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白痢的检测及综合净化措施

鸡白痢的检测及综合净化措施

。舅届 言投兽差 2016(02):117—118 鸡白痢的捡潮墨综含净化括施 李瑞香,张亚娟,薛九利,付小伟,骆 萍 ( 胃南市临渭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渭南714000) 

中图分类号:¥858.312.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l004—7034(2016)02—0117—02 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 引起各种年龄阶段鸡均可发生的传染病 ,主要侵 害1O一2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较高,常导致大批死 亡,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可长期带毒和排毒。随着 规模化养鸡的快速发展,鸡白痢的发病率呈上升趋 势,且容易与大肠杆菌、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并发或 继发,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L2]。王红 宁 报道,部分规模鸡场鸡白痢抗体阳性率高达 13.5%。张丹俊等-4 报道,管理粗放和规模的不断扩 大是近年来鸡白痢抗体阳性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尚未有有效疫苗来预防该病,通过检测淘汰阳性鸡, 并结合综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控制该病的流 行。笔者对渭南市临渭区的部分规模鸡场进行了鸡 白痢调查,对检测呈阳性的鸡进行淘汰,同时结合生 物安全措施,有效控制和净化了鸡白痢沙门氏菌,现 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及时问 试验于2012年11月份在渭南市临渭区部分鸡 场进行。 1.2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检测技术 根据种鸡饲养条件、日龄和血清抗体的消长规 律,结合临渭区鸡白痢现状,选用平板凝集试验检测 鸡白痢。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快、可在现场进 行的特点,容易为基层兽医作者采用,在生产实践中 应用最广。 1.2.1操作步骤取一长方形有标记洁净玻璃板, 将抗原充分振荡后用微量移液器吸取30 鸡白痢 抗原滴在玻璃板标记的区域内,然后用注射器针头挑 破被检鸡翅膀内侧的静脉血管(注意1个针头1只 鸡),用微量移液器吸取30 L流出的血液,与抗原 充分混合,涂展成直径为1.5~2.0 em的圆形混合 液,摇晃玻板,置室温(20℃)下或在酒精灯上微加 温,2 min内判定结果。 1.2.2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判定标准阳性反 

收稿日期:2015—03—11;修回日期:2015—10—26 作者简介:李瑞香(1973一 ),女,兽医师,博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为动物疫病防控,lirueixiang555@163.corn. 

应(+):出现明显的颗粒或块状凝集即阳性反应;阴 性反应(一):不出现凝集或呈均匀一致的微细颗粒 或边缘由于干涸形成细絮状物;疑似反应(±):不易 判定阳性或阴性者。 2结果与分析 2.1 临渭区不同性别鸡的鸡白痢检测结果 10 000份血样中,公鸡3 730份,阳性488份,阳 性率为13.1%;母鸡6 270份,阳性802份,阳性率为 12.8%,公鸡的阳性率比母鸡高O.3个百分点,结果 见表1。由结果可知,公鸡的阳性率比母鸡的还高, 所以在生产实践中种公鸡的鸡白痢病也不容忽视,需 要引起高度重视。 

表1临渭区不同性别鸡的鸡白痢检测结果 

2.2不同品种种鸡场鸡白痢的检测结果 对青腿麻鸡、土杂鸡及种鸡场不同品种鸡进行鸡 白痢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显示青腿麻鸡、土杂鸡及 种鸡场鸡白痢的感染率分别为11.9%、l3.7%和 12.8%,感染率最高的是土鸡,结果见表2。通过调 查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土鸡场存在从农户中收集种 蛋进行孵化,没有严格筛选和消毒,从而造成鸡白痢 在种群中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 

表2不同品种种鸡场鸡白痢的检测结果 

3 鸡白痢净化方案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3.1 临渭区鸡白痢净化方案 鸡白痢净化是在对种鸡场鸡白痢污染情况凝集 检测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对120~ 210日龄内的种鸡进行全群净化检测,检出的阳性鸡 ll7· №.02.2016 Heih)ei蚰

