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8.中国技术进出口贸易(一)
8.中国技术进出口贸易(一)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技术引进形式
技术服务与协助
即技术的输出方或提供方或服务方受技术的输 入方或受让方或被服务方的委托,通过签订技 术服务与协助合同,为委托方提供技术劳动, 完成某项服务任务并由委托方支付一定技术服 务费的活动。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技术引进形式
BOT方式
是指项目承包公司、咨询公司、金融机构、制 造商、建筑公司等联合与东道国政府签订特许 协议,建设某个项目,并在项目竣工后经营一 定时期,通常为15-20年,期限届满将该项目 转让给东道国。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技术引进形式
顾问咨询
引进方与国外工程咨询公司签订合同,由咨询 公司负责对引进方所提出的技术课题提供建议 或解决方案。
2006年4月8日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联合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山东鲁能工程有限责任公 司鲁能电力设计院与美国沃利· 帕森斯公司达成关于 100万千瓦等级超临界机组电厂工程设计咨询与技 术转让合同
指工程承包中由卖方全部完整出售给买方,即 成套设备输出商根据协议负责设计、安装,直 至建成全部工程后再完整地移交给引进方。
“交钥匙”工程:
案例
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德国大众设 计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动机,为保证产 品质量并确保发动机的及时投放市场,需要一整 套完整的几何量测量系统满足动力总成零部件复 杂的测量需求。 受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的委托, Hexagon(海克斯康) 计量产业集团下属的Leitz 产 品分部规划了一套设施完善的测量系统,主要包 括生产测量室和精密测量室,以及一个兼具检测 职能的辅助区域,简称为预备测量室。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我国技术引进概况
(一)20世纪50年代
1、引进技术的对象主要是苏联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2、引进的技术主要为156个建设项目的成套工程项目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我国技术引进概况
(一)20世纪50年代 (二)20世纪60年代
1、技术引进的国家是日本和西欧国家 2、引进的技术主要是日本和西欧的化纤、化工、冶金等成 套设备
2.技术贸易的特点
技术贸易概述
3.WTO框架中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协议》(TRIPs)
内容 基本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 权利穷竭原则 最低保护标准原则
尊重私有权利,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多边框架 和规则,差别对待特殊国家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重复引进是一国或企业在同一时期多次引进功能、规格 、标准相同和相似的技术或设备的行为。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我国技术引进概况
1、技术引进的方式比较落后
2、重复引进现象十分严重 3、科研机构与企业生产相脱节,技术引进未 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科研开发以科研院所为主导,企业研发尚未发展起来。 中国科研人员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分布在 企业的仅占27%。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我国技术引进概况
(一)20世纪50年代 (二)20世纪60年代 (三)20世纪70年代 (四)20世纪80年代后
1、技术引进的方式向灵活、多样化转移 2、下放技术进口项目的审批权限 3、经营技术进口的公司、企业不断增加 4、以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发展技术进口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我国技术引进概况
1、技术引进的方式比较落后
在技术引进中,重“引进”、轻“消化”,重“硬件” 、轻“软件”,重“引资”、轻“技术”,而且引进成 套设备过多。 日本“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
中国“大钱搞引进,小钱搞改革,没钱搞消化”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我国技术引进概况
1、技术引进的方式比较落后
2、重复引进现象十分严重
4、引进技术后要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
案例:大型联合收割机市场
约翰迪尔垄断中国大型联合收割机市场
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以下简称佳联)1946年建厂,后与四平、 开封、新疆联合收割机厂并称四大联合收割机厂。 为了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在中国生产技术含量高的农机。当时机 械部决定,佳联和开封收割机厂共同引进美国约翰迪尔的1000 系列联合收割机技术。技术引进协议1981年签订。约翰迪尔是 世界500强企业,其农业装备的制造、研发、产品服务、营销及 管理水平等都处在世界前列。 经过引进消化吸收,1984年佳联开始小批量生产约翰迪尔 1000系列联合收割机。这一技术引进,填补了中国大型联合收 割机生产的空白,也结束了中国大型联合收割机全部依靠进口的 历史。佳联成为全国惟一能生产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企业,占有国 内95%的市场份额。
相关链接
