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有机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186

有机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第9期

黄锦明1,郑卓辉2,刘泽林3

(1.广州市白云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广州510405;2.广州市白云区农业科学试验中心,广东广州510425;

3.广州市白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人们生

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优质蔬菜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有机蔬菜的种植具有非常广阔的巾.场前景,

也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有机蔬菜;种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1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08)09一0186-02

有机蔬菜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

农药、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以及基因工程技

术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

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畜牧业的

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

鉴定认可。并颁发有机证书的蔬菜产品。在有机蔬菜生

产中综合利用各种自然和生物的方法,利用蔬菜作物

的生育规律.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提高蔬菜植株的抗病

虫害能力.达到对病虫草害的预防和无害化防治的要

求,实现生产优质有机蔬菜产品的目的。

有机农业在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快,尤其是欧盟

和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有机食品的主要生产地和消费

地【11.至2000年,欧洲主要国家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已达

370万hm2,有机农场近10万家:北美洲有机农业种植

面积达100多万hm2:新西兰有机农业种植面积为

1100hm2。在亚洲,日本有5000hm2有机耕种土地,

中国有机控制计划种植面积达7.7万hm刊。我国绝大

多数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部

各省区,近几年来,西部地区利用西部特殊政策和区位

优势,发展有机畜牧业,也已呈良好的发展势头。

1广州市有机蔬菜生产概况

2004年。广州市蔬菜生产面积35906.67hm2。蔬

菜总产量366.69万t,蔬菜总产值56.08亿元。到2004

年底止,全市有18个蔬菜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

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66445hm2。

其中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蔬菜)生产基地2个,面积

137hmz.它们是:广州东升有机种植有限公司在从化

市吕田镇建立的蔬菜基地69hm:。获北京中绿华夏有

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增城市汉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2008—05—24

作者简介:黄锦明(1955一),男,农艺师蔬菜基地68hm2.获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发展

