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制造系统的建模方法概述(ppt 65张)
制造系统的建模方法概述(ppt 65张)
制造系统结构描述模型
系统分析模型 系统设计实施模型
系统运行管理模型
3.1 制造系统建模概述
制造系统中需要用模型加以描述的对象包括
1)产品 2)资源
3)信息
4)组织和决策 5)企业过程 制造系统的任何建模方法或模型都是针对上述一个或
几个方面为重点,包罗万象的模型是不存在的。
3.2.3 广义模型化方法
1 系统建模和原则
3)主次性 大系统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素众多的系统,是多变量、多输出、多输
入、多参数、多指标、多干扰的系统。 在大系统模型化中,要根据系统分析与综合的实际需 要和可能条件,在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把握主要 因素,略去次要因素,以便建立适用的模型。所建立 的模型即要有足够的精确性,反映实际系统特性,又 不过分复杂,便于进行系统分析与综合。
3.2.3 广义模型化方法
1 系统建模和原则
4)时空性 为判断模型的类型,需要对实际系统的时空特性进行
3.2 广义模型化方法
根据大系统理论,制造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大系统,
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复杂、因素众多等大 系统共性。 利用大系统理论实现制造系统运行状态好、效益高、 稳定、可靠、优化、协调、是制造系统面临的重要课 题。 大系统模型化方面,现有理论继承了控制理论和运筹 学中的模型化方法,主要采用数学模型
3.2.1 广义模型化方法的提出
2,不确知性问题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存在局限性,因而对事物
不能确切的了解
由于大系统的复杂性,系统的所有方面难以为人们完
全确知,因此难以建立适用的、完整的、确定的系统 模型
3.2.1 广义模型化方法的提出
3,主动性问题
大系统往往是一个人机集成的系统,在大系统分析和
3 关系模型 RM
运用“图论”方法(Graph Theory)和逻辑学所建立
的各种关系模型 例如:赋值的有向图、无向图、树图、网络图、逻辑 式等
3.2.2 广义模型的概念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任务的需求和环境条件的可
能,灵活的UN用上述三种模型。在知识模型、数学模 型、关系模型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 集成,建立使用与实际大系统的广义模型
3.2.1 广义模型化方法的提出
仅仅依靠数学模型难以描述复杂的大系统
1,不确定性问题 2,不确知性问题
3,主动性问题
4,适用性问题
3.2.1 广义模型化方法的提出
1,不确定性问题
A 模糊性 –由于人的思维、语言、行为方面的模糊性
所导致的不确定性。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模糊的,主观上是不确定的,从 而造成思维、语言、行为方面的模糊性 B 随机性-关于某种事件发生与否、存在与否的不确定 性 在随机事件中,事件本身的概念内涵是确定的,但何 时发生,发生与否都是不确定的
以便利用知识进行定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求解有关问 题
3.2.2 广义模型的概念
2 数学模型 MM
运用控制理论、系统辨识或运筹学及其他数学的方法
和技术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如状态方程、传递函数、微分方程等 主要用于定量的描述事物的有关动态过程与静态特性, 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数值计算
3.2.2 广义模型的概念
大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的划分,以便明确模型化 的对象及其范畴,并尽量简化建模问题
3.2.3 广义模型化方法
1 系统建模和原则
2)因果性 因果关系分析是建立“关系模型”“知识模型”“数
学模型”的基础。 系统的输出(环境对系统的作用)、输出(系统对环 境的作用);控制着的输出、输入;被控制对象的输 入输出;大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中 的正反馈或负反馈作用等,都要根据因果关系来确定 或判别。
从广义模型的概念可知,广义模型可以全面的(定性、
定量、静态、动态)描述实际系统的结构、参数、功 能和特性
3.2.3 广义模型化方法
1 系统建模原则
2 建模基本方法 3 建模基本步骤
3.2.3 广义模型化方法
1 系统建模和原则
1)分离性 将系统和环境分离,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分离,考虑
综合方面都要考虑人的因素。但由于人具有主动性, 灵活性和智能性,很难建立模型,因此很难用简单的 传递函数模型来描述
3.2.1 广义模型化方法的提出
4,适用性问题
所谓适用性,一方面是要求数学模型具有足够的精确
性,用于描述真实系统的结构、参数、功能、特性。 另一方面是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和相应的求解方法,对 真实系统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综合 模型的精确性与方法的有效性之间往往是矛盾的。 如果模型精确复杂,就缺乏有效的分析与综合方法, 反之如果方法有效,就要求简化模型,那么模型就不 能精确的描述真实系统。
制造系统工程
第三章 制造系统的建模方法
3.1 制造系统建模概述
定义:
运用适当的建模方法将制造系统抽象的表达出来, 通
过研究系统的结构和特性,对制造系统进行分析、综 合及优化 用模型化的方法研究制造系统的目的: 1 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系统,以支持对系统的分析和综 合 2 支持新系统的设计或支持现有系统的重构 3支持对系统运行的监测和控制
3.2.2 广义模型的概念
广义模型化的方法被提出并受到广泛的重视
广义模型是一种由知识模型、数学模型、关系模型相
互结合的集成模型,这种模型充分考虑到大系统的不 确定性、不确知性、主动性和适用性问题。
3.2.2 广义模型的概念
1 知识模型 KM
运用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的方法和技术 如知识表达方法、知识获取技术所建立的知识模型 主要用于表达人们关于事物的定性知识和经验知识,
3.1 制造系统建模概述
分类: 按生产模式分: 连续性制造系统(如化工系统) 离散型制造系统(如机械制造系统) 按按形式分: 全局系统结构模型 局部系统结构模型(如FMS模型) 产品结构模型 生产计划调度模型
3.1 制造系统建模概述
分类: 按方法分: 数学解析模型(如状态空间模型) 图示概念模型(如FMS模型) 图示-解析混合模型(如Petri网模型) 按功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