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教学内容分类比较

中美教学内容分类比较

中美教学内容分类比较
一、美国的教学内容分类
加涅:按学习结果分类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1.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使个体应用符号或概念与他们的环境相互作用,也就是人们应用符号办事的能力。

例如,低年级的读、写、算的学习,就是智慧技能的早期形式。

学习智慧技能,意味着学习“如何完成”某种智慧行为,它是一种“怎么样”的知识,一般说来,被称为“程序性知识”。

个体在学校中所习得的智慧技能是非常多的,但可以根据其心理过程的不同复杂程度进行分类。

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可以分为五个亚类: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

辨别是能区分不同的刺激,对不同的刺激进行不同的反应。

形成概念是在一系列事物中找出共同属性并给同类事物赋予同一名称,有对事物分类的能力,概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反映具体事物的概念是具体概念,反映对象各种属性及关系的概念是定义性概念。

规则揭示了两个或更多概念之间的关系,掌握规则指能够运用规则进行操作,作出正确的反应。

高级规则是组合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规则,是更复杂的规则。

每一个层次都有各自的特性,即都有不同的外在行为表现、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可以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高级规则来进行问题解决。

2.认知策略
如果说,智慧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那么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

认知策略是一种支配个体自身的学习、记忆和思维行动的技能。

它可以包括识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等。

认知策略的把握对于学生学会如何思维、如何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它是一种特别的非常重要的技能,学习者可以选择认知策略作为解决新异问题的模式。

3.动作技能
在加涅看来,技能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智慧技能,即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另一类是认知策略,即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第三类为动作技能,即身体和肌肉协调的能力。

动作技能可分解为构成整个操作的“部分技能”,学会将已习得的部分技能综合起来,对整体动作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动作技能的学习最好是通过重复练习来完成。

4.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是一种我们能够“陈述”的知识,它是“知道什么”或“陈述性知识”。

言语信息由于在数量和组织上有所不同,可分为三种学习情境:学习名称、学习事实和学习有组织的信息。

掌握言语信息的外部条件要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同时,信息的重复听和读对学习也是必要的。

5.态度
加涅将人类在“情感领域”习得的性能称为态度,它是影响个体
对人、对物、对事的行为的复杂的内部状态。

既然是内部状态,所以,它不是行为本身,而是从对个体行为的观察中推论出来的。

由此,可根据个体的行为选择来测量态度。

同时,在态度学习和改变中,仅凭言语说教是不起作用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就是呈现榜样。

二、中国教学内容分类
当代对各级学校的教学内容不断改革,力求使它在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前提下,既适合儿童、少年和青年身心发展的阶段又符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中国现在把规定教学内容的文件称做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它们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

新课改下的教学内容分类:
新课改中对学习内容的分类分为了四类:
1.事实性知识。

事实性知识是学习者在掌握某一学科或解决问题时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具体包括术语知识和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两个方面。

术语知识是指具体的言语和非言语知识与符号,也是人们在沟通交流时必须用到的知识。

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是指事件、地点、人物、日期、信息源等知识。

这些信息往往可以从一个更大的情境中分离出来。

2.概念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是指一个整体结构中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表明某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如何加以组织的,如何发生内在联系的,如何体现出系统一致方式的等等。

3.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如何做事的知识,做事可以是形成一个简单易行的常规联系,也可以是解答一个新颖别致的问题。

具体包
括具体学科技能和算法的知识,具体学科技巧和方面的知识确定何时运用程序知识的三个方面
(1).具体学科技能和算法的知识一般来说,这时指步骤规定或者灵活,但结构基本规定(即一种答案)的知识。

像整数运算的方法就是一种算法的知识。

要特别指出,运用程序性知识的结果常常是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

(2).具体学科技巧和方法的知识。

具体技能与算法的知识通常是结果固定的,而具体学科技巧与方法的知识,其结果却是开放的。

这类知识主要反映了这一领域的专家是如何思考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关注其结果。

(3).确定何时运用适当程序的知识,这类知识同以往的经验以及自己同他人的比较之期望有关。

专家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要知道如何去做、做什么,同时也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运用程序。

他们依据准则来帮助自己合理决策。

这就是说,专家的知识是“条件化”的。

4.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具体包括策略知识,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自我认知三个方面。

(1).策略知识。

这是有关一般学习、思考和问题解决策略的知识,涉及不同的学科。

具体策略可以分为复诵、组织和精细加工。

(2).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

不同的认知任务要求不同的认知方式,也要求不同的认知策略。

(3).自我知识。

这包括了解自己认知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也包括了解自己什么时候不知道什么以及采用什么样的一般策略去发现必
要的信息。

三、中美教学内容的分类比较
中国的特点:把陈述性知识分为了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更加详细,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构成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知识”,即关于特定学科对象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既包括由特定学科的技能、算法和技术构成的“技能”,也包括决定何时应用适当方法的规则或解题技巧。

元认知知识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知识”概念有很大的差别,既包括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策略、也包括支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价值判断。

美国的特点是强调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对学习的分类中将技能分为了三大块分别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认知技能)。

中国强调对知识的积累,虽然目前中国的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盛行以讲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