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城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古城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古城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古城镇旅游开发的成功,引发全国一阵“古城镇开发热”。然而,火爆的背后隐藏着
种种危机,过度开发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本身极具开发价值的古镇旅游资源日渐衰退。对
于古城镇来说,一方面,商业化是保证其永续利用的基础;另一方面,过度商业化,就失去
了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如何平衡,是考校我们的重要难题。

一、 当前我国古城镇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
首先,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游客对于古城镇的吸引力源于当地的原真性,即民俗
文化、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然而过度的开发,使得古城镇丧失了独特的个性和城市印记,
现代符号趋于雷同,形成“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

其次,生态环境的破坏。古城镇旅游的火爆带来“人满为患”,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
措施,造成城镇超负荷接待,以至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再者,开发商急功近利,重商业轻文化。有些古城镇开发项目在规划定位时,过于片
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尊重城镇原有的文化特性,随意增设或删减景点设施,甚至不
惜破坏整体布局和格调,采用大量仿古建筑或现代建筑,造成改建后的古城镇与原始城镇在
风格、文化气质上相冲突,使得古城镇完全失去了应该有的灵魂韵味。最终造成古城镇的形
象、吸引力及后期运营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割裂原住居民与古城镇的关系。游客眼中的古城镇有血有肉有灵魂,不是一个
追求神似的空壳子,游客期待能够和当地的老百姓建立一种情感的联系。然而,很少有古城
镇在开发建设规划时,将原住居民考虑在内,大量原住居民外迁,被各种各样的外地客商所
取代。原住居民是古城镇的灵魂,没有“魂”的城镇就是一座没有生气的“死城”,在这样
的环境中,如何感受古城镇的传统生活韵味?更何谈文化?

二、在保护的基础上探寻古镇开发之道
1、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城市的第一意义永远是为人服务,对于古城镇亦是如此。在
古城镇开发中,应通过对文化历史和市场现状的梳理,把握好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的重要性与开发的市场性之间的“度”,两个方向都不能走极端——只保护不开发,或者是
只开发不保护。 使之达成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2、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具体说“以人为本”的人,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指的是原住居民,考虑到古城镇
特有的历史文化特性,在最大程度保留古城镇原有风貌和生活韵味的同时,提供原居民继续
生活在古城镇的经济来源和动力。这样才能保证在后期运营时带给游客——第二个层面意义
的人,一段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可触摸的古城镇文化之旅。只有这样,古城镇才能有人气、
有灵魂,才能达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打造慢生活体验,使游客融入寻常百姓家
具有慢城特质的古城镇强调的是自然风光、文化传统、生活节奏、邻里关系所造就的
生活气息,是旅游者获得慢体验的重要载体,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是旅游者享受慢生活的重
要切入点。这也是我们强调原居民在古城镇开发重要性的原因之一,毕竟外来从商者无法造
就游客期待的原汁原味的古城镇生活。

4、发展文化型商业
文化型商业的注入是古城古镇独特魅力持续的力量之源,古城镇的开发在注重商业经
营模式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在历史文化积淀保护基础上的主题文化的展示,更加注重人文
历史价值的提升,文化品味的提升,注重深入发掘并丰富其文化内涵。这也是古城镇之间建
立核心吸引力,互相区隔的一个重要手段。

5、形成产业群落
古城镇是一个有机的社会自然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群落,同样资源具有综合性,因此
古城镇具有链式投资和发展空间。目前,古城镇旅游市场链大气候已经形成,旅游产品方向
链大体形成,但是基于观光层面的旅游价值比较有限,产业拓展和延伸还不够,形成产业群
落将是未来古城镇旅游发展的方向。

6、科学有效的管理
古城镇的开发不可避免的要涉及保护问题,这种保护不仅仅是开发期间的历史风貌保
护,开发经营后的保护也尤为重要。对于规划者来说,合理的布局和游线引导是维系古城镇
生态的有力屏障,通过巷路引导、空间暗示、视线遮挡等手段,可以让游人在不知不觉中避
开生态脆弱区域;对于管理者来说,则要科学控制每天的游客数量,稀释游客密度,减轻景
区承载量的压力,同时增设垃圾桶等基础配套设施,有效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