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复合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增韧PVC的研究

新型复合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增韧PVC的研究

第41卷第4期2013年4月塑料工业CHINAPIASTICSINDUSTRY

新型复合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增韧PVC的研究董源,杨景辉+,马新胜(华东理工大学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237)

摘要:采用乳液聚合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PBA)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胶乳,并将其与纳米碳酸钙浆料t昆合制备一种新型复合改性剂。重点分析了此方法对纳米碳酸钙的改性效果,研究了复合改性剂增韧PVC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此法改性的纳米碳酸钙表面亲水一亲油改变,复合改性剂对PVC有较好的增韧效果。关键词:聚氯乙烯;增韧;纳米碳酸钙;聚丙烯酸酯

DOI:10.3969/j.issn.1005—5770.2013.04.009中图分类号:TQ314.24+6;TQ3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770(2013)04—0033—04

PreparationofANovelCompositeModifierandItsTougheningEffecton

PVC

DONGYuan,YANGJing’hui,MAXin—sheng

(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reofUltrafinePowder,East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Shanghai200237,China)

Abstract:AcryliclatexwithPBAasthecoreandthePMMAastheshellwassynthesizedthroughemulsionpolymerization.Thelatexwasthenmixedwithnano‘calciumcarbonateserumtoobtainanovel

compositemodifier.Analysisoftheeffectofthismdificationmethodonnano’CaCO3wasstudiedaswellastheeffectofthecompositemodifierontougheningPVC.Theresultsshowedthat:thepropertyofmodifiednano—CaCO3changedfromhydrophiliconetolipophilicone,thecompositemodifiershowedgoodtoughening

effectonPVC.

Keywords:PVC;Toughening;Nano。CaCO3;Polyacrylate

聚氯乙烯(PVC)由于其优良的耐腐蚀、阻燃、绝缘等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脆性较大,抗冲击性能不佳,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改性剂增韧改性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其中刚性粒子增韧PVC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l一。纳米碳酸钙作为常见的填料具有较小的粒径、较高的活性,填充PVC可以获得较好的补强增韧效果[2-3]。但是,纳米碳酸钙表面亲水疏油,与基体的相容性差,很难与PVC基体产生结合力,容易产生界面缺陷,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因而在应用纳米碳酸钙增韧PVC时对其表面改性,使其发生亲水一亲油转变,提高纳米碳酸钙与PVC基体的相容性是研究的重点M。o。本文在研究了聚丙烯酸酯乳液同纳米碳酸钙水相复合得到的新型改性剂对PVC的增韧效果,并考察了不同粒径的乳液改性纳米碳酸钙对最终增韧PVC的影响。

1实验部分1.1实验试剂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CP级,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过硫酸钾(KPS):CP级,江苏永华精细化化学品有限公司;二乙烯基苯(DVB)、去离子水:自制;纳米碳酸钙:粒径20—200nm,上海华明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聚氯乙烯:SG一5,天津渤海化工有限公司;复合铅稳定剂:LF’s,江苏联盟化学有限公司;ACR一201:EX-01,沂源瑞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半精炼石蜡:山东莘县飞翔油脂有限公司。1.2实验方法1.2.1核壳乳液的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乳液分三步合成:1)种子乳液的合成,将一定量的SDBS与水加人反应釜中,搅拌

}联系人jhyang@eeust.edu.ca作者简介:董源,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claudedong@163.con

万方数据・34・塑料工业30min,再将30gBA单体和0.3gDVB加入其中,预乳化一段时间。75℃时加入适量的KPS溶液引发反应,待乳液出现蓝光现象后,继续反应2h,冷却出料,备用。2)核层的合成,核层聚合工艺配方如表1所示,按配方将PBA种子乳液、水加人反应釜中,待温度达到75℃时滴加配制好的BA预乳液,滴加结束后再保温2h,冷却出料,得到PBA乳液。3)壳层的合成,控制BA、MMA质量比为6:4,量取适量的PBA种子乳液按照上述工艺,依照表中配方合成壳层。得到PBA/PMMA核壳结构乳液。表1聚合工艺配方Tab1Recipeforthepreparationoflatex1.2.2复合改性剂的合成取1000g纳米碳酸钙浆液(固含量10%),加人夹套反应釜中,搅拌,同循环水加热至80℃。称量0.5g硬质酸钠,用热水溶解后加入釜中,反应1h。将合成好的乳液加人釜中,控制乳液干重与纳米碳酸钙质量比为l:10。保温反应1h后抽滤,干燥粉碎,得到复合改性剂。1.2.3PVC样条制备将复合改性剂与PVC及其他助剂按表2中的配比在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后开炼模压成型。将得到的板材按照相应国标的要求制样。表2PVC性能测试实验基础配方Tab2BasicexperimentalformulationofPVCPVCACR-20l复合铅稳定剂硬脂酸1801石蜡轻质碳酸钙10034.51O.8101.3性能表征与测试粒度分析:采用美国MalvernInstruments公司Mastersizer2000粒度分析仪对乳液进行粒度分析。将

