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务管理案例分析题学生用

税务管理案例分析题学生用

/ 13 税务管理》案例分析题 【案例 1】 案情:某税务所 2011 年 3 月 15 日实施检查时,发现国力商店(个体) 2011 年 2月 19 日领取营业执 照后,未办理税务登记。据此,该税务所于 2011年 3月 16日作出责令国力商店必须在 2011年3月 19日 前办理税务登记,逾期不办理的,将按《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处以罚款的决定。 问:本处理决定是否有效?为什么?

【案例 2】 案情:某税务所 2011 年 3月 12 日接到群众举报,辖区内为民服装厂(个体)开业近两个月尚未办理 税务登记。 3月 16日,该税务所对为民服装厂进行税务检查。经查,该服装厂 2011年 1月22 日办理工商

营业执照, 1 月 25 日正式投产,没有办理税务登记。根据检查情况,税务所于 3 月 18 日作出责令为民服 装厂于 3月 25日前办理税务登记并处以 500 元罚款的决定。 问:本处理决定是否有效?为什么?

【案例 3】 案情:广西来宾县国税局稽查分局的稽查人员在对某企业进行税收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两年前有一份 缴款书因税务人员的粗心大意、计算错误而少缴了 1.5 万元的税款。为此,稽查人员把情况对该企业作了 说明,要求该企业补缴少缴的 1.5 万元税款,并下发了限期补缴税款通知书。该企业对此予以拒绝,理由 是:造成少缴 1.5 万元税款的责任是税务机关,而不是企业,而且该企业实现的那笔税款已经是两年前的 事了,因而有理由拒绝补缴这笔少缴的税款。 请问:该纳税人拒绝补缴这笔 1.5 万元的税款是否正确?为什么?

【案例 4】 案情:纳税人甲自 2011年3月 1日至 2011年 3月 31日欠缴税款 30万元,经过对企业应收款账户进 行检查,发现 A企业尚欠甲的货款 12万元,按照购销合同约定 2010年3月1日应付款, B企业尚欠甲的 货款 8万元,约定在 2011年

4月 5日归还,甲欠 C企业货款 10万元, 2011年 2月 1日到期。甲企业现有 财产是:价值 45 万元的房屋 2010 年 12 月 5 日已经设置的抵押;价值 5 万元的原材料委托外单位加工, 因加工费未付于 2010年12月 31日被留置; 价值 10万元的股票于 2011年4月10日质押在 C企业;未设 置抵押的其他设备价值 15 万元,现税务机关要归甲企业欠税进行清缴。 请问: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案例 5】 案情:某企业财会人员 2005年 4月采取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少缴增值税 5万元。 2011年 3月,税务 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了这一问题,要求追征这笔税款。该企业财务人员认为时间已过 3 年,超过了税务机关 的追征期,不应再缴纳这笔税款。 请问:税务机关是否可以追征这笔税款?为什么? 2 / 13

【案例 6】 案情: 2011年 3月 23日某地方税务局接到群众电话举报:某私营企业,已中途终止与某公司的《承 包协议》,银行账号也已注销,准备于近日转移他县。该局立即派员对该企业进行了调查,核准了上述事 实。于是检查人员对该企业当月已实现的应纳营业税税额 5263.13元,作出责令其提前到 3月 25 日前缴纳 的决定。 请问:该地方税务局提前征收税款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

【案例 7】 案情:某集体工业企业,主营机器配件加工业务,由于经营不善,在停止其主营业务时,把所承租的 楼房转租给某企业经营,将收取的租金收入挂在往来科目,未结转收入及申报缴纳有关税费。该县地税局 在日常检查时,发现了其偷税行为并依法作出补税、加收滞纳金和处以罚款的决定。对此,该企业未提出 异议,却始终不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该局在多次催缴无效的情况下, 一方面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其罚款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另一方面将 此案移交公安局进一步立案侦查,追究该企业的法律责任。地税局在与公安局配合调查期间,得知该企业 的法定代表人李某已办理好出国、出境证件,有出国(境)的迹象。 请问:该企业法定代表人李某是否可以出境?为什么?

【案例 8】 案情: 2011年 4月 16日,某厂张会计在翻阅 3月份账簿时,发现多缴税款 15000元,于是该厂向税 务机关提出给予退还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要求。 请问: 税务机关是否应当给予退还, 如果可以退还税款, 应如何计算利息?为什么?退还税款有几种 方式?3 / 13

【案例 9】 案情:何某是一家私营企业的业主。 2011 年 4 月,税务人员在检查该私营企业账务时,经县税务局 长批准, 同时检查该企业在中国银行的存款账户及何某私人和其妻王某在储蓄所的存款。 查实何某自 2011 年 1 月份以来账外经营收入 70 万元,于是依法作出了补税罚款的处理决定。何某气急败坏,当即向银行 责问为何将该厂存款账户和私人储蓄存款提供给税

务机关检查,银行人员称税务机关提供了检查存款账户 的许可证明,有权进行检查。 请问:税务机关是否有权检查该企业的存款账户和何某本人及其妻子的个人储蓄存款?为什么?

