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标权的行政保护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商标保护包括两种方式:工商管理机关和司法机关。当注册人发现他
人侵犯自己的商标专用权后,应该及时寻求法律保护。按照我国商标法律的规定,
负责保护商标专用权的部门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司法机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
商标保护的双轨制。所以,当发现侵权行为时,被侵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请求处理。但是,当事人不得就同一案件同时请求司
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处理,而只能选择一个处理机关。本论文主要讨论我国商标的
行政保护。
商标权的行政保护是国家商标行政管理机关依据有关法律规定 ,运用法定
行政权力 ,通过法定行政程序 ,用行政手段对商标权实施全面的法律保护。商标
权行政保护不仅局限于行政执法 ,也包括政府管理机关对商标权予以保护的各
个方面①。在商标权国际保护方面 ,一些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在对权利人的商
标权予以法律上确认的同时 ,对权利归属纠纷进行审查、 裁定 ,而对于商标权
的侵权案件 ,则严格通过司法程序予以处理。我国国家商标权行政管理机关除了
对商标权予以法律上的确认和授权外 ,还依法运用行政权力通过行政调处、 行
政裁决、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手段对商标权予以全面的保护②。
在发生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时,被侵权人乃至任何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
地或侵犯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控告或检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则根据有关投诉或检举,对侵权行为予以查处或应当事人的请求,就侵犯商标专
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节。
一、商标权行政保护概念与相对于司法保护的特点
商标权的行政保护,是指采取行政的手段或途径,行政执法机关依据投诉或
依职权主动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调查与查处,进而达到对商标权的有效保护。对
商标权利人而言,与司法保护相比商标权行政保护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保护及时、有效。相对于司法保护而言,行政保护的突出特点就是效
率高。首先,是行政机关对市场监控的覆盖面广、人员专业性强,同时还具有行
政执法权,能够行使职权进行调查与处理;其次,行政执法机关一般按照其管辖
的行政区域范围进行分级管理,权责明确;再次,行政执法机关有权在初步调查
核实的基础上责令侵权方立即停止其侵权行为,避免损失的扩大;最后,行政执
法机关一般实行垂直管理,即使涉及疑难问题需要向上级请示,其效率也很高。
第二,措施多样、有力。行政执法机关在调查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形
灵活采取多重行政手段和措施,如询问、查阅、复制、检查、查封与扣押等。认
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行政执法机关可以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
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以处以罚款,还
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第三,启动灵活、主动。行政保护实行“依投诉被动保护”与“依职权主动
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行政执法机关可以依据当事人的投诉,启动执法处罚程序,
也可以依职权对商标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有侵权嫌疑的,有权采取相
应的行政执法处罚措施。
第四,成本费用较低。如果商标权利人自行进行调查取证,将耗费大量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由于其自身不具有行政执法权,某些情形下取证的难度
较大,无形中又增加了调查取证的成本。因此,商标权利人完全可以在获得初步
线索或证据的情况下向行政执法机关投诉,请求行政保护,节约调查成本和费用。
二、2010年我国在商标行政保护方面取得的一些骄人的成绩
1.商标审查积压彻底解决 商标注册申请大幅上升
2010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于12月9日突破百万大关,达100.3万件,创历史
最高,连续9年世界第一。我国商标注册累计申请821.3万件,累计注册商标
554.5万件,有效注册商标448.1万件,均居世界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0
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评价,中国商标申请在全球“逆势而上、一枝独秀”。世
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先生评价,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商标局,解决商标
审查积压上做得非常出色,商标工作为世界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2. 农产品的商标保护带动了相关农产品的发展
由于近年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将以农产
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工作为核心内容的“商标富农”工作机制作为解决“三农”问
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切入点,在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众多利用农产品商标
和地理标志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成功典型,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3. 对商标假冒侵权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了很多。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始终把对有较高知名度商标的保护作为工作重点 ,集中
力量查处有影响的大要案件。为对有较高知名度且在全国范围内被侵权假冒严重
的商标实施重点保护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编制了《全国重点商标保护名
录 》 ,收录了中外商标权人的380多件注册商标,其中涉外商标 200多件 ,要
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犯这些商标专用权的案件及时受理 ,积极查处 ,
体现从严、 从重、 从快的原则。商标局在调整《全国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 的
同时 ,选择了 40家企业作为维护其商标专用权的联系点 ,发挥企业在商标注
册情况、 商品真伪鉴定和侵权假冒线索提供等方面的优势 ,提高打击商标侵权
假冒行为的效果。在对有较高知名度商标实施重点保护的工作中 ,各级工商行政
管理机关注重保护国外投资者的商标权益 ,严厉查处了一批侵犯外国商标专用。
三、商标行政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商标权的行政保护 ,是国家商标行政管理机关运用行政手段对商标权予以
法律上的确认与授权 ,对商标权权利归属纠纷进行审查与裁定等。我国商标权政
管理机关有权对商标权侵权案件进行行政调处、行政执法。我国对于商标权的行
政保护 ,在相关的法律、 法规中均有明确的规定 ,并建立了相应的行政保护队
伍 ,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也存在问题。
1. 我国商标行政保护的内容还不够健全。
2. 商标权行政保护程序还不够完善。
我国商标的印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标印制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1. 《印刷业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印刷业管理包括出版物、包装装潢和其他
印刷品的印刷经营活动。其中包装装潢又包括商标标识、广告宣传等。第四
条规定,县级以上出版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印刷业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在印刷业管理这个大盘子中,商标侵权印制主要以
工商部门为主,公安及其他有关部门配合。但目前的情况是各部门在管理中
各行其是,要么是都争着管,要么是都推脱不管,很难形成统一合力,也很
难实现监管到位。
2. 管理内容分散交叉,难以协调一致。
从证照管理上讲,《印刷经营许可证》由出版部门颁发管理,《营业执照》由
工商部门的登记管理部门颁发管理。从商标一致上讲,五种制度(承印验证
制度、承印登记制度、印刷品保管制度、印刷品交付制度、残次品销毁制度)
主要由出版部门管理,工商部门协助。从商标管理上讲,商标侵权行为主要
由工商部门的商标管理部门为主,出版、公安部门配合;其中工商部门主要
对是否印刷制、买卖假冒仿制商标标识、是否实施商标侵权进行管理,构成
犯罪的,还应及时移交公安机关。管理内容如此复杂交叉,每个内容又各有
侧重,这种分散管理如配合不好很难实现协调一致。
3. 处罚条款众多,难以准确把握。
非法进行商标标识印制有三种情况:一是未取得《印刷经营许可证》、《营业
执照》而擅自印制商标标识的行为;二是虽然已取得《印刷经营许可证》,
但未取得《营业执照》而擅自印制商标标识的行为;三是伪造、擅自制造或
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其中第一、二种情况分别
按照《印刷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等规定进行处理。第三种情况属于商标侵权行为,按《商标法》、《商标法实
施条例》、《商标印制管理办法》的规定处理。其中如违反《刑法》第二百一
十五条规定、构成犯罪的,还应按两高《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例具
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如此众多的法
律法规,每种行为究竟适用那种法规的何种条款,遇到法条竞合时又如何适
用,办案人感到不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