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志礼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方法及临床研究

张志礼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方法及临床研究

张志礼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方法及临床研究

王萍邓丙成孙丽蕴北京中医医院100010张艽北京崇文中医医院100061

摘要我国著名的皮科专家张志礼教授一生致力于对银屑病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探

讨其发病机制以及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成绩卓著。我们有幸跟随张志礼教授学习,受益匪浅,

兹将张老治疗该病的方法及临床研究经验予以同道。

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病因病机认识,张老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血热,而导致血热的因素有多种。

第一二:中医辨证分型,张老从医四十余年,对银屑病已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中医辨证方法。第三:总结了用药特点及常用对药配伍。

第四:相关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总结。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中医称“白疤”、“松皮癣”,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对患者的身

心健康影响严苇。我国著名的皮科专家张志礼教授一生致力于对该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及10验研究,探讨其发病机制以及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成绩卓著。我们有幸跟随张志礼教授学

习,受益匪浅,兹将张老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及临床研究经验予以同道。

‘、病因病机认汉

张老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血热。而导致血热的因素有多种,可以因七情内伤,气机雍滞,郁久化火,以致心火亢盛,毒热伏于营血;或因饮食失节,过食腥发动风之物,脾胃失和,气机不

畅,郁久化热,复受风热毒邪而发病。热壅血络则发红斑。血热风燥肌肤失养则层层脱屑,色白而

痒;菪病久阴血内耗,夺津灼液,则血枯燥而难荣于外:若血热炽盛,毒邪外袭,蒸灼皮肤,气缸

两燔,则郁火流窜,瘀滞肌肤,形成红皮;若湿热蕴久,兼感毒邪,则见密集脓疱:若风湿毒热或

寒邪痹阻经络,则手足甚至脊椎大关节肿痛变形。

_二,小医辨证分型张老从医四十余年,对银屑病已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中医辨证方法,一般将银屑病分为9种

5证型。

1、血热证多见于进行期银屑病患者,皮疹发生及发展迅速,新生皮疹不断增多。鳞屑覆盖不了红斑,瘙痒,常伴心烦易怒,口干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数。

辨证:血分蕴热,发于肌肤。治法:清热凉血,活血解毒。方药:凉虹活血汤(白疙一号)加减

组成:紫草根、茜草根、大青叶、板蓝根、白茅根、土茯苓、槐花、山豆根、生地、丹皮、丹

参、赤芍。

方解:方中紫草根、茜草根、槐花、生地、丹皮、白茅根清热凉血,其中槐花苦微寒,入肝、大肠经,《药品化义》中说:“此凉血之功独在大肠也。大肠与肺为表里,能疏皮肤风热,是=}}I}肺金之

气也”。土茯苓、山豆根、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山豆根有解毒利咽之功。赤芍、丹参活血养血。

病变以身体下部为主者加全瓜萎,重用板蓝根;风盛痒甚者加白鲜皮、刺蒺藜:若挟杂湿邪,舌质

淡苔白腻,皮损浸润较著者加生薏米、防己、茵陈:大便燥结者可加大黄、生栀子;热盛者加龙胆

草、黄芩、丹皮:因咽炎、扁桃体炎诱发者加双花、连翘、锦灯笼等。

2、血燥证

多见于静止期银屑病。病情相对稳定,病程较长,皮疹色变淡,很少有新生皮疹出现,原有皮损部分消退,部分呈钱币或大片融合,有明显浸润,表面鳞屑少,附着较紧,全身症状多不明显,舌

质淡红或舌质淡舌尖红,苔少,脉缓或沉细。辨证:阴血不足,肌肤失养。

治法:养血滋阴,润肤解毒。

方药:养血解毒汤(白疙二号)加减组成:当归、鸡血藤、丹参、JIl芎、二冬、生地、白鲜皮、土茯苓、草河车、板蓝根。

方解:方中当归,鸡血藤,丹参、川I芎养血活血益气,二冬、生地滋阴润燥,白鲜皮、土茯苓、

草河车、板蓝根散风解毒。脾虚挟湿者加生薏米、白术、茯苓、扁豆;风盛瘙痒明显者加刺蒺藜、苦

参;若兼阴虚血热,舌红少苔加元参、地骨皮、丹皮。3、血瘀证

多见于静止期银屑病,患者年龄偏大,病史较长,久治不愈,皮损肥厚浸润呈皮革状,鳞屑较

厚,瘙瘁较重,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涩或沉缓。

辨证:气血瘀滞,肌肤失养。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

方药:活血散瘀汤(白疙三号)加减

组成: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丹参、鸡血藤、鬼箭羽、陈皮、白花蛇舌草、土茯苓。

方解:方中三棱、莪术活血行气;桃仁、红花、鸡血藤、鬼箭羽、丹参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

