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论文(3篇)

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论文(3篇)

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论文(3篇)第一篇: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讨摘要: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传统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通过实施项目教学、快乐课堂和融入企业标准等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快乐课堂;企业标准电子技术是中专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在所有专业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这门课学不好就可能会对PLC、单片机等接续课程带来更大的学习困难。

对于中专学生来讲,其基础比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这门课自身的特点:理论知识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

根据以往传统教学的经验,学生厌学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学效果不佳。

为此本人就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从以下几方面实行阐述。

一、大力推动项目教学为了更好的实行项目教学,电气专业教师编写了适合项目教学的电子技术校本教材,该教材的编写是在企业调研(如大机床、大橡塑、辽无二、奇瑞汽车、大连奥拓公司等)和毕业生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使教材更加符合“产教融合”的理念。

该校本教材的特点是以技能操作为主线,辐射电子技术主要知识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操作性强。

本门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是将知识点落实到各个项目中,学生通过完成每个项目,不但巩固了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将知识点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并且享受了遇到问题,集思广益,进而解决问题的乐趣,这也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这也符合温总理来我校后提出的“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中专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项目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实操水平的培养,进而达到与企业要求的对接。

例如“声控闪光灯”项目教学,师生共同复习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知识,做好教学铺垫,然后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并下发项目教学任务单,学生4-5人一组,对项目任务实行讨论,构思完成项目过程,然后根据电路图选择电器元件,在电路板上实行合理布局,再用导线连接电路,焊接电路,作品完成后实行检测并通电试验,遇到问题小组成员积极思考,讨论解决方法,如组内无法解决,再与教师讨论解决,直到最后完成作品。

全班同学完成项目后组间要实行经验分享,以致共同提升。

最后学生写出项目总结,尤其是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存有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通过实施项目教学,将本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充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另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感知更加明确,并且发挥了每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能够相互协助,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精神。

再者在教学过程中,较传统教学学生的参与感更强,积极性更高,成就感更高,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二、注重快乐高效课堂建设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的源动力,只有学生产生兴趣,他们才爱学、乐学。

第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辅以图片、实物、视频等直观教学方法,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简易化,使学生更容被吸引到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快乐的积极思考问题,达到学有所获得目的。

第二,学生对当前流行的事物很感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能够充分利用这个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时,引入环节教师可让学生分享小米公司的发展故事,在学生讨论的意犹未尽时,教师提出手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芯片都是由数字电路构成的,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更强,提升了教学效果。

第三,学生对网络信息技术非常感兴趣,比如上网、玩QQ、玩微信等。

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比如课前教师可将预习内容通过网络上传到QQ群、微信群,这样学生就可在业余时间在群里集体讨论,也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同学共享,大家都会有成就感,即使以往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也会不自觉的被吸引进来,进而达到学生共进的效果。

三、增强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对企业标准的融入中专生毕业后绝绝大多数都会进入企业工作,这就要求中职教育标准尽可能符合企业标准,暨中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虽然学生在中专阶段都有现场实习,顶岗实习的机会,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适时融入企业的标准,持续提升学生适合企业要求的综合素质。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与时俱进,将企业要求融入到实际教学中。

根据对大连多家企业调研结果看,电子技术课程在日常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诚信原则,诚信是多家企业要求中的基石,所以无论在项目教学,还是课堂教学中都要要求学生诚信第一,比如项目教学成果学生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课后作业不能抄袭等。

2.踏实稳定的作风,企业最希望的是员工踏实稳定,这有利于企业持续向前发展。

在项目教学中就有很多培养学生踏实稳定的机会,比如焊接电路板,要求学生细心、有耐心、持之以恒,不能时断时续,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踏实稳定的习惯。

3.团队合作精神,当下企业对员工要求之一就是要有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为其带来更大的产出,获得更多的效益。

在教学中,如完成项目任务、课前预习、课堂小结等都需要合作完成,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4.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企业员工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员工要学会解决之。

本门课程教学要改变以往只教授书本知识的做法,应注重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正如《老子》所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学生要学会查阅资料,利用网络收集材料,并且能够对材料实行分析、整理、归纳,这些水平的培养在项目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学生要具备迁移水平,因为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问题往往不是书本知识能解决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迁移学习。

