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姓名:曹嘉骏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司春林
20071028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宣歪墼!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复旦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套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
遵守此规定。
耋量丝!作者签名:垄堑坚
导师签名:052025238曹嘉骏攀:强要戈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中文摘要
自从互联网从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互联网的规模就一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在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互联网诞生的企业不计其数,其中有
Yahoo、Ebay、Go091e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功案例,也不乏Netscape等失败
的公司,无数的商业模式,推动了互联网一波又一波的前进。从最早的浏览器、
目录服务,到后来的门户、电子商务,到现在的霄eb2.O。特别是进入2l世纪,在经历了短暂的泡沫之后,互联网重新焕发了生机,
以搜索、社区和视频等应用为代表的模式逐渐崭露头角,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一大批新的思想也开始涌现,例如描述重新进行战略定位的蓝海战略,
互联网丰饶经济理论的长尾理论,以及网络人际关系的六度空间理论等等。这些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商业模式。本文站在商业模式研究的立场上,以实践的态度,从价值主张、运营模式、
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几个方面,对于SNS、博客、在线工具、p2p、c2c和搜索这
六种主流的创新商业模式进行逐一的分析,并试图通过这些商业模式的纵向比较
得出其商业模式价值的大小,以作为有志于互联网创新企业投资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模式
第3页共57页∞2025238曹嘉骏萋援霉走爹互联网商业模式刨新研究
Abstract
Theinternethasbeendevelopingfastsinceitsinitiationin1980’sandgavebirthtoenormousstartupsuptillnoW.Withinthemcomesupnot
onlythesuccesserasYahoo,EbayandGo091e,butthefailerasNetscape
aswell.Itisthebussiness舯delwhichpushestheinternetforward,fr伽
explorer,directoryservice,toportal,e—business,thenweb2.O.
Afterthebubbleinearly2000’s,theinternetbegantoboomagain.Thisrenaissancewasleadbyasetofnewapplicationsassearchengine,SNSandvedio—streaming.Inthemeantime,somenewtheoriesc鲫einto
beingsuchasblueseastrategy,longtailtheoryandsixdegreesof
seperation.Thesetheoriesalsohelpintheappearanceofnewenterprisesandbusinessmodels.
Inthispaper,wearetryingtoanalyze6creativebusinessmodels
ofSNS,B109,onlinet001s,p2p,C2C,andsearchengineintheaspectsofvalueproposition,operationstrategy,marketstrategyandprOfit
strategy.Intheend,bycontrastofthesebusinessmodels,weareaiming
topresentareferencefortheinvestmentininternetstartups.
Keyword:Internet,BusinessModel
第4页共57页052025238曹嘉骏囊援霉天手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引言
在我写作这篇论文正文的六月份,Myspace的Alexa全球流量排名是第7,
Faceb00k的排名是第15。四个月后,当我再次查询Mysapce和Facebook的A1exa
排名时,Myspace已经上升一位到第6位,而Facebook更是一下子窜升到第7
位,流量几乎翻了一翻。与此同时,Google2007年第三季度的季报显示,Google的收入达到10.7亿美元,相比2006年同期增长46%,继续以超过华尔街预期的
数字高速增长。
Mypacc、Faccbook和Google都是本世纪才成长起来的新兴互联网公司,
Myspacc成立于2003年,Faceb∞k成立于2004年,成立最久的Goo—e也只有10年的历史。是什么使这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如此迅速的发展?答案只有一个:
商业模式。互联网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这个奇迹背后无形的手就是无所不在
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在互联网飞速发
展的今天,又有什么新的商业模式值得我们期待?带着这些问题,就让我们开始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探索吧。
第5页共57页052025238曹嘉骏孽揍暮,t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第一章研究背景
1.1研究范围
自从互联网从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互联网的规模就一直以前所未有的
速度发展着,在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互联网诞生的企业不计其数,其中有
Yahoo、Ebay、Google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功案例,也不乏Netscape等失败的公司,但是无论成功失败,互联网行业从来不缺乏天才的想法和新颖的创造,