乳液加入到样品池,以He‘Ne激光器(632.8nm),附466am固体蓝光光源,全自动湿法进样器进行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取少量样品配成一定量乙醇悬浮溶液,经超声波振荡4~5min后,取少量滴在铜网上,待液体被吸干后,反复2~3次滴加制得样品,红外灯下放置干燥。在透射电子显微镜(JEM一1400,日本JEOL公司)上观察粒子形貌。接触角测定:将实验在压制成片状,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水滴在其上的接触角。冲击性能按GB/T1843—

2008测试。2结果与讨论2.1复合改性剂的表征2.1.1复合改性剂的红外光谱分析图l是复合改性剂的红外光谱谱图。1734.7

cm叫和1164.2

cm。1处出现了酯基的特征峰,

2960.2cm“和2874.1cm。1为甲基的吸收峰,

2923.6cm…是亚甲基的吸收峰。说明了改性的纳米碳酸钙上存在酯类聚合物。

4000300020∞l咖,∞波tBr/m-‘

图1复合改性剂的红外光谱FiglIRspectrumofcompositemodifier,2.1.2复合改性剂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a一未改性纳米碳酸钙b一复合改性剂图2纳米碳酸钙和复合改性剂的透射电镜照片Fig2SEM

mierographs

ofnano—calciumcarbonateand

compositemodifier

图2是未改性纳米碳酸钙与复合改性剂的透射电镜照片。所用的纳米碳酸钙粒径大约在50~100nm。

万方数据第4l卷第4期董源,等:新型复合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增韧PVC的研究从图中可以看出,未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呈立方晶型,棱角分明。改性后的复合改性剂更接近球形。这是由于加入的乳液在纳米碳酸钙表面包裹成膜,使纳米碳酸钙形貌发生改变。2.1.3复合改性剂的接触角分析通过分析纳米碳酸钙改性前后的接触角,可以得知其表面亲水性、亲油性的变化。表3中列出了纳米碳酸钙和复合改性剂与水的接触角。从中可以看出:水在纳米碳酸钙表面很容易铺展开,接触角较小;而在改性后接触角增大,说明复合改性剂的疏水性增加。也就是说改性使得纳米碳酸钙实现了亲水一亲油转变。表3纳米碳酸钙和复合改性剂的接触角变化Tab3Contactangleofllano—calciumcarbonateandcompositemodifiPr与水接触角/(。)纳米碳酸钙复合改性剂18762.2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2.2.1复合改性剂用量对PVC冲击性能的影响复合改性剂及未改性纳米碳酸钙添加量对PVC冲击性能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见,复合改性剂相比于未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对PVC增韧效果更加明显。随着复合改性剂添加量的提高,PVC缺口冲击强度先增加,在复合改性剂含量为15phr时,达到最大值16.03kJ/m2,比纯PVC(4.06kJ/m2)提高了将近3倍,而随着复合改性剂含量进一步提高,冲击强度呈下降趋势。分析原因:经改性的纳米碳酸钙,表面包裹有聚丙烯酸酯。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纳米碳酸钙粒子的表面能,其在基体中更易分散均匀,有利于应力的传递和分散;另一方面,通过包裹聚丙烯酸酯,实现了碳酸钙的亲水一亲油转变,有效改善了PVC基体与纳米碳酸钙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界面粘结力。当复合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以有效地将应力均匀分散到基体中;到应力足够大时,材料中的无机纳米粒子作为应力集中体,诱发基体产生塑性形变,产生大量的微裂纹和塑性变形,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因此复合改性剂体现出较好的增韧效果。随着复合改性剂添加量的增加,过量的纳米粒子将形成少量团聚,导致冲击强度开始下降。未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在添加量较少(5~10phr)时可以体现一定的增韧效果;随着添加量提高到15phr以上,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下降,当添加量达到25%,其缺口冲击强度甚至低于纯PVC材料。证明未改性纳米碳酸钙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效果不佳,团聚的碳酸钙相当于缺陷存在于基体中,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下降。

图3改性剂用量对PVC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Fig3InfluenceofmodifiercontentonnotchedimpactstrengthofPVC

2.2.2乳液粒径对复合改性剂增韧效果的影响通过改变乳液聚合的工艺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图4)。将不同粒径的乳液用于改性纳米碳酸钙可以得到不同的复合改性剂,考察不同复合改性剂对PVC的增韧效果。

100200300400500600粒子粒径,皿

图4乳液的粒径Fig4Paniclesizeofdifferentlatex

表4乳液粒径对PVC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Tab4EffectofpaniclesizeonnotchedimpactstrengthofPV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