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黄瓜发布时间:2008-12-29 14:22摘要:水果黄瓜植株全雌性,节节有瓜,瓜长12―15厘米,无刺,直径约3厘米,风味浓,口感好,清香脆甜,颜色深绿,光滑均匀,美观好看。
种植水果黄瓜经济效益为普通黄瓜的3倍,极具推广价值。
水果黄瓜以保持地栽培为主,适于秋冬加温温室,冬春温室及春大棚种植,植株具有一水果黄瓜植株全雌性,节节有瓜,瓜长12―15厘米,无刺,直径约3厘米,风味浓,口感好,清香脆甜,颜色深绿,光滑均匀,美观好看。
种植水果黄瓜经济效益为普通黄瓜的3倍,极具推广价值。
水果黄瓜以保持地栽培为主,适于秋冬加温温室,冬春温室及春大棚种植,植株具有一节多瓜特性,可作为特种蔬菜供应元旦、春节及五一。
生长势旺,坐果能力强,耐霜霉、白粉、枯萎病,丰产潜力很大,亩产量可达8000公斤以上,每年可种植2―3茬。
栽培要点如下:1、培育壮苗水果黄瓜种子既有进口品种,亦有国产品种,但价格都比较昂贵,育苗时宜采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
苗床可采用马粪酿热床或电热温床。
苗期对温度要求较严,发芽适温控制在24―26℃,出苗后,白天保持23-25℃,夜15―18℃。
苗床营养土用腐熟马粪、炉灰等配制,达到既疏松又肥沃的要求。
2、整地与定植水果黄瓜丰产性高,叶片较大,结瓜期早,但根系较浅,吸肥能力弱,因而在定植前需精细耕作整地,对种植蔬菜的大棚地块最好进行土壤改良。
具体办法是将棚内24-30厘米耕层的土壤加入20%腐熟畜粪和30%的沙或炉灰渣等,拌匀并按50公斤/亩硫酸钾复合肥施入耕作层,达到土壤疏松肥沃,浇水不板,利于根系生长的土壤环境。
栽培株行距35厘米x70厘米,定植后立即浇稳苗水。
3、田间管理①温度管理:定植后可采用多层覆盖及加温等措施,保持棚内较高温湿度,利于缓苗。
白天保持32-35℃,夜间17℃,一周缓苗后降温,白天保持30℃左右,夜间16-18℃。
②水分管理:定植5―7日后,缓过苗时浇一次水,浇水时要看天气情况,一般晴天浇水,时间在上午6-8时较好(中午过热浇冷水对根系有害,下午或傍晚浇水,容易造成棚内湿度大、土温低而导致发病)。
阴雨天严禁浇水。
③光照及通风:水果黄瓜耐弱光性较强,在弱光情况下都能获得较高产量,夏季高温、强光,应加盖遮阳网。
在棚室管理上,应通过通风换气来调节棚内温度及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防止过湿引发病害。
④施肥:结合浇水进行施肥,盛瓜期采取隔水一肥、“少吃多餐”原则进行,结瓜中后期在根部吸肥力弱时,需结合同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施肥,防止植株早衰。
4、采收水果黄瓜生长迅速,从播种到商品瓜采摘约45天左右,一般根部不留瓜,把幼瓜及时摘除,以利植株生长,因为秧长得越壮,瓜的生长速度赶快,不会影响采收上市时间。
前期商品瓜亦应提早采收,以提高前期产量。
水果黄瓜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11-12-31水果黄瓜又称迷你黄瓜,属特菜品种,外形美观,颜色深绿,光滑均匀,清香脆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种植水果黄瓜的经济效益为普通黄瓜的2-3倍,极具推广价值。
水果黄瓜以保护地栽培为主,适于秋冬温室、大棚,春季大棚种植。
我市以春季大棚、延秋后大棚、日光温室栽培较为适宜,作为特种蔬菜供应宾馆、超市,满足收入较高人群的消费需求。
一、品种简介1、京乐168:从出苗到采收50-55天,植株全雌性,一节多瓜,长势强,节间短,分枝多,抗逆性强,高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抗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
果实表现深绿色,光滑无刺,瓜长13-15cm,直径2.5-3cm,单瓜重50-70g,肉厚、腔小,商品性好,产量高,是理想的水果型黄瓜,亩产3000-4000kg。