土茯苓解毒;陈皮行气调中:月经量少或有血块加益母草、当归;合并肝郁气滞者加柴胡、枳壳、香

6|ff'};阴阳不调者加首乌藤、钩藤等。4、湿热证

多见f渗出型银屑病。忠者皮损有糜烂渗出如湿疹样改变,多发于腋窝、乳房下、会阴、股根

部等皱折部位,鳞屑较薄,呈污褐黏腻状,痒较币。H'『伴胸腹胀满,口苦咽十,食少纳呆,大便十或先十后溏,溲赤。女了白带量多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辨证:湿热内蕴,郁久化火。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药:生白术、生枳壳、生薏米、生芡实、』I『萆薜、车前予、泽泻、丹皮、生地、草河车、J.茯苓。

方解:方中生白术、生枳壳、生薏米、生芡实清脾除湿;川I革薜、车前子、泽泻清热除湿利水:生地、月皮、清热凉血:草河车、上茯苓清热解毒。

5、热毒证

多见于发病与患急性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特别多见于儿童和青年。此型多急性发病,

常伴发热、咽痛、全身不适、u十u苦、便秘、溲赤。皮损呈泛发性点滴状或融合成片。辨证:内有蕴热,外感毒邪。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斑。

方药:双花、连翘、公英、败酱草、锦灯笼、Ih豆根、板蓝根、大青叶、白茅根、紫草根、茼

草根、元参。方解:方中双花、连翘、公英、败酱草、元参、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锦灯笼、I『I豆根利

咽衅毒。咽部红肿明显者町加牛蒡了、龟腥草;发热加黄芩、知母、生石膏。张老特别强调对病灶

的治疗,认为此型银屑病多因病毒、细菌感染而诱发,也就是说上呼吸道感染能激发银屑病。另外,

对小儿患者的治疗心注意健脾消导法,不能一味清热解毒。6、寒湿证

多见于关节病性银屑病性,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严蘑者膝、踝、脊椎等大关节办a,受累。伴肯银屑病皮损,甚至呈红皮病表现。关节症状与皮肤表现常同时加重或减轻,指趾末端关节受累最

为常见。辨证:风寒湿邪,痹阻经络。

治法:温经通络,除湿解毒。

药物:秦艽、乌蛇、鸡衄藤、青风藤、海风藤、桂枝、羌独活、木瓜、桑枝、草河车、上茯苓。方觯:方中秦艽、乌蛇、青风藤、海风藤、桂枝、桑枝温经通络:鸡血藤养血通络,羌活、独

活驱风通络:木瓜化湿;草河车、土茯苓解毒。若伴有肝肾阴虚证加用熟地、桑寄生、枸杞子:皮

屑多,肥厚较晕加养血活血药如当归、赤白芍、丹参、三七粉、桃红、红花、首乌藤等;若阳虚明显,町加用制川乌、制草乌。

7、风湿毒热证多见卜关节型银屑病急性期,证见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皮损泛发、潮红、浸润肿胀、弥

7漫脱屑,舌红、苔黄、脉滑数。辨证:风湿毒热,痹阻经络。治法:清热除湿,疏风通络。

药物:羚羊角粉或生玳瑁面、生地、丹皮、紫草根、茜草根、白茅根、板蓝根、秦艽、木瓜、羌独活、赤芍。

方解:方中羚羊角粉或生玳瑁、生地、丹皮、紫草根、白茅根、清营凉血:板蓝根清热解毒:秦艽、木瓜、羌独活通利关节、疏风通络:赤芍活血养血。张老师认为乌蛇、全蝎等虫类药对缓解关

节疼痛有效,但热证明显时不宜使用,否则可加重银屑病皮损。

8、脓毒证

相当于脓疱性银屑病。临床表现:在银屑病基本损害上出现密集的粟粒状脓疱,部分融合呈“脓湖”状。病情多呈周期性复发,皮肤潮红煅热,脓疱聚集,伴发热、心烦急、口干口渴、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少苔呈沟纹舌,脉弦滑数。

辨证:湿热蕴结,兼感毒邪。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除湿。

方药:羚羊角粉、丹皮、生地、白茅根、紫草、板蓝根、土茯苓、双花、连翘、生薏米、苦参、生石膏。

方解:方中羚羊角粉咸寒,主清热解毒,入肝、心经,又可凉血安神;生地、丹皮、白茅根、紫

草清热凉血;板蓝根、土茯苓、双花、连翘清热解毒;生薏米、苦参清热除湿;生石膏清气分热。治

疗中应注意有无伤阴之证,若病程迁延,病久伤阴,出现口干舌燥、便干尿黄、舌红无苔或沟纹舌、

镜面舌,应注意凉血护阴,养阴益气,清解余毒。方用南北沙参、石斛、元参、太子参、双花、赤

芍、生薏米。发病初期患者出现一派毒热标象,故重用清热解毒之剂,后期出现耗伤阴血征象,宜

注意凉血护阴。

9、毒热入营证

相当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急性期证见全身弥漫潮红肿胀、煅热、大量脱屑,毛发爪甲也可脱落,

