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版权的合理使用

版权的合理使用

第二章专题一
版权的合理使用
----兼论版权的限制
本章主要内容
1、合理使用及其与许可使用、法定许可 使用、强制许可使用、侵权使用之比较 2、合理使用之标准 3、合理使用之表现
北京电影学院侵犯作品专有使 用权案
原告: 原告: 被告: 被告: 北影录音录像公司 北京电影学院
案由: 案由: 原告北影录音录像公司因与被告北京电 影学院发生侵犯作品专有使用权 专有使用权纠纷, 专有使用权 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侵权使用 违反法律规定而损害著作权人权利 (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为,均为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二、合理使用与其他使用形式之比较
使用形式 许可 付酬 权利来源 合理使用 无需 不必 法定使用 无需 付 强制许可 —— 付 许可使用 需要 付 未 侵权使用 未 法定 法定 对象 其他 已发表 指明作品 作品 来源 已发表 特定主体 作品
但 1994.11 , 北 京 电 影 学 院 将 电 影 《受戒》送往法国参加朗格鲁瓦国际学 生电影节, 放映该片时,观众除特定的 学生、教师外,还有当地公民,且组委 会还出售了少量门票,这已超出在本校 内课堂教学使用的范畴,构成了对北影 录音录像公司依法取得的小说《受戒》 专有使用权的侵犯。
结合案例2
原告对“冰上芭蕾”等五张图片享有 著作权,依法应受保护。 《神画》软件在未经许可、未付费用、 未署名的情况下收入这些图片,并在其 包装中告知消费者“直接使用,信手拈 来”,显然属于侵权,而非合理使用。
结合案例1
原告通过合同,依法取得的以摄制 方式改编小说《受戒》的专有使用权受 法律保护。 被告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 改编、 摄制《受戒》, 虽未取得小说《受戒》 的专有使用权人的许可,但其摄制完成 后, 仅限于在学院内进行教学观摩和教 学评定, 未进入公知领域 。故,在此阶 段,被告摄制该部电影的行为,应属合 理使用 。
著作权法》 条第2款 《 著作权法》第24条第 款 条第 许可使用合同主要内容: 1、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2 2、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 专有使用权; 3、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 4、付酬标准和办法; 5、违约责任; 6、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二)合理使用 非著作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又不必支付 报酬,基于正当的目的而使用他人著作 权作品的合法行为。
雕塑家尹兴礼
《冰上芭蕾》等5幅 未经许可,未署名
2001年底,以被告侵 犯其署名权、获酬权, 诉至海淀区法院 金洪恩电脑公司 选题策划 神画 提供素材
清华大学出版社 负责出版
介绍建筑画制作技巧 , 图片1万多幅,容 量达1000多兆。可“直接引用,信手拈来”
金洪恩电脑公司认为:《神画》软件主要是素 材盘,并不构成作品主要内容和实质部分,只 是适当引用 适当引用,属于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 适当引用 合理使用 原告尹兴礼认为:两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其复制 权、发行权和署名权。 侵权与合理使用的界限是什么?
2、表现 (1)编写出版规划教科书 (2)报刊转载、摘编; (3)录制者使用合法录制品; (4)广播组织播放已发表的作品、已出 版的录制品。
(四)强制许可使用
在特定条件下,由著作权主管机关 根据情况,将对已发表作品进行特殊使 用的权利授予申请获得此项使用权的人, 并把授权的依据称作“强制许可证”, 故该制度又称作“强制许可证制度”。 《伯尔尼公约》71年文本、《世界版权 公约 》71年文本对翻译权的限制:发展 发展 中国家为教学、研究的目的, 中国家为教学、研究的目的,可按程序 获得强制许可使用某作品。 获得强制许可使用某作品。
四、合理使用之表现
1、个人使用; 2、适当引用;案例2 3、新闻报道使用; 4、媒体使用政、经、 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 章; 5、媒体对公开演讲的 使用; 6、教学使用;案例1 7、公务使用; 8、馆藏使用; 9、免费 免费表演使用; 免费 10、室外陈列品的使用; 11、翻译成少数民族语 言作品; 12、盲文使用。 戏仿
(三)法定许可使用
1、定义 、 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以特定方式可以不 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使用 费,并尊重著作权人的其他各项人身权利和财 产权利制度。条件: (1)使用对象:已发表的作品; )使用对象:已发表的作品; (2)使用者应当付费 ) (3)著作权人未发表不得使用的声明; )著作权人未发表不得使用的声明; (4)不得损害被使用作品和著作权人的权利。 )不得损害被使用作品和著作权人的权利。
(三)世贸组织关于合理使用之准则 “三步检验法(three-step test)”: 三步检验法( ) A. 只能限于某些特例; B. 不得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抵触 ;例 C. 不得不合理地损害作者利益。
钱钟书
《围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46.2首次发表于 1946 《文艺复兴》月刊, 连载。
全文排发《文艺复兴》 月刊上连载的小说《围 城》一书,每页上附胥 智芬所作的汇校内容。
主管部门 已发表 指明作品 批准 作品 来源 权利人 无 不定 不定 签订合同 ——
权利穷竭 是指权利人行使一次即用尽了有关权利, 不能再行使。如发行权。
三、合理使用之标准
(一)美国版权法确立合理使用的四个因素: 美国版权法确立合理使用的四个因素: 1、使用目的; 2、版权作品的性质; 3、使用的数量; 4、使用对作品经济效益的影响。 (二)伯尔尼公约关于合理使用之限定: 伯尔尼公约关于合理使用之限定: 合理使用必须符合公平惯例。
汪曾祺
1992.5.5 专有使用权合同
92.3.15— 98.3.15
北影录音录像公司 改编权 拍摄权
பைடு நூலகம்
《受戒》
92.10,改编为剧本 93.4,摄制电影 观摩教学,放映一次
94.11,该片等参加法国朗 格鲁瓦国际学生电影节。放 映时,公开出售少量门票
北京电影学院
问题的提出:
原告称:原告享有对小说《受戒》改编 及拍摄的专有使用权 专有使用权。 专有使用权 被告称:其拍摄该片的行为,属对汪曾 祺先生已发表作品《受戒》的合理使用 。 合理使用 何谓专有使用?何谓合理使用?其范围 和标准何以界定?我们在著作权的行使 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发表权 署名权 人身权 著 作 权 财产权 修改权 完整权
复制权 发行权 出租权 展览权 表演权 放映权 广播权 网络传播权 摄制权 翻译权 汇编权 改编权
一、版权使用的形式
(一)许可使用 又称授权使用,即著作权人授权他人以特 定方式对作品进行使用。该方式通常表现为许 可使用合同。如某作家许可他人翻译、改编、 摄制其作品等。 第24条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 条 可使用合同,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
1980.11人民文学出版社获 1980 得专有出版权行。到 1996.7共发行 134万余册
出版12万册,封面印有“汇校本” 字样的为3万册,无“汇校本” 字样的为9万册。
胥智芬
《围城》汇校本
四川文艺出版社
(四)我国《著作权法》之规定 我国《著作权法》 1、符合法定情况情形; 2、使用已发表 已发表的作品; 已发表 3、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4、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 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