2、京乐2号:从出苗至采收45-50天,全雌性,高抗霜霉病,白粉病,抗枯萎病,适合大棚温室栽培。
单瓜重60-70g,瓜长13-15cm,粗2.5-3cm,瓜色深绿,光滑,品质近似168。
3、吉瑞:全雌性,果长15-18cm,瓜条亮绿,无刺,顺直,外面品质较好,但畸形瓜多。
上海迈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供种。
二、栽培要点1、培育壮苗。
春季采用大中棚内建电热温床或酿热温床营养钵育苗,2月上中旬播种,精量播种,种子消毒,催芽。
苗床管理同常规大中棚栽培。
秋延后栽培采用营养钵遮荫防雨(薄膜+遮阳网)育苗,种子不催芽,定植前15-20天播种,大中棚8月20天左右,日光温室栽培9月上旬播种。
苗床注意防治霜霉病。
2、整地施肥增施有机肥,保证水果黄瓜具有优良品质,每667㎡施腐熟有机肥4000kg,翻耕前均匀撒施,整厢时按1.2m包沟开厢作畦,畦中央开沟条施50kg优质复合肥。
春季覆盖地膜,争取早成活、早结果、早上市。
秋延后覆盖黑色地膜,降温保湿。
3、适时定植春季大中棚栽培,3月中下旬抢冷尾暖头定植,行株距60×33cm,亩栽3000株左右;秋季大棚、日光温室栽培选阴天或早晚定植,行株距60×30cm。
4、田间管理(1)温度:春季定植采用大棚套小拱棚保温防冻,控制棚温28-30℃,促进生长,争取早结果、早上市。
秋季早期盖遮阳网,晴天盖、阴天揭,中后期覆盖农膜保温防寒。
(2)水分:春季早期(3月底前)少浇水,防止水分过多,土温上升慢,中后期勤浇水,土壤见干见湿。
秋季定植后缓苗期复水一次,利于成活,前期气温高,蒸发量大,浇水宜勤,后期控制浇水,加强通风,防止棚内湿度过大引发病害。
(3)光照:水果黄瓜耐弱光性较强,夏秋季高温强光,应加盖遮阳网,及时吊蔓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打老叶,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产量。
(4)施肥:结合浇水进行施肥,盛瓜期采用隔水一肥,“少吃多餐”的原则进行追肥,中后期根部吸肥力弱,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5)病虫害防治:秋季病虫害较春季严重,常发生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立枯病、蚜虫、瓜绢螟等。
春季常发生霜霉病、病毒病、蚜虫等。
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杜邦克露1500倍液、甲霜锰锌500倍液等,5-7天一次,2-3次后更换药剂防治。
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喷可杀得2000倍液防治;立枯病常在苗期发生,及时喷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瓜绢螟喷农地乐2000倍液防治、阿维菌素防治;病毒病重点防治蚜虫。
5、采收水果黄瓜生长迅速,应及时采收上市,采收过迟瓜条粗大,品质较差。
一般根部不留或少留瓜,以种植株生长,多结瓜。
水果黄瓜【来源:厦门华泰五谷种苗有限公司】【时间:2012-8-22 11:06:00】概述:水果黄瓜作为一种新兴品种,因其小巧的外形、清脆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日益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市场的扩大也渐渐吸引农户的目光,成为取代普通黄瓜的一大选择。
本文就水果黄瓜的性状、技术、品种、市场给予参考。
一、水果黄瓜黄瓜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学分类属于葫芦科黄瓜属,为一年生攀援性草本植物,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水果黄瓜为黄瓜的变种,又称迷你黄瓜,最早由荷兰、德国等国家的科研人员研究培育出。
水果黄瓜瓜长12-15cm,直径约为3cm,一般表皮无刺,口味甘甜,风味浓,口感好,颜色深绿,光滑均匀,美观好看,主要用来生食。