正是这些层出不穷的商业模式,推动了互联网一波又一波的前进。从最早的浏览器、目录服务,到后来的门户、电子商务,到现在的web2.O。
本文研究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基本上以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为界,
主要研究在其后兴起的以搜索、社区和视频等应用为代表的模式,这些模式的
产生有些在上个世纪,但其发展成型在本世纪,但更多的则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
这些模式的发展,和互联网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以及NextGeneration的成长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1.2研究背景
2000年之后的互联网,其发展和上个世纪相比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互联网用户持续的增长,从量变到质变
根据艾瑞市场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互联网用户数从2001年的4.96亿
发展到了2005年的7.91亿,并将在2010年达到10.5亿(eTForecasts公布的
2005年数字是10.8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0次统计公告,中国互
联网用户数从2001年6月的0.46亿发展到2007年6月的1.62亿,仅次于美国
的2.1l亿。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国内范围,互联网用户的增长率都保持了平稳,标志着互联网规模已经从高速发展期进入了成熟期。
图卜1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和增长率
第6页共57页052025238曹嘉骏孽援要^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中国同民规模和年增长率
2∞2062002.122003.062∞3.122004.062004.1Z2∞5.062∞5.122∞6.062006.122007.06
(1’弋爆(www‘nnk。n,20a7舯
图卜2中国网民规模和年增长率
第二,互联网的使用开始普及,从研究机构、学校和技术人员逐渐扩展到社
会其他人群,其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网民结构里现出低龄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0次统计公告,24以下的互联网用户占到整
个互联网用户的50%以上,达到了51.2%。网民结构的低龄化使得娱乐交友类的
应用成为了互联网应用的主流。
不同年龄网民规模
2869|__1门自甬甬煞.墨
不刮18岁18’24岁25’30岁3l’35岁36’40岁4I’50岁5l’60岁60岁以上
(代诩(
图卜3中国不同年龄网民规模
第三,互联网接入带宽急剧增加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0次统计公告,所有1.62亿网民中间,采用
宽带(含专线)接入的网民人数达到了1.22亿,超过了75%,互联网接入带宽
的增加,使得音乐、视频以及p2p类的应用得到了普及。
1.3创新模式的产生和特点
2000年左右,受到网络股股价大跌的影响,整个互联网业界都陷入了低潮。
第7页共57页晰碱叭姒慨弧獬慨瞩淼怒嚣=嚣。
』O0OOOOO万啪枷枷052025238曹嘉骏掺援霉天芋互联网商业模式刨新研究
巨大的投入,但没有得到预见的收益,使得整个产业都开始反思互联网究竟出现
了什么问题。反思的结论就是网络企业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提供给用户的价值太少,旧的经济模式的力量被片面夸大了.于是一方面幸存下来的企业开始思考
如何进行改变,另一方面新的力量已经开始堀起。Amzon这时候推出了图书评
价和推荐系统,Go091e开始为Yahoo提供搜索引擎服务。中国的门户网站们在
移动增值业务的帮助下活了下来,木予美的一夜走红开始使博客走进了人们的视
野。
2004年G009le的上市正式揭开了网络复苏的帷幕,Google市值的一路疯长
使得人们又看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Ebay、A哪zon、Yahoo
等传统企业纷纷稳住了阵脚,开始实实在在的获得收入,市场的活跃激发了人们
的创业热情,一大批新的企业又开始了新一拨的征程。就在这一次商业浪潮当中,更多的商业模式出现了,受到前一次泡沫的影响,这些商业模式更加注重差异化
和用户体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1)去中心化
随着互联网年轻一代的成长,互联网网民在整个产业链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得
到越来越多的体现。网络中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不再成为一两个机构、公司或者媒体的专利,这个权力被消解而通过各种开放的传播、分享和再用工具转移到个
人手中。
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的年度人物破天荒的被授予了一群人:You(也就是
“你”)。时代周刊对此的解释是:“现代社会正在进入‘新数字时代的民主社会’,社会的重心正在由机构向个人转移,因此今年的当选者是正在使用互联网或创造
互联网内容的每一个人。”时代周刊同时指出,“千千万万个网民浏览网站,创建
博客、视频共享网站和交友网站,才使网络信息爆炸性增长,推动传媒进入大众
唱主角的时代。”
(2)社区化
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更偏向采用社区化的模式建立网站和应用,提供用户更多相互之问沟通的渠道和手段。
去中心化的结果并不是整个网络陷入无组织状态。网络话语权从一两个权威
那里分解到了各个社区手中。网络用户不再只能从Yahoo或者新浪那里获得资
讯,从华尔街日报或者金融界那里获得股评,网络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根
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开放的社区。如果说之前的webl.O模式是信息的
网络,那么web2.0模式就是分享的网络。
社区化在webl.0时代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论坛、新闻组就是社区应
用的先驱。随着Tag、Ajax等技术的应用,网络社区的应用越来越丰富,规模越
第8页共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