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选煤工艺设计与管理》复习思考 第一章 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1. 选煤厂的分类方法和依据是什么?说明各种类型厂的特点,并举例。(P5) (1)根据原煤的性质和产品用途不同,可分为 : ①炼焦煤选煤厂——主要产品为炼焦用煤, 入选下限到0; ②动力煤选煤厂——主要产品为动力用煤, 入选下限一般不到0; ③炼焦煤和动力煤兼选厂——两用; ④筛选厂——只控制粒度。 (2)根据选煤厂的位置和原煤来源,选煤厂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
2. 厂型和类型的区别何在?厂型如何划分?(P5) (1)选煤厂类型根据选煤厂处理原煤性质和用途以及其所处于采矿、冶炼、化工等工业场地地理位置(即选煤厂建厂地点)和原煤的来源划分;选煤厂厂型根据选煤厂处理能力的大小划分。、 (2)选煤厂厂型的划分 厂 型 年设计能力,Mt/a 大 型 1.2,1.5,1.8,2.4,3.0,4.0,5.0,6.0 及以上 中 型 0.45,0.6,0.9 小 型 <0.3
3.不同煤种的合适用途是什么?不同用户对煤炭质量有哪些要求?(课件) (1)不同煤种的合适用途: 煤种 主要用途
无烟煤 除了发电外,无烟煤主要作为气化原料用于合成氨、民用燃料及型煤的生产等;一些低灰低硫高可磨指数的无烟煤也用于高炉喷吹的原料 贫煤 贫煤主要用于发电和电站锅炉燃料,还可与高挥发分煤配合使用 贫瘦煤 可单独用来炼焦,也可用来配煤,还可用于发电、电站锅炉和民用燃料等方面 瘦煤 除了那部分高灰高硫的瘦煤,瘦煤经常与其他煤种混合炼焦 焦煤 焦煤是国内主要用于配煤炼焦的煤种 肥煤 主要用于炼焦(一些高灰高硫的肥煤用来发电)。 1/3焦煤 1/3焦煤由于其产量高而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 气肥煤 它适用于焦化作用制作城市燃气,也可用于配煤炼焦以增加化学产品的产率 气煤 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 1/2中黏煤 主要作为气化或动力用煤 弱黏煤 一般适用于气化及动力燃料 不黏煤 主要用于发电、气化和民用燃料等 长焰煤 主要用于发电、电站锅炉燃料等 褐煤 主要用于发电和气化
(2)不同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
类型 位置 原煤来源 福利设施 举例 矿井型选煤厂 矿井工业广场上 本矿井 不同矿区原煤 柴里选煤厂 群矿型选煤厂 矿井工业广场上 本矿井与相邻矿井 不同矿区原煤 布尔台选煤厂 矿区型选煤厂 矿区内独立建厂 本矿区几个矿井 独立 临涣选煤厂 中心型选煤厂 独立建厂 不同矿区原煤 独立 上海庙选煤厂 用户型选煤厂 某用户工业广场上 不同矿区原煤 与所属企业共用 电力企业 2 / 13
①炼焦用煤的质量要求: 煤种 1/2中粘煤、气煤 、气肥煤、1/3焦煤、肥煤 、焦煤 、瘦煤 、贫瘦煤;
灰分 配煤灰分<=9.75%,单煤种灰分视煤种稀缺程度确定,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等稀缺煤种,灰分可高些,最大不超过12.5%,气煤等蕴藏量丰富的灰分要尽量低; 硫分 配煤硫分<0.66%,单煤最大1%; 水分 一般规定炼焦配煤的全水分 应在8%以下; 磷 尽量低; 粘结性 强,粘结指数G>65; 结焦性 好; 挥发分 22-25%; 胶质层 Y=17-25mm。
②发电用煤的质量要求: 发热量 燃煤的发热量应在5500kcal/kg左右,多在4500~5500kcal/kg左右; 挥发分 应在10%以上;
灰熔融性 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大于1350℃为最好,灰熔融性流动温度(FT)小于1200℃为最好; 硫分 燃煤的硫分以低于1%为最好;
可磨性 哈氏可磨性指数(HGI)越高越好,对烟煤来说,其HGI值以大于50较好,至少也应在45以上; 灰分 一般不宜太高,根据发热量定; 全水分 不超过15%为宜,且以不超过10%最好; 粒度 <13mm(或<25mm)的末煤或粉煤(<6mm)最好,煤中可见矸石含量越低越好;
③高炉喷吹用煤的质量要求: 煤种 喷吹煤最好的是无烟煤,其次是贫、瘦煤 粒度 煤粉,+100网目含量不超过10%,-200网目含量不超过30% 灰分 一般应低于12%,最高不应高于17% 硫分 应低于0.7%,最高不应超过1.1% 水分 应低于8%,最高不应高于12%
其它指标 灰熔点、反应性应尽量高,流动性好,固定碳含量和哈氏可磨性指数应高些,无爆炸性或弱爆炸性
④气化用煤的质量要求: 煤种 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1/3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 粒度 块煤为宜; 灰分 不大于24.00%; 硫分 小于2.00%; 热稳定性 较高; 抗碎强度 应大于60%。
⑤液化用煤的质量要求: 煤种 褐煤、长焰煤、气煤、气肥煤; Vdaf/% >37%; Ad/% <25%; C/H <16%; 3 / 13
C/% 60~85%; S/% >1.0%; Rmax0/% 0.3~1.7% 惰质组含量/% <10
4.采用什么措施保护稀缺煤种?(网络资源) (1)稀缺煤种是指在我国实际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中赋存较少, 同时又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煤炭品种。如炼焦煤、优质无烟煤等。 (2)保护措施: ①制定合理的资源回采率标准 ②制定合理的稀缺煤种价格政策 ③建立起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稀缺煤种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第二章 基本建设程序 1.基本建设程序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件) 项目阶段 序号 基本建设程序
