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故障诊断方法及注意事项

汽车故障诊断方法及注意事项

汽车故障诊断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定义汽车故障诊断就是指在汽车或总成不解体的条件下,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故障原因的汽车技术。

由于在不解体的条件下,能直接测量的结构参数(如磨损量、间隙等)变化极少,因此在汽车诊断时,需采用一些能够反映汽车状况的间接指标,这些间接指标就就是检测、诊断参数,如气缸压力的检测、发动机功率的检测等。

(二)汽车故障诊断的原则:检修时应遵循先外后内,先机后电,先查后测,先诊断后排除的总原则,更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先外后内,故障代码与发动机故障症状相结合电控系统最常见的故障就是因汽车运行的振动,运行条件潮湿,腐蚀而引起的接口、连线的松脱,腐蚀而造成的接触不良,所以先从简单的外部接口部位检查就是最有效的,否则东拆这个元件,西拆那个部件,不但故障不能排除,而且还会增添新的故障。

由于电控系统控制机件多,涉及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如果维修人员应用传统方法会感到很神秘与“无能为力” ,因此对故障代码依赖性很大,很相信它,而故障代码实质上仅就是对某一控制分支的故障作“有”与“无”的界定,它不可能指出故障的具体原因,而且还有时失真,而要作出准确的诊断还必须紧密结合发动机的故障症状进一步分析检查。

以下情况都可能造成故障代码显示不准。

(1) 自诊断系统也有显示不出的传感器故障如有一辆电控发动机汽车运行中发动机转速失调,进而怠速不稳,这显然就是有故障,可在读取故障代码时,却无代码显示。

根据发动机故障症状诊断就是混合气供应量与浓度不符合要求, 而直接影响混合气量与浓度的元件极可能就是空气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尽管没有代码显示,也要对这两个传感器进行检测,结果虽然传感器没有损坏,但反映迟缓、输出特性偏高,更换后排除了故障。

造成不能显示故障的原因就是:计算机在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检测时,只能接受其内设范围以外的异常信号,如导线、导线连接器接口的断路、短路等,但对传感器的灵敏度很难检测。

(2) 自诊系统也可能显示错误的故障代码这一般就是传感器信号失真引起的。

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以发动机故障症状为依据,实事求就是的进行判断。

如对一辆轿车进行检修时,故障代码显示的就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不灵”故障,但发动机故障症状就是:无论冷车、热车都不好起动,并且伴有回火、怠速不稳、发动机不能提速。

经分析,这些故障症状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故障关系不大,但还按显示进行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说明了故障代码显示有误。

后来询问驾驶员,使用汽油情况时得知;该车曾加注过含铅汽油,对装有三元催化器的汽车就是不能使用含铅汽油的,因这会造成三元催化器铅中毒,损坏排气管路。

为此将旧三元催化器拆掉,换上新的后故障排除。

必须将故障代码与发动机故障症状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不应把代码作为唯一标准。

(3) 维修不当造成的错误的故障代码的产生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就是禁止拔下传感器插头(或其她元器件连线)进行检测实验的,因为每拔掉一个传感器插头,计算机就会记录一次响应传感器的故障代码。

另外,若上一次对电控发动机修理后,故障排除了,但没有能完全消除相对应的故障代码,在下次读取故障代码时,已被排除故障但没即时消除的代码将又重新显示,给维护工作带来不应有的困难。

2、先机后电,优先排除机械故障,再检测电控系统故障即使就是电控发动机,它也就是由机械与电控两大部分组成的,并且机械部分的核心零件在受高温、高压、高速状况下工作,受力复杂,磨损严重。

因此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故障远比电控系统要多,另外机械部分相应简单,维修人员也较易掌握,所以维修时应从易到难,先机后电,优先排除机械故障后,再检测电控系统的故障。

除上述情况,还有下面的原因也必须按先机后电的顺序安排:(1)虽然电控发动机的计算机自诊断系统工作正常,但有时发动机有明显的故障症状,而故障警示灯不亮,也没有故障代码可以读取。