水果黄瓜含丰富的丙醇二酸、黄瓜酶等活性物质和大量的维生素E,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的改变,人们开始注重食品的保健功能、水果黄瓜也因这些特点而迅速成为市场上较为畅销的蔬菜水果兼用产品。
水果黄瓜植株属于雌性系,每个节间都有瓜,这是它与普通黄瓜的不同之处。
此外,它生长势旺,耐霜霉、白粉、枯萎病,丰产潜力很大,从播种到商品瓜采摘约50天左右,坐果能力强,丰产潜力很大,每公顷产量可达120 000公斤以上,每年可种植2—3茬,适宜秋冬加温温室及春大棚种植。
而对于农户而言,产量虽比一般的大黄瓜少一些,但其产值较高,据搜集信息得知,其经济效益基本上是普通黄瓜的2、3倍。
二、栽培技术水果黄瓜一年四季均可以种植,地址选择因素由于温室技术的发展基本也可以在全国绝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但大多的选择阶段是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和12月开始播种。
种植技术与普通黄瓜差不多,需要注意的更多是具体的细节方面。
2.1苗床准备采用塑料拱棚内设铁架网高0?6m、宽1?2m、长6m作为苗床的基础,上面放育苗盘加营养土育苗,大育苗盘54孔(孔径13cm),小育苗盘104孔(孔径6cm),大田667m2植1800~2000株,所需育苗盘大38个、小20个左右。
营养土配置为鸡粪加0?5% ~1%磷粉一起沤制腐熟加园土(非瓜类蔬菜田土),捣细后过筛,有机肥与园土比例为5∶5或6∶4。
苗床消毒:在播前平整床面,然后在床面上撒一层药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粉剂(按1∶1混合)8~10g和15~30kg细土混匀,播种时1/3药土铺在种子下, 2/3盖在种子上。
营养盘内每孔播1粒种子,播后覆盖基质或床土1cm厚。
2.2.播种育苗播种前种子采用52~55℃温水不断搅拌10~15min,药剂消毒用10%的磷酸三钠浸泡20~30min播种当天杯内浇透水,水渗后每杯播入1粒种子。
每667m2大田需预播2000~2200粒。
播种后覆土1cm,床面覆盖地膜。
出土前苗床气温白天20~28℃,夜间12~18℃,适宜地温18~20℃,空气湿度70% ~80%。
春季育苗应注意保温,秋季育苗应注意降温保湿。
当幼苗出土时,揭去床面地膜。
苗齐后,在苗床内撒0?3cm厚半干的细土。
黄瓜苗的根系喜湿怕涝,苗床过湿容易导致徒长和病害的发生,因此肥水不宜过多。
幼苗的长势如果较差,可用有机叶面肥济农600~800倍+0?1%磷肥+0?1%硫酸钾肥喷施。
在幼苗二叶一心时,可喷一遍51%增瓜灵颗粒剂1000倍液,以促进雌花分化,增加产量。
2.3整地施基肥水果型黄瓜结瓜量大,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
宜选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的壤土。
定植前15~20d每亩用腐熟有机肥2500公斤(熟鸡粪加生物菌和水一起搅拌,搅拌均匀后,用塑料薄膜,发酵15d后,才可以使用),并同时加入过磷酸钙30公斤、饼肥200公斤、草木灰50公斤。
深翻混匀,耙平起畦,做20~30厘米高的畦,铺上地膜。
若条件允许,最好能安装滴灌设施。
2.4栽植选晴天上午进去栽培,每畦栽两行,行株距60cm×40cm,穴内浇水,水渗后将幼苗植入穴内,用土压实。
适宜的密度为667m2植1800株左右,3d后覆盖地膜,保持土壤湿润,抑制杂草生长。
2.5温度管理定植后1周内应适当闭棚。
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8℃~20℃,不超过35℃不放风,以促进缓苗。
缓苗后可适当放风以降低温度。
一般白天保持在22℃~25℃,夜间16℃~18℃即可。
进入盛果期后,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30℃,夜间15℃~17℃。
肥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