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全程解决方案

水稻全程解决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水稻全程解决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

2

2020年4月19日 【水稻防控-0002】

水稻病虫害全程解决方案

 育苗期或秧田期

水稻幼苗容易受到低温、病虫害的影响,影响发芽率与幼苗素质,一般需要经过种子处理防控病虫害及生理性病害。

1、水稻立枯病

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断,茎基部腐烂,有烂梨味,发病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长有赤色霉状物。在水稻2~3叶期易发生。

2、苗瘟病

水稻苗瘟发生于秧苗3叶期间,主要由种子带菌引起,病株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色而枯死。

3、恶苗病

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旱育秧较水育秧发病重。

4、稻蓟马

体长1~1.3毫米,黑褐色,头近似方形,有明显趋嫩绿稻苗产卵习性,卵散产于叶脉间。秧苗期、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是蓟马的严重为害期,特别是晚稻秧田和本田初期受害更重。

【防控措施】:针对苗期病虫害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经过文档仅供参考

3

2020年4月19日 种子处理进行防治,常见的成分有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咪鲜胺、恶霉灵等成分的种衣剂。

幼苗期

幼苗期的水稻主要受杂草的危害,在水稻播种后第7~10天会有第一个出草高峰,杂草以稗草、鸭舌草为主,千金子的发生还会晚3天左右;第二出草高峰在播种后第20天左右,以阔叶杂草和莎草为主。

幼苗期的杂草防治,能够经过苗前封闭与苗后茎叶处理。苗前封闭以30%丙草胺(加安全剂)100毫升处理,注意要在水稻催芽后播种,保证水稻有根系吸收安全剂。苗后处理针对稗草,能够选择25克/升五氟磺草胺(商品名:稻杰)、4%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或者双草醚或27.5%二氯·双草醚,后两者注意使用时期,要在幼苗较大后施药,否则容易产生药害。前两者兼治部分阔叶杂草。

1、千金子

选择10%氰氟草酯(别名:千金)水乳剂或者乳油剂型防治,前者更环保。

2、

黑条矮缩病:

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水稻发病后典型表现为植株矮缩、叶色深绿、叶背及茎秆出现条状乳白色或蜡白色,后变深褐色小突起、高位分蘖及茎节部倒生气须根、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剑叶或上部叶片可见凹文档仅供参考

4

2020年4月19日 凸的皱折,一蔸中有1根或几根稻株比健株矮1/3左右,半全穗。

水稻感病期主要在分蘖前的苗期,秧苗期和本田初期,拔节以后不易感病。最易感病期为2~6叶期。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的基本绝收。

【防控措施】:主要经过防控白背飞虱控制病害发生。选用25%噻嗪酮SC、50%吡蚜酮WP、80%烯啶·吡蚜酮WDG等进行防控。直播田在播种后7~10天用药。

 分蘖期拔节期

1、二化螟

水稻分蘖期,第一代二化螟开始危害水稻。以幼虫为害水稻,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为害,造成枯鞘,3龄以后幼虫蛀入稻株内为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

【防治方法】:二化螟的防治注意结合农业防治技术与药剂防治。早春提早灌水翻耕,在化蛹高峰至蛾始盛期,灌水淹没稻桩3-5天,能淹死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减少发生基数。当枯鞘丛数达到5%~8%时,能够采用药剂防控。选用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的产品,并配合速效性好的产品,能够到达最佳防控效果。建议: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SC用量10-15毫升/亩(活性成分2-3克/亩田),或者100克/升阿维菌素·氟虫双酰胺SC,一般用2-3次,对于抗性强的地区需要组合杀虫单SP,阿维菌素EC,阿维菌素·毒死蜱EC等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