虫》整个故事生动有趣、跌宕起伏。

那么是否全部内容都采用呢该怎样取舍呢这是我们当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剖析绘本后发现,这本书的数学点就是利用绘本中的一寸虫进行测量,想每页都讲,加上孩子的操作,时间不允许,因此,在选择绘本时,我们对绘本进行了剖析、研究,根据设定的幼儿园教学目标、重难点来取舍相应的画面,最后保留故事的开头,中间“知更鸟”的测量方
法,“苍鹭”、“巨嘴鸟”及“蜂鸟”的图片和故事的结尾总共8页左右,整个画面人物简洁、主题鲜明,既突出主要数学元素画面,同时保证绘本故事的完整性。

很明显,经过教师认真取舍后的学习过程中,小朋友们的细心品质、观察能力等都会得到相应地提高。

2、重构组合,悉心处理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直观的感受故事情节,我们选择PPT作为活动的辅助教学,并对PPT做了精心的处理。

尤其是在画面的定格上,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意图,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PPT产生互动。

我们PPT画面进行定格:比如说一寸虫在测量知更鸟尾巴的时候,每量一寸都进行定格,让孩子更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使幼儿在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感性经验。

3、直观感受,情景收放
孩子们有了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后,究竟在什么时候进行个人操作活动呢以何种方式进行操作呢我们采用放大情节的设计方法将师幼共同探讨和幼儿直观感受有机融合。

我们设计的情景有:在一寸虫顺利测量出知更鸟尾巴有多长时,知更鸟开心的飞走了,一寸虫也躲过了不被吃掉的灾难,可是就在这时来了更多的朋友要求一寸虫帮忙测量自己最钟爱的地方有多长,于是孩子们就开始帮忙测量了……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测量的乐趣、感知测量方法。

在操作活动中我们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兴趣的投入是平时活动中前所未有的。

正在孩子们意犹未尽之时,难题来了,夜莺要求一寸虫测量自己钟爱的歌声有多长,孩子们的情绪再一次被激发,可是歌声也能量吗一寸虫能够运用机智逃过这一劫吗最后一寸虫运用了自己数学家的脑子顺利的脱离了危险。

孩子们都在为一寸虫的机智勇敢而感叹不已。

可见,有机地选取情景中的某一点并将之扩展,能使教学和情景融为一体。

绘本的奥秘,博大精深;绘本的特色,美轮美奂;绘本的历史,推陈出新;绘本的魅力,独特无穷;绘本的阅读,乐在其中;绘本的教学,精彩纷呈。

总之,绘本是美丽的,展示着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及艺术追求。

虽然简单,却堪称“完美”。

美丽的绘本为幼儿打开了一扇窗,为教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让师生共同携起手来,在绘本的花园中尽情享受它的乐趣、谱写它的缤纷而精彩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
2、《幼儿园数学教育》张慧和张俊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张俊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我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模式》徐苗朗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