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_油田水水处理和注水系统管理规定
3_油田水水处理和注水系统管理规定
2
汇报提纲 一、编制背景及过程 二、编制的指导原则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3
一、编制背景及过程
(一)编制背景
在油田开发基础年活动过程中,水处理和注水工作以 夯实“五个基础” 和实现“三提三控”为目标,突出做好 “注好水”和“注够水”工作。水质达标率得到有效改善, 注水系统效率明显提高,注水单耗进一步降低。
对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规模、进水指标、出水指标、药 剂投加、收油排污、过滤反洗等各方面作了规定。
•29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1★水处理系统运行控制
第二十二条:采出水处理系统应按设计进水水质指标 要求,严格控制脱水站来水指标。
水驱污水进站含油量应不大于1000毫克/升,悬浮物应不大于 100毫克/升,含聚污水和稠油污水,含油量应不大于3000毫克/升, 悬浮物一般不大于200毫克/升,如高于以上数值,应及时查找原 因并整改。
2★制度管理
第十一条到第十三条,规定对制度建设、工作流程、 水质不达标的处理进行了要求,包括水质指标、报表资料、 巡回检查、事故预案、现场操作等内容。
第十一条:各油(气)田公司必须建立健全水处理及 注水岗位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水处理和注水系统的运行 管理和水质控制,规范设备、药剂和资料管理,加强岗位 培训、检查和评比,提高水处理和注水系统的管理水平。
•24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3★水质管理
第十四条到第十七条:按照用途将油田水处理标准分 为四类,规定了不同用途的水处理技术、水质监管记录、 化验项目等方面的要求。
1. 处理达标后回注; 2. 稠油污水回用到锅炉; 3. 处理达标后外排; 4. 处理达标后无效回注。
•25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3★水质管理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1★生产管理岗位及其职责
如第七条中要求:油(气)田公司主管部门应设置专 门的水处理及注水管理岗位,负责油(气)田公司生产管 理过程中水处理及注水的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
1.组织制定油(气)田公司水处理 及注水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水处理及注水 管理考核及奖惩机制;
2.组织制定油(气)田公司水处理 及注水技术政策并监督执行;
•27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运行控制
对于运行控制,《规定》根据生产工艺从四个方面进 行了要求。
1★水处理系统运行控制 2★注水系统运行控制 3★离子交换系统运行控制 4★能耗控制
•28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1★水处理系统运行控制
本部分要求水处理系统应加强系统的全过程管理,完 成每级处理的规定程序,使每级处理系统的水质达标,保 证最终外输水质达标。
•30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1★水处理系统运行控制
第二十七条:过滤器要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反冲洗强 度、反洗周期及反洗历时进行反冲洗。
一般情况下,过滤罐每天至少反洗一到两次,并保证其压降 ≤0.15MPa。 对于处理含油污水的压滤罐,反冲洗压力应达到0.2 MPa以上。 各种压滤罐,实际进水水质(油和悬浮物)应低于或等于设 计水质。 对滤料定期检查(每年至少检查一次),根据滤料漏失及污 染情况,及时补充及更换滤料。
•13
二、编制的指导原则
2. 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力争能够指导油 田管理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的工作。
《管理规定》可用于规范各油田公司水系统的地面生产管理 工作,同时规定了多项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还可作为基 层管理岗位的生产运行指导手册,强化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管理规定》中明确了各级管理岗位的设置及其职责;
•8
一、编制背景及过程
(一)编制背景
四是重油轻水观念改变与过程管理薄弱的矛盾。 三年油田开发基础年活动工作,各油田提高了对注
水工作的重视,重油轻水观念明显改善。但是由于组织 和制度不健全,药剂投加、管线清洗、滤料更换、水罐 排污等缺少有效的监管和考核。部分油田为节省运行费 用,对设计明确要求投加的化学药剂少加或不加,少排 泥或不排泥,造成污水恶性循环、水质变差。
《管理规定》中明确了水处理设备、注水设备的记录、检 查、检修维护等要求;
《管理规定》中明确了管线、注水井清洗等要求。
•14
汇报提纲 一、编制背景及过程 二、编制的指导原则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5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共八章, 90条,11个附件。紧 紧围绕水质管理、运 行控制、节能降耗这 条主线展开论述。
•31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1★水处理系统运行控制
第二十六条:水处理调节罐、缓冲罐、斜板除油罐、 浮选机、注水罐等设备及设施,应及时收油和排污,确保 污油回收、污泥排泄、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第二十八条:水处理站的沉降容器和设备每年要清洗 一次。对清洗容器时排出的污泥,要妥善处置,防止对水 质形成二次污染或污染环境。
