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 可爱的中国 第一课 我的祖国(祖国疆域有多大) 导学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使同学们思考自己对祖国母亲了解有多少。 二、自主学习新课,交流合作新知。 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了解国界线的标志。 教师:看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通过寻找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住过的疆域有多大。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 4.通过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各个邻国,感受我国疆域的辽阔。 活动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 (1)路程。我国东西相距多少千米(5200千米);南北相距(5500 )千米。最北点(漠河,中国北极村之称,最南端,曾母暗沙) (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4)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5)相邻的国家(15个):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巴基斯坦 尼泊尔 不丹 缅甸 印度 老挝 越南 朝鲜 锡金三、 三、总结: 作业: 1、我国的国土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第三位),人口约(13.4 )亿,我国东西相距(5200)千米,南北相距(5500)千米,最北端是(漠河)有(中国北极村)之称,最南端是(曾母暗沙)。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 (5)个自治区,(2)个特四、别行政区。与我国领土相邻的国家共有 (15)个,他们是:(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 (缅甸)(印度)(老挝)(越南)(朝鲜)(锡金)、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我国人口有多少 一、导学过程: 自主阅读课本P6-9页,回答下面的问题。(有困难请用红笔标注) 1.现在世界人口有多少?世界50亿人口在哪一年?60亿人口在哪 一年? 2.现在我国人口有多少?和世界人口是怎样的关系?获得这一信 息后,你有什么感受? 3.主题辩论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两个同学就中国的人口问题发生了争论:一个同学说,人口多好处多;另一个同学说,人口多有不利的一面。你同意谁的观点?请把理由写在下面,辩论时要把自己的理由说清楚。 4.温故知新:孩子们,我们国家有34个行政区,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赶快对照地图找一找,说一说吧。 直辖市4个: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庆市 自治区5个: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23个省: 2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 澳门 拼图游戏:将各省市的行政区轮廓剪下来,再拼到一起,看谁拼得又快有准。 二、成果展示。 三、作业 1、我国的海上邻国有( ). 2、全球现有( )多亿人口,中国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分之一。 3、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制定了 ( )的基本国策。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江山如此多娇 导学目标: 1.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 2.通过欣赏,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3.使学生自觉产生保护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自觉保护文物和爱护景区。 第一课时 美丽的自然风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奇异瑰丽。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你肯定会流连忘返。下面哪位同学愿意介绍一下给 自己印象比较深的自然景观? 1、学生自主交流 2、教师导入新课: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大家没有去过的美丽地方。 二、进行新课: 1、运用课件播放自然美景,让学生认识交流各地的美景, 2讨论交流 3、查阅资料,了解黄山的“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1)自主学习与讨论 (2)展示交流成果 (3)小结黄山的“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4)拓展延伸:体会描写名山和自然风光的诗文佳句的意境。 5、自主学习五岳的特点:(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 (1)查资料,自主学习,了解五岳的特点。 (2)交流展示 三、总结 四、作业: 1、黄山的“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2、五岳是: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瑰丽的名胜古迹 一、我国不仅有奇异多彩的自然风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还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丰富的名胜古迹,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文明成果。 二、运用课件播放名胜古迹。 第三课时 留住美丽的骄傲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和悠久历史中的名胜古迹,对于我们祖国的宝贵自然和文化遗产,我们真的很骄傲,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保护他们,让更多的人能看到我们的骄傲! 二、说说家乡的名胜古迹 1、小组交流、讨论。 2、班内展示。 三、说说全国著名的名胜古迹及旅游胜地 1、小组交流讨论。 2、班内展示 如:长城 故宫 秦始皇兵马俑 敦煌莫高窟 颐和园 ;张家界 桂林 山水 海南风光 山峡风光等。 四、我们怎样留住大自然和祖先留下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1、小组讨论交流。 2、班内展示。 五、总结。 让我们制定保护景区和文物的公约。 1、小组讨论 2、班内展示 六、作业:把自己知道的名胜古迹说给他人听。 1、北京的名胜古迹有(故宫)(长城)(颐和园)(十三陵);陕西的名胜古迹有(秦死王兵马俑)。 2、湖南的旅游胜地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阳明山)(顺皇山)(舜帝陵) 教学反思: 第三课 古老的中华文明 导学目标及重点: 1.了解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境内的远古先人都有哪些、炎黄子孙的含义、四大发明、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多彩的节日。 2.为我国悠久的历史感到自豪和骄傲。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我的祖国多悠久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我们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本课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二、新课导学 1、我们生活的祖国有过很长的历史,你知道哪些朝代? (1)学生自主讨论交流: (2) 教师小结:我国有很长的文明史,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去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 2、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多媒体出示能代表中国古老文明的物品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 国宝,激发研究历史的欲望和兴趣。 3、认识我国经历的朝代 (1).粗略讲解祖国的历史轮廓。 夏、商、周、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 (2).重点讲解夏朝至清朝这一段历史。 理清夏朝距今4000年,商朝距今3000年,西汉距今2000年左右, 宋朝距今1000多年的历史。 4、了解美国建国的历史: (1)、讨论交流:美国从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到现在,只有 200多年的历史。 (2)日本有多少年历史呢? (传说公元660年建国。) 三.总结 四、作业:写出我国的历史过程线路图。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离现在已经约有(4000)多年了,接下来的历史朝代是(商)、(周)、(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最后一个历史朝代是()朝。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拜访远古先人 一、导学要求及重点: 了解我国远古人类的发展情况。 二、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探究:我国境内有哪些古人类 (二)、讨论交流: 1、在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在云南元谋,被称为“元谋 人”,距今170万年。 2、在陕西蓝田和北京周口店也发现了远古人类,你知道他们距 今有多少万年吗? 学生自主交流:蓝田人(80万年);北京人(20-70万年) 3、元谋人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人工火的古人类。 (1)他们获取和保存火种? (2)他们怎样使用打磨石器工具,维持生存? (3)交流展示 三、小结: 我国境内的远古先人非常智慧,他们保存火种,使用打磨石器 工具,维持生存。 四、作业: 1、(元谋人)距今170万年;蓝田人距今约(80万年);北京人 距今约(20-70万年) 2、世界上迄今最先使用人工火的古人类是(元谋人)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炎黄子孙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听到大人们说“我们是炎黄子孙”,那么“炎黄子孙”这个词,是怎么回事?下面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28页“炎黄子孙”的含义。 二、导学新知 1、学生了解“炎黄子孙”说法的来历。 补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