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工程研究方法

工业工程研究方法

1 / 17 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 导入:在各类工业工程的实践中,已形成了许多具有通用性、能较

好的体现工业工程思想及工作过程的基本方法,如系统工程中的霍尔三维结构、切克兰德方法论和5W1H、列举法、头脑风暴、情景分析、肯定式探询等创造性方法,以及多年实践所积累下来的应用工业工程所应遵从的一些原则。这些方法、技术和原则在现代工业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是各种工业工程专门技术的基础。下面我将具体介绍几种基本方法: 一、KJ法 概念:KJ法是将未知的问题、未曾接触过领域的问题的相关事

实、意见或设想之类的语言文字资料收集起来,并利用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作成归类合并图,以便从复杂的现象中整理出思路,抓住实质,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一种方法。 特点:在比较分类的基础上由综合求创新。在对卡片进行综合整理

时,既可由个人进行,也可以集体讨论。 X围: 1.常用于以下生产管理活动中: ①迅速掌握未知领域的实际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对于难以理出头绪的事情进行归纳整理,提出明确的方针和见解。 ③通过管理者和员工的一起讨论和研究,有效地贯彻和落实企业的方2 / 17

针政策。 ④成员间互相启发,相互了解,促进了为共同的目的的有效合作。 2.在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KJ法是寻找质量问题的重要工具: ①制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②制订发展新产品的方针、目标和计划。 ③用于产品市场和用户的质量调查。 ④促进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开展。 ⑤协调各部门的意见,共同推进全面质量管理。 ⑥调查协作厂的质量保证活动状况。 步骤: 1.确定对象(或用途)。KJ法适用于解决那种非解决不可,且又允许用一定时间去解决的问题。对于要求迅速解决、“急于求成”的问题,不宜用KJ法。 2.收集语言、文字资料。收集时,要尊重事实,找出原始思想(“活思想”、“思想火花”)。 注解:收集这种资料的方法有三种:

①直接观察法,即到现场去看、听、摸,吸取感性认识,从中得到某种启发,立即记下来。 ②面谈阅览法,即通过与有关人谈话、开会、访问,查阅文献、集体BS法(Brain Storming“头脑风暴”法)来收集资料。 3 / 17

③个人思考法(个人BS法),即通过个人自我回忆,总结经验来获得资料。通常,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对以上收集资料的方法进行适当选择。 3.把所有收集到的资料,包括“思想火花”,都写成卡片。 4.整理卡片。对于这些杂乱无章的卡片,不是按照已有的理论和分类方法来整理,而是把自己感到相似的归并在一起,逐步整理出新的思路来。 5.把同类的卡片集中起来,并写出分类卡片。 6.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上述资料片段,整理出思路,写出文出来。

二、防呆法(愚巧法) 概念:防呆法,日本的质量管理专家、著名的丰田生产体系创建人新

江滋生根据其长期从事现场质量改进的丰富经验,首创的概念,并将其发展成为用以获得零缺陷,最终免除质量检验的工具。 特点: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不需要注意

力;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错的构造──不需要经验与直觉;具有不管是谁或在何时工作都不会出差错的构造──不需要专门知识与高度的技能。 功用:1.积极:使任何的错误,绝不会发生。 4 / 17

2.消极: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 应用: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以及文书处理上

皆可应用到。 原则:使作业的动作轻松;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使作业不会有

危险;使作业不依赖感官。 步骤 :1、发现人为疏忽

2、设定目标,制定实施计书 3、调查人为疏的原因 4、提出防错法的改善案 5、实施改善 6、确认活动成果 7、维持管制状态

三、奥斯本检核表法: 导入:奥斯本的检核表法是针对某种特定要求制定的检核表,主要用

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奥斯本检核表法是指以该技法的发明者奥斯本命名、引导主体在创造过程中对照9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启迪思路、开拓思维想像的空间、促进人们产生新设想、新方案的方法。奥斯本检核表法是一种产生创意的方法。在众多的创造技法中,这种方法是一种效果比较理想的技法。由于它突出的效果,被誉为创造之母。人们运用这种方法,产生了很多杰出的创意,以及大量的发明创5 / 17