3.组织制定油(气)田公司水处理 及注水管理指标,组织检查考核,并协调 解决水处理及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参与审查水处理及注水方案, 收集、汇总运行数据年度报表;
5.组织推广应用先进的水处理 及注水管理经验和工艺技术,并及时 组织进行评价;
6.组织开展水处理及注水管理
和技术的培训工作。
•22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油田水处理及注水系统地面生产 管理规定编制说明
地面建设管理处 二〇一二年七月
1
按照油田开发基础年“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 水”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近年来地面系统突出工作重点,采 取加大地面工艺改造力度、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强化运行管 理等措施,水质达标率、注水系统效率不断提高,取得了很好的 效果,为油田开发转变发展方式,夯实生产基础起到了积极的作 用。为“构建精细注水常态化机制”,勘探与生产公司组织规划 总院编写完成了《油田水处理及注水系统地面生产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7
一、编制背景及过程
(一)编制背景
三是技术进步与水处理技术储备不足的矛盾。 近几年,水处理和注水工艺技术进步很大,形成了
适应三采、稠油、低渗等油田开发的采出水处理技术、 锅炉回用技术、注水优化技术、外排水达标技术。但注 水水质标准、特低渗透油田水处理、SAGD余热利用、外 排水资源化利用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油田开发的 进一步深入,水处理和注水技术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 提前做好技术储备。
•16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下面对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分章作简要介绍。
① 总则 ② 生产管理; ③ 运行控制; ④ 辅助系统管理; ⑤ 管理效果分析、评价、上报; ⑥ 人才培养与技术个性; ⑦ 检查、考核与评比。
•17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则
共5条,主要是一般性要求,包括规定编制的必要性、 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内容。
•23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2★制度管理
第十二条:油(气)田公司应建立“水处理及注水质 量公报”(月度)通报制度;定期召开油气田水处理及注 水系统工作例会,每季度一次;定期组织“水处理及注水 系统专业管理检查”,每年度一次,同时,强化不定期日 常管理抽查工作。
第十三条:各场站出现水质质量超标,相关矿(作业 区)应在12小时内向采油厂(作业区)汇报基本情况和处 理措施,并在3天内向油(气)田公司上报加盖采油厂 (作业区)公章的“水质质量超标情况报告”。
•11
汇报提纲 一、编制背景及过程 二、编制的指导原则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2
二、编制的指导原则
《管理规定》的编制突出两个方面的特点: 1. 突出全面性—力争涵盖油田水系统地面生 产管理的各个阶段。
《管理规定》对水系统地面生产的各主要环节做出了明确 规定,从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制度管理、主要生产工艺(水处 理、注水等)的控制、辅助生产系统(化验、药剂、资料等)的 管理,到能耗管理、人员培训、资料上报,管理工作的检查评比 等方面,都有涉及,力争突出全面性。
•32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2★注水系统运行控制
本章中要求注水系统应全面加强注水工艺管理,制定 合理的管理措施,满足注水水质要求,保障平稳运行和降 低系统能耗。对注水参数优化、水质监测、清污混注、注 入计量、设备巡检维护、管线清洗、能耗计量、洗井作业 等多方面进行了要求。
•33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2★注水系统运行控制
•20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1★生产管理岗位及其职责
油(气)田公司水处理和注水系统生产岗位设置分四 级,第六条到第十条分别列出了岗位设置的要求及其职 责,工作要求。
油(气)田公司 二级单位(厂、作业区) 矿(作业区) 场站
均应设置专门的水处 理及注水管理岗位, 下一级部门向上一级 部门负责并上报。
•21
关于清污混注:第三十二条中,注水站的出水应达到 注入水水质要求,一般情况下清水和采出水应分注,如确 需混注时,应进行室内配伍性试验,以满足注水要求。
特别强调:油田水处理及注水工作,要围绕“注好水、 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的理念,加强生产管理, 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努力提高水处理及注 水水质达标率,降低系统能耗。
•19
三、规定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共4节14条,对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1★生产管理岗位及其职责 2★制度管理 3★水质管理 4★生产运行优化管理
规定要求:各油(气)田公司应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 四级管理体系,加强对水处理站出口、注水站出口、井口 和井下等控制点的水质监测。
油(气)田公司每半年、采油厂(作业区)每月、矿(作业 区)及站、队每天应对水处理站、注水站进行水质检测。 选择支线上开井数1-5%的注水井作为井口、井底水质监测井, 每季度分析一次。 同时建立相应的水质化验分析资料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