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零售业发展的趋势与现状分析

零售业发展的趋势与现状分析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市场营销作业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信管1401 韩斌 2015年11月10日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一、我国百货零售业发展的现状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 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 行业。从行业的生产要素来看,零售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 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随着零售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行业生 产要素逐渐由典型的劳动密集向典型的资金密集转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 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1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 期,GDP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2001年的8.3%加快到2006年的 11.1%。至2006年底,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门店数达 123690个, 增长17%。其中,超级市场 23233个,增长22.8%;专业店77220个, 增长15.2%。2006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零售额为 10499亿元,增 长 2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共完成销售总额 2020.3 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2.44%,其中完成零售额1729.8亿元,同比增长23.91%。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零售业的发

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7年1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 243.1亿 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0.3%。2007年11月份百家企业食品类实 现零售额27.1亿元,同比增长 30.4%,其中粮食类、食用油类 和肉类实现零售额分别为 1.5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同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比分别增长 39.61%、85.05%和48.06%。2007年11月份百 家大型企业实现服装类销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 25.31%。其中防寒服和皮革服装销售最为可观, 增速均超 过了服装总量的增速。 2007年11月份家用电器类完成销售

额 11.5亿元,比上月减少5.8亿元,同比增长30.7%;化妆品销售看好,实现9.3亿元,同比增长24.81%。

(一)业态层次不齐 ,差距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前 ,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 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 ,其市场份额达 60%以上。对外开放 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 ,大型 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 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 ,成为中国零售 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 了国外零售业 150年的商业历程 ,西方发达国家历经 8次零 售革命形成的 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 ,但是各种 新型业态同时出现 ,没有时间阶段性 ,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 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二)整体规模偏小 ,各项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 , 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 ,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 ,只在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 ,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 , 导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根据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 ,2007年连锁零售企业平均利润率仅 为0.85%,连锁超市百强的净利润率为 1.22%,而国外连锁超 市平均利润率为 2.22%。过高的运营成本归因于两个方面 , 外部是因为我国物流费用偏高 ,占GDP比重的16.7%,而发达 国家仅为这个数字的一半 ;内部因素则缘于销售成本和治 理成本偏高 ,国内这方面的成本平均达 30%,而沃尔玛则为 16%。商品周转速度慢、 采购配送水平低造成高库存和断货 共存等问题。外商的这种规模化优势和低价销售策略大大 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使国内零售企业市场份额不断缩小 ,直 接影响国内零售企业市场地位。 (三)治理水平与国际零售业的差距较大 1、我国商业企业的治理还主要依靠传统治理方式和方 法。零售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 ,普遍不能适应企业的 发展,而且缺乏高级治理人才 ,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原始创 新。 2、在营销方面 ,主要还是依靠购物折价 ,礼物赠予等促 销方式。而不是以树立品牌、服务、信誉以及企业整体形 象等系统的营销战略为主导。缺乏市场细分 ,在商品组合、 服务标准、价格、促销和店面布置等方面 ,采用标准化治理 不足。 3、尤其突出的是没有高科技的支持 ,主要是信息化程 度低。企业治理没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国外的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商业企业以治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 系统为核心 ,形成了以网络为辅助的自动化治理 ,这与传统 的零售业运作方式截然不同。 4、我国零售业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不很明确。市场定位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且关系到整个行业结构、规模结

构与空间结构。我国零售业企业由于定位不明确 ,导致对目 标顾客的需求状况难以准确把握 ,也难以确认真正的行业 竞争对手,因此难以占领巨大的市场份额 ,从而难以形成具 有自己企业特色的竞争优势。 (四)对流通业乃至经济运行方式都产生了影响 1、国内零售市场容量迅速扩大,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 2000年的8300亿元增加到 2007年的45842亿元,这意味着中 国的零售市场规模每 4年左右就要翻一番, 中国已成为亚太 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 2、连锁经营方式成功导入,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 店、仓储式商场等新的业态形式层出不穷,近几年连锁经 营在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很快,并受到消费 者和经营者的普遍认同。 2007年底,全国各种形式的连锁 公司已达5000多家,经营网点 100000多家,连锁企业实现 销售逐年提高, 2006年增长52%。2006年上海、北京连锁企 业实现的销售额占当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 30%和18%。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3、新的经营理念、 营销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被 零售业率先采用, 并向整个流通业传播, POS系统、电子订 货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引发了国内以 流通社会化、现代化和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为主要内容的 流通革命。 4、零售业作为流通的最终通道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

和主导化趋势日益明显,2006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已连续三年超过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国内市

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经济增长由原来的投资驱动、生产导向逐渐转向消费驱动和市场导向,流通

产业对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作用增强。从发展角度看,中国零售业的变革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伴随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活跃人口 (即人均年收入 800美元以上居 民 )数量的增加,国内零售业今后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变化的节奏会进一步加快,内涵也会更加丰富。

二、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在零售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表现为: (1)企业规模偏小 从零售结构整体来看,中国的零售结构以小规模的商 店居多,特别是个体商店的比重高达92%,每个个体商店的平均从业人员只有1.75人。即使是大型零售企业,其组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织规模仍然偏小。 2006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平均规模为 94人,而同期国内外资企业的平均规模超过了 220人。将中 国的零售企业上海华联与沃尔玛相比,其经营规模、盈利 能力等方面都与之有相当的差距。从连锁经营看,以连锁 经营发展最快的美国来说,其连锁经营已占全国零售额的 8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重仅为 25%左右。这种零售企业的 小规模经营,严重阻碍了零售业规模经营优势的发挥。 ( 2)出现快速膨胀式扩张 中国零售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快速膨胀式扩张, 主要表现为在扩张布点的同时,轻视了单个店铺和单位面 积经营的效益增长。 比较家乐福和联华近几年的扩张业绩, 可以看出:家乐福销售额 2005年至2000年年均增速高达 77%,新店开张速度仅为年均 24%,每店销售收入年均增 速高达28%左右;联华在 2005年至2006年期间,销售收入 增长尽管也高达年均 69%,但其开店的平均速度却高达 89%,这也意味着每家新店平均销售额年均减少 10%以上。 这表明在一个总的高速增长市场环境中,单店收入潜在的 同步增长效应似乎已经完全被新开店潜在的平均收入下降 抵消了。在对外开放条件下,这样的盲目扩张将制约零售 企业的成长。经济效益欠佳。 在中国零售业市场规模快速膨胀的同时,零售企业的 经济效益并没有保持同步增长。从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盈 WORD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利情况来看, 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达到谷底,全行业净亏 损0.3亿元,2005年利润总额有所回升, 达到54.3亿元,但 企业的盈利仍没有恢复到 90年代中期以前的水平。纵观企 业的盈利水平,差距更为明显。 2005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 的销售利润率仅为 0.84%,尚低于2006年0.9%的水平,而企 业效益较好的 2005年则为2.25%。效益欠佳的问题成为制约 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 3)区域差距扩大 受政策、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 综合影响,目前,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区域差距仍在扩大。 2005年,东部地区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为 17481.6亿元, 比 2006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率为11.3%,占全国的比重为61.8%,比重比1995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 7487.6亿元,比2006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率为 10.6%,占 全国的比重为 26.5%,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为 3329.1亿元,比2005年增长79.3%,年均增长率 为 8.7%,占全国的比重为11.8%,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1.7 个百分点。 从不同经济地带零售企业的效益情况看, 2005年东部 地区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50亿元,占全国限额 以上零售企业的 92.1%,比重比 2005年上升了13.6个百分 点;而中部地区则为净亏损;西部地区实现利润总额 4.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