造。 9个大问题:有无其他用途、能否借用、能否改变、能否扩大、能否缩小、能否代用、能否重新调整、能否颠倒、能否组合。

步骤: (1)根据创新对象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2)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参照表中列出的问题,运用丰富想象力,强制性地一个个核对讨论,写出新设想。 (3)对新设想进行筛选,将最有价值和创新性的设想筛选出来。 注意事项: (1)要联系实际一条一条地进行核检,不要有遗漏。 (2)要多核检几遍,效果会更好,或许会更准确地选择出所需创新、发明的方面。 (3)在检核每项内容时,要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设想。进行检索思考时,可以将每大类问题作为一种单独的创新方法来运用。 (4)核检方式可根据需要,一人核检也可以,三至八人共同核检也可以。集体核检可以互相激励,产生头脑风暴,更有希望创新。

四、定量分析法: 6 / 17

导入:定量分析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是对社会现象的

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在企业管理上,定量分析法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数据来源,按照某种数理方式进行加工整理,得出企业信用结果。定量分析是投资分析师使用数学模块对公司可量化数据进行的分析,通过分析对公司经营给予评价并做出投资判断。定量分析的对象主要为财务报表,如资金平衡表、损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 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1、比率分析法。它是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2、趋势分析法。它对同一单位相关财务指标连续几年的数据作纵向对比,观察其成长性。通过趋势分析,分析者可以了解该企业在特定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 3、结构分析法。它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中各分项目在总体项目中的比重或组成的分析,考量各分项目在总体项目中的地位。 4、相互对比法。它通过经济指标的相互比较来揭示经济指标之间的数量差异,既可以是本期同上期的纵向比较,也可以是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还可以与标准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差距.进而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 5、数学模型法。在现代管理科学中,数学模型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经济预测和管理工作中,由于不能进行实验验证,通7 / 17

常都是通过数学模型来分析和预测经济决策所可能产生的结果的。

五、TOC法 导入:一般人经过经验的累积,遇到问题时通常会通过直觉来解决

问题,但往往只是针对问题的“结果”、“症状”,而不是问题根本的“原因”。因此花了许多时间、精力和成本,却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TOC告诉人们如何通过逻辑的程序,系统地指出问题的核心所在,再依此建构一个完整的方案,并消除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订出导入和行动的方案。

概念: TOC是Theory of Constraints的简称,中文译为“约束理论”。约束理论是关于企业应作哪些变化以及如何最好地实现这些变化的理论。具体一些,约束理论是这样一套管理原则──帮助企业找出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实施必要的改变来消除这些障碍。 TOC误区: 利用TOC我们是否就可以达到无限的产出? 不,所有的人利用直觉上就可以判断:现实中没有一个系统可以有无限的产出。回到前面所说的链的比喻,如果我们强化了一个最弱的一环,另外一个较弱的一环就会成为新的最弱的环。拿一8 / 17

家公司来说,它的约束会随时间而飘移。例如从制造到成品的分销,或是从生产到研发,或是营销业务可否接到更多客户的订单,在这供应链上的任何一环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最弱的环。有的约束是在工厂或公司内称之为“内部的约束“,有的是市场或外在环境的约束称之为“外部的约束”。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探讨:下一个约束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克服这个新的约束? TOC有一套思考的方法和持续改善的程序,称为五大核心步骤(Five Focusing Steps),这五大核心步骤是: 第一步,找出(Identify)系统中存在哪些约束。 第二步,最大限度利用(Exploit)瓶颈,即提高瓶颈利用率。 第三步,使企业的所有其他活动服从于第二步中提出的各种措施。 第四步,打破(Elevate)瓶颈,即设法把第一步中找出的瓶颈转移到别处,使它不再是企业的瓶颈。 第五步,重返(Repeat)第一步,别让惰性成了瓶颈,即持续改善。 这个五大核心步骤可以让人们有能力以逻辑和系统的方式回答任何想作持续改善时必会问的三个问题: 1. 要改进什么?(What to change?) 2. 要改进成什么?(To what to change?) 3. 怎样使改进得以实现?(How to cause the change?) 这三个问题可以应用到各式各样的题目上,包括生产、分销、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