比如在学完“固定偏置放大电路”后,再学习“分压偏置放大电路”时,鼓励学生迁移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学会新的知识,并化为己有。

四、结语综上,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目的是学生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提升技能,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提升综合素质,以满足企业需求。

通过改革,让电子技术课堂焕发生机,持续提升教学效果。

第二篇: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探析摘要: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型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理解理论的深度,学习热情,工程水平和创新意识。

文中从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对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实行了全面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教学改革该校地处新疆南疆沙漠边缘,是传统的农业院校,《电子技术基础》是新兴电气、计算机、通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门主要课程,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和课程设计两个环节,其相关知识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就业和工作也有着长远影响。

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教辅”地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动手水平的培养,严重制约着该校电气、计算机等专业的教育发展。

随着南疆工、农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工程实践水平越来越看重,更倾向于聘动手水平强的人才。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各方面的反馈信息,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对《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实行教学改革。

1实验教学改革1.1实验内容改革原有的电子技术实验课存有验证性实验多和实验内容陈旧的弊端。

为此,全系教师根据各方面反馈的信息,持续调整和充实实验内容。

从原来的试验中选出少量经典实验,以保证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又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动手、思维水平。

最终确定的实验内容: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包括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负反馈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OTL功率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子技术包括TTL集成逻辑门测试、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测试及其应用、触发器及其应用,常用时序逻辑电路测试及其应用、电子秒表,另外,还有一些偏重于自创性和设计性的选修实验内容,譬如:彩灯控制电路设计、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温度控制电路、电池电量检测报警电路等,以满足那些感兴趣和动手水平强的学生。

1.2实验教学方法改革长期以来,电子技术实验课采取实验室教师讲解,学生现场连线,教师协助调试的教学方法。

因为学生对实验内容生疏、实验时间有限、接受水平参差不齐,经常是实验做了,一问还是感到茫然,起不到实验课应有的作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项目教学法。

把每次要做的实验看做一个教学项目,提前一个周末布置下去,让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上网查资料,并利用理论课堂介绍的PROTEUS软件实行仿真,为了避免浑水摸鱼的现象,每个学生的仿真电路图发给教师检查。

实验课上,教师把主动权让给学生,不需要讲解,学生对要做的实验内容和原理已经非常清查,他们更多的是带着好奇心,看看他们设计仿真的电路图在硬件上是否合理,所以一到实验课,都是急不可待地动手做起实验来,调试电路,教师要做的就是对于现场出现的问题实行具体指导。

采取这样的项目教学方法,避免了传统的填鸭式疲惫教学,让学生在挑战中完成了实验,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实施开放式教学。

1.3教学手段革新EDA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标志,是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手段改革的必然趋势1,利用该技术能够实现硬件设计的软件化,提升实验效率。

所以,该校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中引入了PROTEUS仿真软件,来完成电路的功能设计、性能分析、时序测试和调试功能。

因为仿真软件为电路设计提供了多种分析方法,拓展了实验的深度和广度,为硬件电路的实现提供了准确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案,使课程实验朝着“方案设计-软件仿真-电路设计与制作-系统调试”这个工程实践的流程发展2。

通过这种“虚实结合”“软硬兼施”的实验教学手段,提升了该校学生的电子综合设计水平和工程实践技能。

1.4多元化考核方式实验课程成绩由3部分组成:平市实验成绩(占30%),综合实验成绩(占20%),实验操作考试(占50%)。

其中,平时实验成绩评定采取实验全过程的评价方法,即实验预习占20%(教师课前检查),实验操作过程占50%(教师现场记载),实验报告占30%(教师课后评阅)。

综合实验评分包括实验项目方案设计和原理电路设计、实验完成情况及实验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总结报告的撰写等3个方面。

在实验操作考试中,学生随机抽题,主要考核学生在电路设计、接线调试、仪器设备使用、数据测试、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水平,这就督促学生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

2课程设计改革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设计流程,熟悉现代电子电路系统设计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电子系统设计水平和创新意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