301条款。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第301条款 的简称,该款授予美国总统对外国影响美国商业的“不合 理”和“不公平”的进口,加以限制和采用广泛报复措施 的权力。其主旨在于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根据 这项条款,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 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 统决定是否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 复措施。1988年,美国国会对301条款作了修改,增加了 “超级301条款”和“特别301条款”。“超级301条款” 主要针对限制美国产品和劳务进入其市场的国家,“特别 301条款”则针对那些对知识产权没有提供充分有效保护 的国家。按照两项条款规定,美国贸易代表可自行对上述 国家进行认定、调查和采取报复措施。
相关链接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对其通过智力劳动 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确认并享有的权利。 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 产权协议》 (TRIPs)
相关链接
337条款。这一条款,最初在《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 中出现,经多次修订,现规定:进口行为若存在不正当竞 争,且对美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美国国际贸 易委员会可根据美国国内企业的申请进行调查。所谓的不 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是指侵犯美国国内有效的专利权、商标 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进口行为。337条款因此也成为 美国针对不公平贸易展开调查和救济措施的依据。2005年 7月,3家美国企业就要求对17家中国木地板企业依据337 条款展开调查,称中国企业在未经这3家企业许可的情况 下,向美国市场销售某些复合木地板,侵犯了这3家企业 拥有的相关专利权。2005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的29 件337条款调查中有8件涉及中国内地企业。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技术引进形式
合作生产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法人或自然人通过订 立合作设计或合作生产合同,在合同有效其内 当事一方或各方提供有关技术,共同设计或生 产某种产品部件,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技术转 让的一种合作方式。
案例
CRH1型和谐号动车组,由 加拿大庞巴迪 与 南车四方机 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制造; CRH2型和谐号动车组,由 日本川崎重工 与 南车四方机 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制造; 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由 德国西门子 与 北车唐山轨道 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联合制造; CRH5型和谐号动车组,由 法国阿尔斯通 与 北车长春轨 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制造。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我国技术引进概况
(一)20世纪50年代 (二)20世纪60年代 (三)20世纪70年代
1、技术引进的国家主要是日本、美国及西欧国家
2、引进的技术主要是日本、西欧和美国的化肥设备、化纤 设备、数据处理设备、轧机处理设备和采煤机组等。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我国技术引进概况
(一)20世纪50年代 (二)20世纪60年代 (三)20世纪70年代 (四)20世纪80年代后
案例:大型联合收割机市场
约翰迪尔垄断中国大型联合收割机市场
1994年,约翰迪尔派人到中国考察,寻找合作伙伴。因为佳木斯位于三 江平原大型国营农场的中心,佳联有技术引进的积累,大型联合收割机 在中国占据垄断地位,在中国的农机行业,只有佳联可能成为其对手。 于是约翰迪尔选定佳联作为合资伙伴。 约翰迪尔提出:只与佳联的优质资产合资,由约翰迪尔控股。可以先 由中方控股,最终由约翰迪尔控股,并威胁道:我可以选择与开封、四 平等地的企业合资,若中方控股,我就不提供更先进的技术,而且佳木 斯投资环境不具优势。 1997年5月,双方签了合资合同。2004年9月,佳联成了美国约翰迪尔 在中国的独资公司。约翰迪尔佳联取代了老佳联在中国农机行业的垄断 地位,但载体已是一家美国公司,他们通过合资又买回了自己的技术。 2004年,约翰迪尔佳联1078、1076大型联合收割机占中国市场份额的 95%,占有垄断地位。自2004年起,我国农机市场需求旺盛,约翰迪尔佳 联的产品供不应求,2005年产值将比上年翻一番,达到6亿元,据分析, 约翰迪尔佳联的投资回报率高达20%。
中国技术引进及后
2、重复引进现象十分严重 3、科研机构与企业生产相脱节,技术引进未 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4、引进中未能考虑中国国情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我国引进先进技术的基本方针
1、要以引进适用软件技术为主 。
2、要以购买主机和关键设备为主。 3、要避免大规模重复引进。
技术引进的由来和发展***》技术贸易:古 老的行业
工业革命前
6世纪左右 养蚕织丝技术 13世纪至15世纪 四大发明 13世纪意大利眼镜技术-16世纪日本 16世纪德国机械表技术-17世纪日本和中国
工业革命后
专利制度 突飞猛进
“二战”后
中国技术引进及分析
二战后技术贸易发展简述
技术引进形式
许可证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