中心认证.两基地经认证的蔬菜品种达65个。有机蔬

菜生产面积占全市蔬菜生产总面积的0.38%。

有机蔬菜生产的关键技术

2.1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的基本要求

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的地块应是完整的,土地之间

不能插有常规生产的地块。但允许有有机蔬菜转换的

地块。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与常规地块界限必须有明显

标记。如河流、山丘、人为设置的障碍隔离带等,但必须

达到所要求的隔离标准。缓冲隔离带的设置如果有机

蔬菜生产基地中地块可能受到相邻近常规生产地污染

的影响。必须在有机蔬菜生产地块和常规地块之间设

置缓冲隔离带如空间、树林带等,保证有机蔬菜生产基

地不受污染。不同认证机构对于隔离带的宽度要求不

同。有机蔬菜生产的转换期,1年生作物的转换期一般

不少于1年.多年生作物的转换期一般不少于2年,新

开荒或撂荒多年的土地经过至少3年的转换期。转换

期的开始时间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转换之日起计算。生

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照有机蔬菜生产的要求操

作。经3年有机转换后田块中生长的蔬菜可作为有机

蔬菜转换销售【31。

2.2有机蔬菜施肥原则

在培肥土壤的基础上。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供

给作物养分。有机蔬菜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辅以生物

肥料,并适当种植绿肥作物。肥料种类有:农家肥,如堆

肥、人粪尿、厩肥、沼肥、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生物

菌肥,如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磷细菌肥料、复合

微生物肥料等;绿肥,如草木樨、紫云英、田菁、柽麻、紫

花苜蓿等;有机复合肥,如益利来活性(生物)有机肥、

“丰一”牌有机复合肥、“八达岭”牌生物有机肥、绿太阳

液肥、亿安神力等;其他有机生产产生的废料。如骨粉、

氨基酸残渣、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其中,人粪尿

 及厩肥要充分发酵腐熟.最好通过生物菌沤制,追肥后

要浇清水冲洗:秸秆类肥料在矿化过程中易引起土壤

缺氧。并产生植物毒素。应在作物播种或移栽前及早翻

压入土:有机复合肥一般为长效性肥料。施用时最好配

施农家肥,以提高肥效【41。

3有机蔬菜病虫草害的防治

蔬菜田多年连作会产生连作障碍。重茬连作往往

会造成病虫害的严重流行,加剧病虫害发生。合理轮作

是利用寄主和外寄主植物的交替,切断专性寄主性病

虫的食物链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防治病虫害。有

机蔬菜生产中可进行水旱轮作.这样会在生态环境上

改变和打乱病虫害发生的小气候规律。抑制病虫害的

发生和危害。在茬口安排上不重茬。品种安排要做到多

品种、小批量,生产计划做到既有长年计划。又有分月、

分批计划,并且将计划落到实处。合理轮作和土地的轮

作休闲可以使土地肥力和土壤环境逐渐改善。有条件

休闲的地块,种玉米、蚕豆等绿肥,粉碎后翻入土中,可

以培肥地力。减少病虫害残留。有机蔬菜栽培中可利用

害虫天敌进行害虫捕食和防治。还可利用一些昆虫固

有的趋光、趋味性和颜色的刺激来源,具有一种正向或

负向运动的特性,进行大量集中诱杀或驱避。较为广泛

使用的有费洛蒙性引诱剂:黑光灯捕杀蛾类害虫,高压

汞灯、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糖醋盆诱杀:利用黄板诱杀

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用银灰色农膜驱避蚜虫等

方法,达到杀灭害虫、保护有益昆虫的作用。应用物理

方法棚外防治。4~10月用触杀灯诱捕夜蛾类、螟蛾类

害虫。每台灯可控制2hm:土地上的害虫,对甜菜夜

蛾效果最好,每夜高峰时诱蛾可达100头以上,银纹夜

蛾、斜纹夜蛾lO。20头。对瓜绢螟也十分有效。温室、

大棚栽培蔬菜.可于通风口处设置防虫网阻隔害虫人

室危害,并可防止虫媒病害传人棚室侵染。以虫治虫,

人工繁殖或引进赤眼峰、瓢虫等天敌进行防治,也可网187

捕天敌放人菜田。防治害虫。

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不能使用除草剂。有机蔬菜

生产中一般采用人工除草。在使用含有杂草的有机肥

时,需要使其完全腐熟.从而杀死杂草种子,减少带入

菜田杂草种子数量。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除草:(1)覆

盖除草法:为防止杂草生长.可以采用黑色塑料薄膜覆

盖:也可以采用其他覆盖材料,如报纸、纸板、煤渣、草

木灰等,也可以用粗有机材料覆盖,用覆盖方法防治杂

草,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同样能取得良好效果。如用

树叶、稻草、稻壳、花生壳、棉籽壳、木屑、蔗渣、泥炭、纸

屑、布屑等材料覆盖地面都有防治杂草的效果。这些材

料在田间腐烂后又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2)种植绿

肥除草法:当菜田休闲时。种植一茬绿肥,可以防止杂

草丛生,在绿肥未结籽前翻入土中作为肥料。一般夏季

种植田菁、太阳麻,冬季种植油菜花、紫云英、埃及三叶

草、豌豆、苜蓿、红花苕子、燕麦、大麦、小麦等,到春天

未开花时耕翻入土。不仅可防止杂草生长,还能克服连

作障碍。(3)间作除草法:行距较大的蔬菜作物,在生长

的前期,可以在行间种植速生的叶菜类蔬菜,这样可以

充分利用空地。防止杂草生长。

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作物秸秆、畜禽粪肥、豆

科作物、绿肥和有机废弃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作

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是控制杂草和

病虫害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志恒,石学根.欧美有机蔬菜生产中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

施【J】.蔬菜,2002(2):33-34.

【2】康起亮.广州市有机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

2006(6):98-99.

【3】张玉礼.谈谈有机蔬菜生产的主要技术叨.中国种业,20{)3∽:

17-18.

【4】杨敏,林国剑.有机蔬菜生产主要技术措施阴.广东农业科学,

2006(4):26—27.

螺,k妇业业—譬—}—}■}誓}—譬jk—tjkjk坐坐坐业坐盥坐■}9譬誓}业业坐坐—茸■}■}业妇业赡啦螺赡业■}jIt业■}簟jI}嵌

(上接第182页)

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绿色水电的内涵较深.对绿色水电的认识还

在发展中,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分类还不尽完善,有

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l】宋洁尘.西部绿色水电开发fJ】.西部论丛,2005(5):55—57.

【2】三峡工程并非九江地震诱因【ot/Ee].http://www.news.sina.

coin.cn.2005-12—03.

【3】郭建堂.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fC】.2004.

【4】叶义成,柯丽华,黄德育.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M】.北

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14.

【5】张仁铎.环境水文学[f咀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41—147.[6】王珊琳,丛沛桐.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与理论分析叨.生

态学杂志,2004,23(6):1ll一115.

[7】汤洁,佘孝云.生态环境需水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J1.地理

科学,2005,25(3):367—373.

【8】姜跃良.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研究及应用【D】.成都:四

川大学.2004.

[9】DysonM,BergkampC≯eanlonJeds)Flowme

essentailsof

environmentalflows[M1,IUCN.Gland,SwitzerlandandCambridge,

UK.2003

【lO】世界水坝委员会.大坝与发展——决策的新框架【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ll】董哲仁,孙东亚,赵进勇.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J】.水利水电技

术.2007(1):28—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