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廉洁守正重在知行合一(同名41932)

廉洁守正重在知行合一(同名41932)

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在追求胜利的道路上总是充满荆棘。分析
贪污腐败份子的堕变轨迹,对保持廉洁性的影响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
观因素。
(一)心态失衡、道德失范是造成腐败的主观因素。
影响党员干部保持廉洁性的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为心态失衡和道
德失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物质经
济条件的改善,一些干部产生了攀比心理、补偿心理、交易心理。随
着心态的失衡,放松了共产党员应当保持的警惕性,丧失了作为党员
的先进性,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潭无法自拔。作为公职人员,开始利用
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职权,为自己谋取物质生活上的享受。而一些干部
职工缺乏自身修养,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丧失了正确的理
想、信仰和道德操守,片面追求低级趣味、生活糜烂、包养情妇、沉
迷赌博,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二)权力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的垄断性收益是造成腐败的客观因
素。
任何犯罪行为的实施,必然能给犯罪者带来一定的期望利益。这
种利益既可以是物资利益也可以是名誉、荣誉、尊严甚至某种情感的
满足等精神利益。腐败份子可用于满足自己利益的最好手段就是将自
己拥有的公共权力商品化以用于交换。公共权力的商品化是腐败问题
的根源所在。公共权力是国家赋予权力主体行使社会管理,资源分配
职能的职权依据。公共权力的存在使得权力主体在社会资源的分配过
程中居于优势地位,并且可以将这种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利益。在一定
程度上讲,谁拥有了权力谁就掌握了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所以,对
于权力资源的争夺形成了强烈的外部需求市场。然而,权力资源是一
种稀缺的社会资源,没有或者不存在与之相近的可替代产品。同时,
权力资源掌握在居于社会管理者地位的国家公职人员手中,其可提供
主体是有限和少量的。供求市场比例的严重失衡,导致了权力商品的
垄断市场的产生。垄断市场,在经济学上将其定义为供应或者需求某
种商品或劳务的相关市场中没有竞争或者实质上没有竞争的这样一
种市场状态。由于不存在竞争,垄断商品的价格便不是由正常的商品
价值规律来决定。其价格往往以几何倍数高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商品
价格。垄断商品的供应者所获得的是超额垄断利润。基于对公权力商
品的垄断性占有所能获得的预期利益就是这样一种垄断超额利润。结
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来看,我国的权力分配结构呈现高度集中化的特
征。有限的权力资源的高度集中化形成了更为广大的需求市场,大大
提高了权力商品的价格。同时也意味着“权力寻租”所能获得的期望
利益量大幅度的提升。另外,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体制
结构和制度安排都还很不完善,特别是权限结构的划分不明确。公权
力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虽不如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广泛和严密,但是
在社会各个领域,公共权力的非理性干预仍然过多、过宽。特别是我
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建设过程中,市场经济自身的竞争体制
还没有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公共权力对于市场资源的配置在很
大程度上仍然起着决定性作用。行政垄断,地区和行业保护等非理性
经济现象的背后都存在公权力过多干预的影子。历史的经验表明,权
力对于经济的非理性干预越多的领域其职务犯罪的发生率也就越高。
因为,这些领域的市场经济垄断的产生本身所依靠的就是权力的垄
断。权力商品的垄断价格相比于其他的领域,其出售价格也就更高,
所能获得的利益就更大。所以,笔者认为以贪污犯罪为代表的职务犯
罪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形成的权力商品垄断所能获
得的高额利润。巨额的利益诱惑是诱发腐败的客观因素。
三、推进改革,加强预防腐败的源头治理
(一)强化廉政教育,筑牢反腐拒变的思想防线
理想、信念、信仰是最高的价值追求,是统率人们灵魂的精神支
柱。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要保持党员干部的廉洁性,就要认
真搞好党纪政纪条规教育、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经常性党风教育。贯
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廉洁从政、
廉洁执法、廉洁司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
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牢固树立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二)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的职业荣誉感
国家工作人员作为国家权力是实施者,承担社会的管理职能,应
当培养社会对公务人员的认同感和尊重感。“人民公仆”这一概念,
不仅反映了群众对公务人员的定位,也是国家对于公务人员的要求。
社会对公务人员地位的尊重,同样会使得公务人员的个人荣辱感增
强,使得公务人员对自己所取得的社会地位更加看重。并且,中国社
会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高度成熟的伦理社会,人的“面子”观念在很大
程度上比经济利益更重要。所以,公务人员荣誉利益的满足在一定程
度上能够弥补本该经济待遇发挥的功效。例如,以英国的职务犯罪控
制模式为代表的道德教化型,就非常注重公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的培
养。
(三)规范权力配制运行轨迹
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很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
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
止。” 我国目前公共权力的权限结构配置不明甚至混乱。各个权力部
门的职权配置上相互交叉为一些人混水摸鱼提供了条件,使得“权力
寻租”空间过大。所以有效预防职务犯罪,关键就是要为公共权力设
置边界,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谨、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
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
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改革干部
人事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构建完备和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国
有资产管理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交易等制度,
实现权力运行透明化,让权力在规则内运行,消除权力寻租空间,消
除重点领域职务犯罪的制度盲点。在规范化的权力配制运行机制内,
实现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及权责界限的明确以消除制度的盲点。
(四)加大纪检监察力度,完善监督机制
在预防腐败的源头治理问题上,要充分重视和发挥纪检监察部门
的力量和作用,通过全面落实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
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
监督、询问和质询、罢免处理等党内监督10项制度,建立健全“及
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防止小错酿成大错”的监督机制。在监督
重点上,应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以决策和执
行为重点环节,以人、财、物管理为重点领域,通过科学配置权力,
健全权力运行程序,完善监督措施,逐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
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防止权力失
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综上所述,克服对保持廉洁守正的主客观因素影响,真正从源头
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无论是通过加强廉
政教育还是加强外部监督,其功效都归结于党员干部能否在工作中作
到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先导,没有知就无法执行,行是知的最终实践,
没有执行,知的意义和目的就无法实现。俗话说,“知易行难”,做到
廉洁守正的关键还在于各项纪律和法律规定能否得到坚决的执行。切
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