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法治浙江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法治浙江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法治浙江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浙江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强调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这一决策完全与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相契合。在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始终是主旋律。但如何发展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法国的政治学家孟戴斯. 佛朗斯在1953年曾说过:“治理国家在于选择”。(转引自季卫东:《从审批到审计:法治政府在行动》,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8175)他的继任者埃德加.富尔对此还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补充,他说:“真理的选择不在于选择理想,而在于选择手段;只有选择了槽糕的手段才是唯一不符合理想的选择”。同上。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择发展不能说是一种真正的选择,因为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而如何发展才是需要我们作出选择的。因此,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这一命题中,“科学”才是我们需要特别认真对待的。“八八战略”其实主要就是一种手段的选择,它规划了浙江省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实现现代化的途径、手段和方法。这些途径、手段和方法充分反映了浙江追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因而体现了发展的科学性。 “八八战略”所涉及的环境建设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硬环境建设。浙江省委确定的“五大百亿”工程,包括百亿基础设施建设、百亿信息化建设、百亿科教文卫体建设、百亿生态环境建设、百亿帮扶致富建设,主要涉及到的就是硬的环境建设。二是软环境建设,主要涉及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其中,法治建设对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更具有基本的意义,因为法治建设不但是信用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的保证,而且也是全面推进和落实“八八战略”的制度基础。建设“法治浙江”,创造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要实现统筹城乡、区域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不可能的。所以,“八八战略”把包括法治建设在内的环境建设作为整体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委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确立的治国基本方略,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作为继往开来的党的十六大更是重笔勾画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宏伟蓝图,成为历次党代会中对法制建设着笔最重、强调最多的一次,充分表明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法治国家的高度重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所谓法治,其本意是指通过法律的治理,即通过一套合意而形成的规则的治理,其核心在于法律对权力和权利的界定、对权力的控制和对权利的保障。科学发展观是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关于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总体思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离不开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和指引。如果不能转化为一套规则、一套制度,再科学的发展观也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法治是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制度基础。 党中央战略决策的实现,离不开地方各级党委的贯彻落实。浙江省委提出的加强法治建设是法治国家在浙江区域范围内的具体体现和全面落实。浙江省要在法治国家的宏观架构下,通过地方的法治建设,使地方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纳入法制的轨道,使法治成为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制度基础。 这些年在浙江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浙江省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许多指标均名列全国前列。尤其是新一届浙江省委,依照中央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围绕加快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了进一步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决策和部署,这为浙江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我们应该看到,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需要观念、机制、体制和制度的创新,也离不开法制的推进、引导和保障。浙江范围内的法治建设既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落实“八八战略”的基本方法。通过地方立法可以对“八八战略”进行分解、规范,并以此引导人们的行为选择符合“八八战略”的要求;通过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程序的展开,可以有效地贯彻落实“八八战略”提出的各项举措。我们应该有太多的教训明白这一点:任何方针、政策,如果不能把法治作为制度基础,最终很难会有预期的结果。

二、浙江省法治建设的成就及存在的薄弱环节 浙江省委对浙江的法治建设是比较重视的。浙江省委第十一届五次全会作出的《关于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对“推进依法治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加强经济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和司法改革、加强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等方面作了部署;“八八战略”更是把包括法治建设之内的为环境建设作为整个战略的重要内容。最近,浙江省委又提出要建设“法治浙江”战略决策。这一系列推进法治建设的决策和举措,使我省的法治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已形成一定的法治环境优势。

(一)地方立法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首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立法方法,增强了地方立法的民主性。在坚持和

改进诸如立法听证制度、重要法规草案登报公开征求意见、下基层进行立法调研等“开门立法”举措的同时,在如何进一步畅通和拓宽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渠道,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知情权和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等方面,采取了若干尝试。一是向社会公开征求立法建议项目,以求让人民群众能全面参与到立法工作中来,确保从立法规划的确定到法规草案的起草、审议和修改的整个过程都采取开放的姿态,最大限度地实现立法过程中专门立法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二是为了充分运用网络这一现代传媒工具为立法工作服务,浙江省率先在全国开通了首家“地方立法网”,对一些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法规草案,在地方立法网上进行公布,广泛征求意见。三是建立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容许公民可以自愿申请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这既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一项具体措施,更是浙江省在立法民主化、公开化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其次,坚持立、改、废相结合,努力使地方立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针对浙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近几年对往年的法规进行了广泛的清理,对不适应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需要的地方性法规,及时按法定程序进行修改或者废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制定一批新的法规以适应入世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浙江省两级政府也紧紧围绕浙江省委提出的建设信用浙江、绿色浙江、数字浙江以及创建生态省的重大部署,在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社会保障和促进行政体制等方面,制定了大量的政府规章,在保障浙江省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推进依法行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地方性法规的解释、加强地方立法规划的科学性等方面,也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二)突出司法公正,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稳步推进,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的

任务越来越艰巨。这几年,浙江省司法机关也采取各种措施,突出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稳步推进司法工作。 一是法院系统围绕司法公正,积极推进法院改革。主要包括:在建立科学的案件审理流程管理制度;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强化庭审功能;推进法院机构改革,强化审判组织职责;开展法律文书改革,增强法院裁判的公信力;深化执行改革,完善执行运行新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二是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有力推进了司法公正。包括:积极查处职务犯罪,确保司法公正;积极构筑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为司法公正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努力营造正当运用司法权的制度环境。 三是为了保证司法公正、司法为民,浙江省委通过其政法委员会加强了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如设立执法监督机构,出台执法监督规范,开展专项检查整治等。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司法机关工作条例》,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司法监督工作,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如注重依法加强个案监督工作,督促法院开展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工作,建立向人大代表反馈案件处理情况和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案件纠正情况的案件专报制度等。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浙江省自1985年4月就开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10多年来,在浙

江省委的领导下,各个地方和部门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下,整体推进打、防、管、建、教、改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符合浙江实际的综治之路,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飞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近几年,在浙江省委的领导下,全省各地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 一是推进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法制化进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亦然。浙江省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规范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使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2002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学习推广“枫桥经验”为抓手,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开展基层安全文明创建系列活动为载体,先后在农村、城市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海岛渔区、铁路沿线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形成了一批先进典型,获得了巨大成功。 三是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随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推进和落实,尤其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强力推进“平安浙江”的部署以来,浙江省的刑事发案出现稳中有降的良好势头,人民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受到沉重打击;治安混乱地区和行业的突出治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这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为浙江省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