terg

land eterm ar y Me dic

i 

file o V - 

淘汰或者作为商品鸡,阴性鸡留做种用,切断垂直传 播途径。科学、严格的检测程序是实现净化的重要保 障,通过检测淘汰阳性鸡只是鸡白痢净化工作的核 心。根据白痢杆菌陪陛鸡血清抗体消长规律,结合临 渭区养殖现状制订鸡白痢净化方案。该方案包括三 方面的内容:机构组成、净化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 鸡群产蛋率达10%时进行普检,如果鸡群阳性 率超标,则需要在35周龄时进行第2次普检,2次检 测间隔时间不少于30 d,直到连续2次检测结果达标 为止。如果首次检测时阳性率低于以上标准,以后每 月公鸡进行普检,母鸡3个月抽检1次即可,每次抽 检5%~10%,若超标时就普检。后备种鸡在70 Ft 龄后进行检测,2次检测间隔不少于30 d,直到连续 2次检测结果达标为止。每次检出的阳性鸡必须立 即淘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环境、笼具等饲养工具 进行彻底消毒。净化后鸡群每年抽检1—2次,每次 抽检1%,超过标准应重新净化。 3.2生物安全防控技术 鸡白痢传播途径复杂,饲养管理不善、鸡群密度 过大、通风不良、营养不全面、环境卫生恶劣、舍内过 冷或过热,潮湿以及其他病原体感染等都会加剧鸡白 痢的发生。因此,需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鸡群 尽量做到全进全出,加强饲养管理,进一步巩固净化 成果,有效切断鸡白痢的传播途径 。 1)隔离防控措施。隔离是阻断病原通过各种途 径侵入鸡群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分为横向隔离和纵向 隔离。横向隔离主要阻断养殖场与外界其他养殖场 之间或同一养殖场不同防疫区之间的水平传播;纵向 隔离主要指同一防疫区内不同批次鸡群之间的隔离 措施。 2)种雏、种蛋、种鸡引种的控制措施。引种出售 雏鸡的控制。人孵种蛋应来自无白痢鸡群,若因生产 需要引进,则应对引进的种鸡进行单独隔离观察 30 d,然后经检测呈阴性后方可进入本场饲养。进场 饲养后还应做好定期检测工作。收集的种蛋尽早消 毒人库,严格遵循孵化场的操作流程:收集种蛋一种 蛋消毒 种蛋分级一进入孵化室 落盘一出雏一出 售,严禁逆向操作。 3)消毒措施。加强种蛋的消毒工作,入孵前应 做好种蛋、孵化厅、孵化器及孵化用工具的消毒工作。 种蛋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0 min,然后置于冷库保 存,1周内入孵且人孵前用0.1%新洁尔灭溶液浸蛋 5 min,晾干后入孵化机。孵化室是疫病传播的源头, 注意防止交叉感染,采用规范的顺序进行消毒,不可 逆向进行,蛋库 消毒室一孵化室-+出雏室 鉴别注 苗室一售雏室一办公室。 人员、车辆必须经过消毒方可进场,消毒液每3 d 更换1次;蛋盘和转运种蛋的车辆用具必须经消毒池 118· 浸泡,专人负责消毒,使用1次消毒1次,不允许未经 消毒的蛋盘、笼具等进入鸡舍。 种鸡场要加强环境治理,每天及时清扫鸡舍,保 持舍内外清洁、卫生,做好空鸡舍的消毒工作,鸡舍鸡 只出售完应立即将鸡舍内所有的异物、污物清理干 净,堆放到指定区域进行发酵处理,同时对舍顶、墙 壁、地面、笼具、水线、料线等设备清理干净,然后进行 消毒,使用2%一3%氢氧化钠溶液消毒,次日用清水 冲洗干净,然后再用0.3%过氧乙酸进行消毒,次Et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3日后密闭鸡舍,使用高锰酸钾 甲醛熏蒸,72 h后开窗通风。 鸡舍的Et常消毒采用带鸡消毒,使用百毒杀喷雾 消毒,每周2次,防疫前后3 d停止消毒。 4)重视饲料质量的控制和饮水的卫生。饲料和 饮水是养鸡的物质基础,保证饲料、饮水的安全、卫 生,无沙门菌污染;定期对饲料、饮水进行质量检测, 严防霉变,达到饲料和饮用水标准。 3。3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鸡群饲养密度大、舍内湿度过大、饲养环境卫生 差、通风不良和饲料营养不全面等因素均可引起鸡白 痢的发生和流行。在育雏期间,保证鸡舍温度、湿度、 通风和光照的科学、合理。产蛋鸡的饲养管理重点做 好输精环节控制工作,特别是输精器械,如输精管、集 精杯、纱布等都要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3.4雏鸡群竞争性排斥技术应用 雏鸡群竞争性排斥技术是以检测阳性鸡隔离淘 汰为基础,后代仔鸡1日龄采用微生态饮水,或者中 草药结合微生态饮水的方法,以生物竞争排斥的理论 对雏鸡沙门氏菌起到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预防雏鸡白 痢的目的。雏鸡群竞争I生排斥技术不仅对净化后的种 鸡后代能起到预防效果,而且对未曾净化的种鸡后代 也能起到显著效果 。J。 以上技术的实施,解决了临渭区鸡白痢高发、生 产性能下降、养殖环境污染等问题,在鸡白痢净化程 序、鸡白痢净化方案实施及鸡白痢考核验收等方面有 定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春丽,姜北宇,曹峰子,等.肉鸡鸡白痢沙门菌的分离鉴定 [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12):153—156. [2] 张璞,任芳.鸡白痢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 学,2011,32(11):120—121. [3]王红宁.蛋鸡沙门氏菌病净化研究[J].中国家禽,2012,34(1): 37. [4] 张丹俊,沈学怀,赵瑞宏,等.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 鸡群生产性能差异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40 (5):695—700. [5] 崔治中.我国鸡群中禽白血病流行现状和对策[J].中国家禽, 2009,31(13):1—3. [6]郭积燕.微生物检验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0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