这表明发动机的故障不就是电控系统造成的,属纯机械部分故障。

因此应按传统的发动机故障的判断步骤进行检查。

如当火花塞的高压线有故障时, 往往会出现怠速不稳、加速断火、排气放炮等故障现象; 当装配正时齿轮、配气正时不准而引起发动机不能起动等,计算机不能检测到这类故障,这时要经综合分析后先排除机械部分故障,而不能没有依据的拆检电控系统的各个元器件与电路连线,否则会“旧病未除,又添新疾”。

(2)电控系统大部分就是电器元件,属控制型的,运动型的很少,随着电子仪表技术的发展,她们的工作可靠性很高,使用中出现的故障机率很小,故在一般的检修中不要随便拆检其元器件,或无意识的拆除其连接器或导线(尤其就是与计算机的连接部分更不要轻易拆卸)。

只有在确认发动机本身及点火系统已排除机械类故障后, 才能根据本车型的资料, 按规定的程序与要求, 一丝不苟的执行。

(3)即使就是电控系统本身故障,往往也就是以一般的机械故障形式出现的,如接线不良、喷油器或滤清器脏污堵塞、进气道有积炭等。

因此在对计算机自诊断系统所显示的故障进行检查时,也应首先从简单的机械故障查起,尤其就是显示“进气系统故障”时,应特别注意燃油箱加油口与机油加油口就是否密封可靠,空气流量计与进气系统相配零件就是否松脱, 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的真空软管就是否破裂或密封不严等。

3、先查后测,维修经验与维修资料相结合,以维修资料为主电控发动机的自诊断系统,只能在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将故障以代码形式存储,以便排除故障时读取提示。

在排除故障时,还必须依据该车型的有关资料去查对故障代码所代表的故障部位与内容。

我国目前保有的电控汽车(进口与国产的)型号、种类很多,各车型自诊断系统的操作程序、故障代码所代表的内容各有特色。

因此熟悉、掌握、积累所修车型的故障自诊断系统的资料,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各电气元件的检测标准参数就是维修工作的根本条件。

(1)电控发动机出现故障时,经分析,对一般性故障可用经验方法进行诊断排除,如与电控系统无关的机械性故障,以及由外部直观检查到的故障等。

(2)在读取电控发动机的故障代码之前,对发动机要先进行初步检查,即对基本怠速转速、基本点火正时进行检测与调整,使发动机处于所要求的行检状态,不同车型的基本检查步骤,检查条件与方法也不尽相同。

例如:对冷却水的温度、附加电器设备的起闭、散热器冷却风扇运转状况等的检测都有特定不同的要求,具体操作时应严格遵循维修资料上的规定进行。

(3)在利用自诊断系统检查故障时,必须以所修车型的资料为依据。

如故障代码的读取方法、故障代码所代表故障意义、所测的各元器件基本结构参数 (电压、电阻值)与工作特性参数(波形),具备掌握这些资料后,才有维修此车的资格与能力。

总之,对待电控发动机所发生的故障,不要畏难,可参考过去的修车经验,但必须依据全面准确的资料,用专用的检测仪器进行针对性的检测,认真仔细检查,合理判断才能快速诊断出故障,这就就是处理电控系统故障的特点与难点。

(三)电控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故障诊断分析一般有三种方法: 人工直观诊断、电控自诊断系统、综合诊断。

1、人工直观诊断法通过原地检查或道路试验,靠直接观察、感觉或采用简单工具来确定发动机故障部位与产生的原因。

这种方法速度慢,正确性取决于诊断人员的技术水平,较适合于诊断比较常见与明显的机械性故障,它在搞清故障症状基础上,由简到繁,由表及里进行推理分析,概括起来为六个字,即: “问”“瞧”“听”“嗅”“摸”“试”。