常伴发热烦躁、口干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辨证:毒热炽盛,入于营血。

治法:清营凉血,解毒护阴佐以利水。

方药:羚羊角粉或生玳瑁面、生栀子、黄连、双花、连翘、蒲公英、败酱草、生地、冬瓜皮、桑

白皮、丹皮、自茅根、车前子、生石膏。方解:羚羊角粉、生玳瑁清热镇惊;生栀子、黄连、生石膏清三焦实火;双花、连翘、公英、败

酱解毒;冬瓜皮、桑白皮、丹皮、白茅根、车前子清热凉血利水。后期热势渐退,阴液亏耗,气阴两伤,肌肤失养,可见皮损颜色转淡,鳞屑干燥,层层剥落,舌质淡苔自、脉沉细、或细数。治法

宜养血滋阴润燥,清解余毒。药物可选当归、赤白芍、首乌藤、生地、丹参、鸡血藤,以滋阴养血,

清解余毒。若伴有皮损肥厚如皮革状,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等血瘀征象,町加用桃红、红花、三棱、莪术、三七粉等活血化瘀之品。

8三、tIll药特点及常用对药配伍1、刚药特点

我们在跟随张志礼教授学习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了数千张治疗银屑病临床经验处方,总结出

一些辨证规律及川药特点。(1)若按药物功效分类,使用最多的是清热解毒类药,其它依次为清热凉血类、凉血止血类、清热泻火类、养血活血祛瘀类、利水渗湿类、疏风通络类及健脾益气类药。(2)

按药物在处方中使州频率高低统计,使用次数多(90%以上)的药物是紫草根、茜草根、板蓝根、大

青叶、上茯苓、槐花、元参、北豆根,其它依次为花粉、生薏米、羚羊角粉、白鲜皮、生地、锦灯笼、月参、苦参、赤芍、双花、连翘、莪术、熟军、全瓜蒌、白茅根、三七粉、红花、青风藤、海

风藤、草河车等。(3)按中医证型分类,血热证最常用的药物是紫草根、蒲草根、板蓝根、大青叶、

元参、【『『豆根、羚羊角粉、白茅根、生地、丹皮:若合并扁桃腺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常加_L|j双花、连翘、锦灯笼、鱼腥草。血瘀证常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丹参、三七粉。风湿痹阻证常fL|j药

物有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羌独活、秦艽、乌蛇;夹寒邪者加制川乌、制草乌、桂枝。脾虚湿

盛者加(生)白术、(生)枳壳、茯苓、生薏米。毒热入营证多见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急进期,州羚羊角粉或生玳王隹}、生地炭、双花炭等清热解毒、清营凉血之品,同时重用白茅根30~60克:伴水肿明

显者州冬瓜皮、桑白皮、大腹皮、车前子、泽泻等消肿利水之品。久病伤阴者用麦冬、花粉、生地、

元参、太了参等。气血虚加用黄芪、白术、当归、首乌藤。

2、常刚对药配伍:(1)对药:紫草根茜草根

功J【{j:清热凉血,活血解毒。

常_I_}j量:紫草根10~15克

蔺草根lO~15克按语:紫草根属清热凉血类药物,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效。茜草根属凉血止血类药物,

木草纲日记载,具有活血行血,化瘀通经之功效。两药合用,凉血活血之功更强,并可化瘀消斑。

(2)对药:大青叶板蓝根

功HJ: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常用量:板蓝根15~30克

大青叶15~30克

按语: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作用偏于全身。板蓝根清热凉血解毒利咽,作|L}j偏于局部。

板蓝根利咽喉,治大头瘟的作用超过大青叶,而大青叶凉血消斑作用胜于板蓝根。两药配伍,则仝

身毒热能解。板蓝根与白茅根、紫草根、茜草根、瓜蒌根组成凉血五根汤,对下肢红斑结节性皮肤

病有满意疗效。如银屑病、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过敏性紫癜、下肢丹毒初起等。张老在凉血五根汤基础上加入苦参组成六根煎,治疗进行期银屑病效果更佳。

(3)对药:山豆根元参

功_L|=I:清热解毒,清利咽喉,滋阴降火。

常_L|j量:1iI豆根6~10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