【案例 10 】 案情:某税务稽查局工作人员张某,在对 S 软件设计有限公司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调阅了该公司 的纳税资料,发现该公司的核心技术资料, 正是其朋友李某所在的 H 电脑网络有限公司所急需的技术资料, 于是就将 S 软件设计有限公司的技术资料复印了一套给李某, 张某的这一做法给 S 公司造成了无可挽回的 经济损失。 S 软件设计有限公司发现此事后,认为税务干部张某的行为,侵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决定通过法律 途径来维护企业的

商业、技术保密权。 请问:纳税人可以请求保密权吗?

【案例 11】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国税局对某食品有限公司的纳税评估案例 基本情况 湖南省常德市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冬瓜为原材料的食品加工企业, 主要产品有冬蓉、 半成品冬蓉、 果味馅、水果馅, 2006 年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常德市鼎城区食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案头分析 常德市鼎城区国税局评估人员通过税收分析预警系统发现, 该公司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 21088945 元, 实现增值税 355890 元,税负仅为 1.69%,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税负 3.05%,低于最低税负预警值 2.03%。 评估人员分析认为,作为区域龙头企业,生产销售应占有一定优势,利润和税负水平应高于同行业,而该 公司反而低于全省最低税负预警值,其生产销售和纳税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举证约谈 评估人员从综合征管软件中提取了该公司相关纳税申报资料进行分析后,约谈了企业的财务人员。针 对评估人员提出的企业 2010 年税负为什么偏低的问题,财务人员解释说, 2010 年企业为了抢夺原材料市 场,提高了冬瓜的收购价格,并新增了部分生产设备,导致税负偏低。 评估人员认为上述理由虽能说明一些问题, 但该公司主要原料冬瓜是农产品, 进项税额按收购金额 13% 抵扣,而产品的适用税率为 17%,在产品保本销售的情况下,该行业的税负为 2%左右。考虑到该公司生产 工艺简单,以冬瓜为原料通过去皮、蒸煮锅炒等方法,配以一定的辅料生产冬蓉、果味馅,这些都是月饼 的原料,其下游企业既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也可能有家庭作坊。财务人员的解释不能完全消除疑点,于 是评估人员决定深入企业,实地核查。

实地核查 评估人员分两路下到企业,一路到企业生产车间了解情况,一路到财务部门查看相关账目。通过对生 产车间的生产记录进行了解,评估人员测算发现,该公司平均每生产 1 公斤产品所需冬瓜 8 公斤。通过该 公司收购发票统计显示,该公司 2010 年度购进冬瓜 21284107 公斤,当年购进的冬瓜全部投入生产,无结 存。评估人员根据投入产出法测算,该公司应生产产品 266 万公斤左右。而企业实际入库只有 212.3 万公 斤,相差 50 多万公斤。是企业隐瞒了销售收入还是虚开收购发票多抵扣了进项呢? 随后,评估人员查看了企业使用包装物的情况。经核实,企业使用的内包装为真空袋 5 公斤 / 袋,外 包装每件 3 袋即 15 公斤 / 件。按外包装 15 公斤 / 个计算,当年领用外包装袋 14.2 万个,能包装产品 213 万公斤,与企业账面入库产品接

近,评估人员怀疑是纳税人虚开收购发票多抵扣了进项。但通过核查内包 装,发现该公司使用内包装 52 万个,应包装产品 4 / 13

260 万公斤,又与评估人员根据投入产出法测算的 266 万公斤接近,也可能是隐瞒销售收入。

为查清真相,评估人员再次约谈企业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对实地核查的情况给出了解释: 1. 企业 入库到财务部门的产成品是已包装好的产品。 2. 企业用小包装的产品均没验收入库。 3. 企业在产品没有核 算。考虑企业库存情况,基本证实评估人员的测算准确。 当问及企业是否有虚开收购发票行为时,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很肯定地回答说,公司的收购有严格的管 理,不存在虚开的现象。当问及企业是否有销售未入账,法定代表人承认, 2010 年 7 月~8 月有部分未入 库的产品直接销售给周边小的加工厂,没有体现在财务部门,具体有多少,纳税人主动要求回去自查。 经过企业财务人员的全面自查和评估人员的核查落实,查明该公司 2010 年 1 月 ~12 月共销售小包装 66000 公斤,未计销售,应补缴增值税 100980 元、企业所得税 148500 元。

评估处理 针对该公司存在的问题,税务部门根据《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责令该公司限期整改。 该公司在规定时间内将税款全部补缴入库,共补缴增值税 100980 元,企业所得税 148500 元,加收滞 纳金 6123 元。考虑企业固定资产抵扣 82505.33 元,重新测算该公司税收负担率,与同行业基本持平。

【案例 12】大连市金州区地税局对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纳税评估案例 基本情况 大连市金州区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2 年 3 月 24 日,注册类型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 本为 2120 万元,核算形式为独立核算,经营范围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市政工程 施工、土石方工程施工。企业所得税由地税局负责征收管理,且征收方式为按应税所得率核定征收。

案头分析 2011 年 6 月,大连市金州区地税局对建筑安装业进行专项评估,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因疑点数量多、 疑点差额较大被确

定为重点评估对象。 评估人员利用 BO查询系统,结合该公司 2010 年度的网络发票开具情况、建筑安装项目的登记情况、 财务报表的报送情况以及纳税申报数据对该公司的疑点情况进行分析: 1. 通过查看“外出经营情况税收管理证明”情况,得知该公司 2010 年在旅顺口区有施工项目,已经 缴纳营业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