1) “问” :就就是问驾驶员,车辆行驶里程,经常运行的条件,维护情况,车辆技术状况,故障产生的时间与具体症状,这对诊断分析故障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2) “瞧” :就就是查瞧发动机工作状况,如排气颜色、机油颜色及液面、消耗量就是否正常、排气管颜色,各部件就是否漏油,然后再综合进行判断。

3) “听” :仔细倾听发动机各部件的工作响声,并与正常响声比较分析判断出哪些部位响声异常,异响就是发生故障与产生事故的前兆,必须认真对待。

4) “摸” :用手查摸有关部位的温度与振动情况,轻拉电控系统的接口连接线路就是否松动、锈蚀等,从而可以判断相应部件工作就是否正常。

5) “嗅” :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应无异味产生,若嗅到有浓汽油味、橡胶烤焦味、烧摩擦片味等,表示有故障,必须仔细检查产生味源的部位。

6) “试” :就就是通过试车,对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如各缸工作就是否均匀,高速工作就是否间断与振动),急加速减速过渡就是否平滑稳定,就是否爆燃、敲缸现象等),进行检测。

2、电控自诊断系统检测电控发动机的自诊断系统故障警告灯亮后,表明电控系统检测出故障,应当及时给予排除,而排除故障的前提就就是要按正确的检测程序进行。

读取故障代码时,电控系统可直接利用故障报警灯的闪烁变化得到故障代码,再利用使用说明书对照以确定发生故障的部位与元件,然后就用相关的仪器仪表、测量结构参数,并与标准值比较,视情况决定用恰当的方法给予排除。

3、综合诊断将上述二种方法相互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模拟方法在故障诊断中的合理应用(一)环境模拟法电控系统有一些故障就是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如电控发动机冷车无故障,热车时有故障;运行时(负载较大)有故障,怠速时无故障;运行在坏路面时有故障,在好路面上无故障;雨天或潮湿情况下有故障,干燥晴天无故障;这些在特定环境下,使电控系统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电子元器件对振动、负荷、潮湿等因素敏感所致,对于上述由于环境变化所造成的故障,通常可用以下方法给予诊断。

1、振动法对怀疑因振动可能产生的导线束、插接器、传感器、执行器等元器件,进行人为的敲打振动(在水平、垂直方向上拉动摇摆,但注意一定不能用力过度而造成新的损伤),以检查就是否存在虚焊、松动接触不良、导线断裂等故障,并根据被检测装置的反应来分析诊断。

2、加热法对怀疑因温度变化而产生故障的导线束、插接器、传感器、执行器等元器件,进行局部加热,检查故障就是否出现,加热温度必须控制在 80℃以下,而且不能加热计算机。

当电控系统出现软故障时(冷机无故障,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故障出现)表明与产生这一故障的电子元器件出现了软击穿(在一定温度以下正常,以上有故障),应对这有关元器件逐个进行加热检测,一般为晶体管、集成电路板、阻容元件, 当加热某个元件时。

故障出现, 则表明该元件为故障件应维修与更换。

3、加湿法对怀疑就是因雨天或洗车之后潮湿而引起故障的某些元器件, 可用加湿法来进一步确认。

加湿法一般就是向怀疑元器件上方喷水雾,喷淋前一定要对元器件作防水保护,以免因水锈蚀。

(二)增减模拟法这种方法很适宜诊断油路、电路的一些故障,特别就是在由于载荷大小变化而引发的故障。

如一电控发动机运转不稳,耗油量大,又无故障代码显示,怀疑供油系有泄露故障。

便采用增减模拟法人工直观检测。

发动机启动后, 踩油门加速,突然快速抬起油门,发动机立即减速,致使供油管路压力快速达到最大极限压力值,在这一油压作用下,很快就观察到了泄露部位,增减模拟法包括有:1、增加法当怀疑故障可能就是由于油路载荷过大而引起,而故障症状的表现又不明显时,可采用增加法来进一步诊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