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道泄漏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燃气管道泄露事故实难避免,随着我市地铁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的大面积开工,我市燃气管道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笔者结合我市燃气管道运营和行业监管的实际,就我市燃气管道泄漏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管道泄漏主要成因分析对策一、前言燃气管网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武汉市的燃气管道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20多年来,燃气管网不断延伸、拓展,尤其是2004年天然气进入我市以来,管网建设有了飞速发展。
武汉市现有燃气管网长度约4000多公里,管网纵横交错,高、中、低压管道俱全,已覆盖武汉市主城区和6个远程区。
城市燃气对净化城市空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城市燃气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特性,也决定其一旦发生泄漏,极易造成中毒、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
城市管网的安全如此重要,主要是由于:第一,城市是人类高度聚集的地方。
一旦出现问题,传播速度之快,关联程度之强,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比拟的。
第二、城市是一个地区的中心。
其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都是巨大的。
同时,城市是一个地区的神经中枢,一旦出现问题,其杀伤力、破坏力也是致命的。
第三、现代城市对城市燃气的依赖度越来越强。
一旦大面积和长时间停气,必然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在造就城市的同时,也形成了城市的高风险。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燃气管网安全,努力做好防范与应对工作。
因此,对燃气管网泄漏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及时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一直是燃气企业和燃气管理部门追求的目标。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对于城市公共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更是燃气运营企业的首要工作重心,管网运行的安全状况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的管道燃气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随着现代城市建设而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如何增强燃气管道安全性这个课题,巳越来越迫切地需要破解。
近年来,风险管理这一概念的引入,使众多企业从传统的安全管理正在向科学的风险管理方向过渡,从盲目被动的抢维修向有预知性的主动维修过渡。
在燃气运营的风险管理中,燃气管道的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核心管理技术。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风险评价和决策,根据分析潜在危险发生的概率来确定风险的可接受度,进而决定是否采取相关措施。
对于合理调配有限的投入,最大限度的增强燃气管道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技术指导价值。
二、燃气管网泄漏事故主要成因据市燃气热力管理办公室对2007年全市燃气管网泄露数据统计表明,全市去年共发生各类管网泄漏事故2301起,其中(高压管网4起、中压管网523起、低压管网1774起)。
泄露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外力因素⑴、施工破坏①地基勘探破坏管道。
②挖掘机挖断管道。
③推土机推断凝水缸放散管。
④路面打夯机震断管道。
⑤破坏管道地基,导致基础下沉,管道发生不均匀沉降断裂。
(2)、重车碾压①路口的中低压管线。
交通路口的流动载荷经土体传递作用在燃气管道,使管道受力;同时流动载荷的作用也导致道路的回填土的不均匀沉降,致使管道基础不均匀沉降,在双向受力的作用下,使燃气管道承受不住诸载荷的组合应力而断裂泄漏。
②庭院管线。
住宅小区内部的庭院管线在建设时传统上是不考虑承受巨大的载荷的。
但由于小区后期建设的需要、垃圾等统一处理的要求,不少载重车也进入小区,造成部分便道上的庭院管线因载荷过重而被压断,发生泄漏。
(3)、违章建筑物压占管线①管线间安全距离不够。
因垂直距离不够搭建在燃气管道上,使燃气管道承载,在长期向下作用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导致泄漏;要么行净距不够,对燃气管线形成侧向推力,发生位移造成管道焊口撕裂,发生泄漏。
②违章建筑物压占管线。
市场门面房等违章建筑物、固定物长期压占管线,使燃气管道长期在载荷的作用下,因受力产生缓慢沉陷,引发断裂。
2、管理因素⑴、施工质量差,未严格执行规范要求,造成管道先天性缺陷,运行中发生腐蚀、断裂,形成漏气。
⑵、管材质量差,运行中因强度、厚度等不足而导致管道漏气发生。
(3)、设施老化或维护不及时。
设施老化或维护不及时造成泄漏事故,如接头漏气等。
(4)、违章操作。
作业现场管理不善,导致混合气形成,引发燃爆。
三、管道事故概率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开始借鉴经济学和其它工业领域中的风险分析技术来评价油气管道的风险性。
美国PRCI针对美国和欧洲的输气管道事故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归纳总结出22种引起管道失效的“基本因素”,其中只有1种因素的本质原因是“未知的”,即不能确定它的本质特性。
其余的21种失效因素则按照其本质和发展特性分为9种,进而又按照它们与时间的关系分为3类(见表1)。
半定量分析法是以风险的数量指标为基础,对识别到的事故就为事故损失后果分配一个指标和以事故发生频率分配另一个指标,然后用加和除将两个对应事故概率和严重程度的指标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一个相对风险指标。
该方法将造成燃气管道事故的原因分成四个大类,即:第三方破坏、腐蚀因素、设计因素、误操作因素。
这四类的总数最高为400分,每一种100分,指数和在0~400之间。