项目立项阶段 1 项目建议 2 可行性研究 3 厂址选择 4 设计计划任务书审批
设计阶段 5 初步设计 6 施工图设计
施工阶段 7 施工准备、设备订货 8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
竣工验收阶段 9 生产准备 10 试车竣工验收
2.选煤厂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2) (1)总论:慨述选煤厂位置、行政隶属关系、任务的来源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在技术经济总分析方面说明资源可靠性、特点及煤质特征,选煤厂类型、厂型及选煤方法,用户及选煤产品方案的分析,铁路、供电、用水、占地等外部协作配套条件情况,主要技术方案和经济分析; (2)厂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3)煤质特征及其可选性; (4)厂型及厂址; (5)煤的用途; (6)选煤工艺; (7)总平面布置和地面运输; (8)给排水; (9)电器; (10)采暖、通风和除尘,浮选药剂库,干燥设备选型,干燥设备的投资成本; (11)建筑物及其结构; (12)环境保护; (13)项目实施计划; (14)经济评价。
第三章 工艺流程设计 1.煤质资料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课件) (1)煤质资料的可靠性;(2)煤样;(3)采样规程;(4)试验精确性;(5)试验误差。 2. 煤质资料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39) (1)原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①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工业分析指用指定的方法测定煤炭分析基下的水分、灰分、挥发份和固定碳。元素分析指煤中C、H、N、O等元素的分析,硫的含量测定属于元素分析的范畴; 4 / 13
②煤的物理性质:主要指煤的密度,煤和矸石的泥化性、安息角和摩擦角等; ③煤的化学性质:指煤的氧化、风化、自燃氢化等性质; (2)筛分浮沉资料分析: ①煤的筛分特性:+50mm粒级情况、各粒级含量分析、各粒级质量分析、煤质较好的情况下,动力煤选场-13mm粒级可不入选,筛选厂直接使用筛分资料得出各种产品的理论产率和质量指标; ②煤的浮沉资料分析:各粒度级含量和灰分分析、原煤浮沉资料是绘制可选性曲线,求出理论分选指标的依据、原煤含硫量低时,不必进行硫份测定和硫的分布分析; (3)煤的其他资料分析:指煤泥筛分试验、煤泥浮沉试验以及煤泥浮选试验。 3.+50mm级筛分资料可能为流程制定提供哪些信息? (1)夹矸煤含量和结构特征:选择入选粒度上限的参考因素; (2)矸石含量:评定原煤的含矸量等级,含矸量标准:(占全样%)<1:低矸;1~5:中矸;>5高矸;含矸量低煤质好的动力煤可考虑手选后直接作为商品煤出售;动力煤含矸量高时,应考虑机械选矸;分选炼焦煤时,对于+50mm粒级,一般设置检查性手选拣矸。含矸量高时,也应考虑机械选矸方法; (3)含硫量及存在形式:决定硫的处理方法。 4.如何判断矸石的泥化程度?如何判断原煤的可选性? (1)煤和矸石的泥化是指矸石或煤浸水后碎散成细泥的现象。泥化程度试验按MT/T109-1996《煤和矸石的泥化试验方法》进行。(P41) (2)煤的可选性表示按要求的质量指标从原煤中分选出精煤产品的难易程度。在选煤方法一定的情况下,影响煤的可选性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密度组成(煤炭固有特性)和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外在因素)。浮沉试验结果(密度组成)就是可选性的全部信息。从密度组成来看,低密度级含量(产率)多,中间密度级含量少,表明可选性好,反之,可选性差。对精煤产品的质量要求是影响和决定可选性难易程度的一个重要的人为因素,它反映了对煤炭加工的要求。通常,同一原煤,要求的精煤灰分越低,对应的分选密度越低,可选性越差,反之,可选性较好。在给定精煤灰分的情况下,根据可选性曲线和理论分选密度,可选性等级采用“分选密度δ±0.1含量法”进行评定。(P44) 5.常用选煤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课件) 设备 (方法) 适用煤质 入选上下限/mm 分选效率 特 点 跳汰选 易选,中等可选 50(100)-0 >90% 成熟,流程简单,处理粒度宽 块煤重介 难选,极难选 300-13(6) >95% 分选精度高,操作调整简单
重介旋流器 难选,极难选 50(40)-0 >95% 分选精度高,操作简单,无动力,磨损大,介耗较大 浮选 煤泥 - 0.5 处理-0.5mm级的有效方法 动筛跳汰 300-50(25) >90% 广泛用于块煤排矸 摇床 粗煤泥,高硫煤 6(13)-0.074 >80% 本低,精度高,处理量小 水介旋流器 粗煤泥,易选 13-0 简单,无动力,生产费用低 空气重介 各煤种 50-6 同湿法 节水
自生介质滚筒 易选煤及中等可选 100-6 >90% 投资少, 系统简单 复合式干选 易选,动力煤 50-0 70-80% 节水、排矸简单 TBS 煤泥 2-0.15 Ep=0.094 分选密度可控可调;分选效率较高 螺旋分选机 粉煤,煤泥 2-0.074 >80% 投资少,无动力 6.说明方案比较的方法和步骤。 (P56) 技术经济比较一般分为技术比较和经济比较两部分。 (1)技术比较:根据原煤可选性, 对不同选煤方法可能达到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 选出可行选煤方法。技术比较步骤如下: ①列出可能方法, 画出原则流程; ②对可能方法进行产品预测; ③计算数量效率; ④选择技术上合理的方案保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