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企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一些体会 - 发言稿

浅谈企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一些体会 - 发言稿

浅谈企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一些体会
北京吉威时代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吉威时代也取得了一点成绩。

吉威时代目前约有员工300人,技术涵盖GIS、RS、DPS 等范畴,业务涉及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加工和信息服务等领域,相关产品在测绘、城市、国土、国防等多个行业和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从高技术研究到产业化推广,从自然资源到卫星应用,公司主持或参与了一系列的国家重大项目和测绘科技项目。

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成长得益于社会经济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的旺盛需求,得益于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战略领导下,企业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这次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
和人才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

下面,我结合吉威时代在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中的一些体会,从四个方面做汇报。

一、创新带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吉威时代这些年的发展,用我自己的话来说,是从“小米步枪”到“重型装备”再到成套“建厂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早先,以GeoScan为代表的工具软件,简单好用,价格便宜,无异于小米步枪。

尽管GeoScan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一致认同,在测绘生产中深受欢迎,但要单靠这样的工具软件来支撑一个企业的高速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

后来,我们将GEOWAY强大的采编功能扩展到立体测图环境下,很快就开发出了全自主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对航测生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采编一体化、内外一体化、图库一体化”的流程再造新理念,并同步推出了“一体化测图系统”;将原有的桌面遥感软件迁移到网格计算环境下,我们又推出了“集群式影像处理系统”;从基础测绘领域进一步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我们又开发了“电子地图生产系统”。

这些系统产品的共同特点是:综合运用多种技术,能够为一个完整业务应用提供成套解决方案。

尽管与法国“像素工厂”千万级的价格相比,我们的集群式影像处理系统还是
要便宜得多。

但相对于过去的工具软件,现在的系统产品应该算得上是重型装备了。

信息化测绘为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新的机遇。

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大力支持下,吉威时代与甘肃省测绘局率先开展了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研究和项目建设,并在甘肃省地图院实现了信息化航测生产体系的规模化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成果也得到了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对带动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信息化测绘体系涉及装备研制、技术改造和系统集成等建设内容,可以说是一整套的建厂技术。

需求决定发展,科技引领创新。

吉威时代正是以产品战略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在短短几年之内,实现了从工具软件、系统产品到体系建设的三级跳。

二、企业创新的特点
单从技术创新的环节来看,高校院所比企业更具竞争力。

但高校和科研院所往往只是注重了技术创新这一个环节,且是单点的,离散的,横向之间缺乏整合,没有形成整体效益。

从这个角度来讲,尽管高校院所的科研规模很大,
实际上仍然是小农经济。

企业创新则不单是技术创新,企业创新涉及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各个环节,企业创新无处不在。

只有将创新的各个环节贯通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创新的威力。

企业不会为了创新而创新。

企业创新更具有针对性,更需要成功率。

我们认为:企业创新的最大价值不一定在于技术突破,而更可能在于市场发现。

因此,企业创新的路径往往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

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退到后台,让企业站到前台,双方结成上下游的创新合作伙伴关系。

科研成果转化需要由真正具有产品化能力的企业来完成,在这一点上,技术型公司应该比营销型公司更为合适。

三、如何实现持续创新
大面积的、高频度的持续创新,反复创新,光靠一个人的意愿和热情是不够的。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吉威时代形成了一整套的企业创新运行机制。

在吉威时代,有两个重要流程必须遵循。

一个是“研发-产品-营销-服务-工程”的业务流程,一个是“信息-需求-计划-质量-绩效”的管理流程。

吉威时代的所有活动,不管
是技术活动、市场活动还是管理活动,都是在这两个流程指导下展开的,创新活动也不例外。

在业务流程指导下,不管一个项目原本是科研项目、产品项目还是工程项目,都会被分解成三个部分的工作:技术研发、成果复用、工程定制,交由不同的部门去完成,最后再整合成一个完整成果。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不但保证了每一个项目都能充分利用现有成果,都能代表公司的整体水平,同时也能捕获住每一个项目中的每一个细小的技术需求和功能需求,为产品创新提供鲜活的素材。

在管理流程指导下,我们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和应用指标,连同创新指标,作为质量考评的重要依据。

没有创新的产品,就是不合格品!这种创新,有点刻意,有点强制。

企业创新过程中,还需要掌握好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尺度。

不管是专业技术,还是通用技术,都需要进行一个初步评估,来决定自主研发还是外部引进。

这些年来,吉威时代不断拓宽上下游的合作渠道,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的技术合作创新模式。

通过化整为零,日积月累,GEOWAY创新体系渐渐形成,GEOWAY产品体系不断丰富。

正是这样的一整套创新机制的构
建和运行,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创新。

四、在国家战略指导下创新
从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科技部就一直强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在国家战略层面,企业创新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重要力量。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吉威时代连续承担了三个“十五”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课题和三个“十一五”总装备部卫星应用预先研究课题。

长期的科研实践,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素养,保持了我们的创新状态。

吉威时代是伴随着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数字化测绘以来,几乎所有的基础测绘项目都有GEOWAY产品技术的参与;同时,我们也在测绘生产实际需求的牵引下,不断推出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

可以说,测绘是吉威时代创新不竭的源泉。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关心和扶持下,吉威时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8年,我们以信息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为契机,陆续研制和推出了一系列的信息化测绘技术装备。

2009年,我们通过国家测绘局渠道,成功申报了国家发改委卫星应用产业化示范应用专项,研制出“国产化的像素工厂”——集群式影像处理系统;2010年,我们积极参与了天地图项目建设,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而
且成功开发出电子地图生产系统,从数据层面保障了平台技术的自主性。

正是在这样的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下,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创新被融入到国家创新体系之中,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逐步成为地理信息产业创新的主体。

五、结束语
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预示着我国测绘和地理信息产业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从生产到更新的基础测绘任务转变,以及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国情监测等重点项目逐步展开,科技的引领作用和装备的支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当前,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领导下,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机遇期。

面对前所未有的创新环境,地理信息企业的创新热情将被再一次点燃。

我们坚信,未来五到十年,中国一定会诞生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国际领先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企业,这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应该是产业发展的必然!吉威时代将为此而继续努力!
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