泄漏冲击指数有两个方面,一是输送介质的特性;二是事故可能影响面及事故扩散和波及的特点。
从燃气管道事故的原因分析和管道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管道运行期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投产初期、稳定工作期和老龄期。
在管道投产初期首先暴露的是管道系统的内在问题,如设计、施工、管材、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事故率较高,随着时间的延续,工程的不断完善和调整,事故率会逐渐下降至较低的水平,这一阶段的时间通常为0.5~3 年;以后就进入一般可持续20年的稳定工作期,事故率一直保持在低水平,主要为第三方责任事故;之后由于设施老化、系统腐蚀及磨损加剧等原因,会进入管道的老龄期,事故率逐渐增加,呈上升态势;也就是说管道随运行年代的推移,事故发生概率呈浴盆状分布,但若在稳定工作期加强管道的检测和维护,就可以适当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四、可采取的对策1、定期对燃气管网进行的安全评估。
根据建设部CJJ51--2006《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3.2.5.5条款“钢制管道埋设20年,应对其进行评估,确定继续使用年限,制定检测周期”之规定,结合各地燃气公司管道运行抢修的实际经验,管道使用20年后已进入老龄期,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延长使用寿命,这需要有科学的手段和数据来保障实施,必须对管道进行安全可靠评价。
结合建设部行业标准CJJ95-2003《城镇燃气管道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在役管道的检测,高压、次高压管道3年进行一次,中压管道5年进行一次,低压管道8年进行一次。
检测工作内容包括管道防腐层的绝缘电阻或防腐层缺陷检查及管道阴极保护电位等”的规定,管道燃气企业应定期对燃气管网进行安全可靠评价。
安全可靠评价主要是用防腐层质量检测仪(C扫描埋地管道检测系统、PCM管中电流测绘仪、多频管道定位仪、地下管道防腐检漏仪等)检查防腐层质量状态、管材的腐蚀或老化情况,对防腐层检查发现的漏点必须进行开挖防腐,对有严重腐蚀或老化的管段应进行更换。
2、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全面提升燃气企业风险控制能力,风险管理的观念古而有之:如《左传》“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原则;《孔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急管理;《元史》“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防范;《战国策》“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事故处理等等。
现代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在企业管理中广泛而迅速地得到推广和应用。
风险管理首先是鉴别显露的和潜在的风险,处置并控制风险以期预防损失;其次是损失发生后提供尽可能的补偿,减小损失的危害性,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1)事前预防对策:工艺本质安全;预评价、三同时;监督检查、消除隐患;安全教育、科学管理等。
(2)事中应急救援对策: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技术系统;事故救援装备;消防、急救体系等。
(3)事后补救对策:工伤保险、商业保险、责任追究与处罚、整改措施、“四不放过”等。
风险是指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的结合;安全是指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控制风险是为了防范事故,防范事故是为了达到安全的目的,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燃气经营企业是经营易燃易爆介质的高危行业,安全管理和风险预控都是企业管理的重点,燃气企业的安全因其特殊性、复杂性、技术性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和综合的工作,为了安全而安全的独立于技术、管理之外的安全管理是不存在的。
只有靠企业全面、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质量才能保持燃气企业无事故运行的动态状态连续。
3、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⑴、重点强化制度、基础管理以及各项措施的落实,形成一套科学、完善、合理的运行、监督考核机制。
细化《供气抢险预案》,使抢险工作责任清晰、分工明确、步骤详实,具有更切合实际的操作性。
不定期举行抢险实战演习,在职工中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提高职工的快速反映和处理事故能力。
⑵、变被动抢险为主动预防。
城市燃气管网的“主动预防“简单地说,就是:巡查计划+巡查队伍+多种仪器综合使用(探管仪、钻孔机、检漏仪)。
要配备一支专职的巡查队伍,分片管理,年初要根据各处管网的运行时间,作好检漏计划,规定每天主动巡检的管道,变出事后被动抢险为事前主动预防。
巡线工作是一种特定范围的风险管理,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辨识管网运行中的风险,发现、监护、报告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或处置),减小损失和危害,从而保障管网的运行安全,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公众和自身的安全。
具体而言,管网巡查的周期应根据管材、工作压力、防腐等级、连接形式、使用年限和周围环境(如人口密度、道路情况、季节变化等)等因素综合考虑。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防范风险●新投入运行的燃气管道和设备;●建(构)筑物施工频繁地区;●人口密集区内的燃气管道和设备;●重要的燃气管道和设备;●异常的自然条件变化期间,如地震、大洪水等。
●道路回填后的地面下沉迹象:巡线员在进行管网巡查时须检查及记录任何路面破裂,地陷及迹象,以及有大型车辆经过之路线和存在不寻常负荷的工地,如工地有货车辗过行人路或草地。
●受路面重修或修复工程影响的阀井、凝水缸、阴极保护井、地下调压器井、管道深度不足警告井及其井盖;●有地陷或隆凸迹象的沟槽,表明该处可能已长期下陷;●藏着燃气主管的混凝土,尤其是灰口铸铁管;●埋深不够的中、低燃气管;●密闭场所内的燃气管,●有地下设施如污水管、水管等可能与现存的燃气主管有冲突。
⑶、对担任抢险的管线所的作业班组,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