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美汇率之争
剖析中美汇率之争
最近,中美汇率问题再起波澜,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话题占据了各大媒体经济版块的头条。
我们认为,中美汇率之争实际上是国家利益的博弈,我们有必要对此给予特别关注。
一、什么是“汇率”
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汇率。
从汇率制度角度来看,汇率可以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两种。
“固定汇率”是指汇率波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
“浮动汇率”是指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汇率,官方对汇率波动幅度不设定上下限。
在较长的时间里,我国采用的是严格管制下的固定汇率。
2005年7月,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根据往来贸易比重,将主要贸易国的货币编制成综合货币指数,俗称“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我们可以认为,现行人民币汇率体系介于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间。
从此次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约8.2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上升到目前约
6.8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约21%。
二、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
3月15日,美国130名国会议员联名上书奥巴马政府,要求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实施制裁。
在1994年,
剖析中美汇率之争
美国就曾经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美国两大智库之一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院最新发布研究观点指出,人民币必须再升值约25—40%。
美国之所以要求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扩大出口。
举个例子:一个在美国价值100美元的商品,在当前汇率下出口到中国的价格为682元人民币(不考虑关税等因素,下同)。
如果人民币升值40%,则该产品在中国的售价为487元人民币,在出口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该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便宜了195元人民币,使得美国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从而实现扩大对华出口。
由于多种复杂原因,美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即进口大于出口)。
人民币升值之后,使得美国对华出口大幅增加,从而缩小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
二是扩大就业。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已累计减少650万个就业岗位。
近期失业率虽有所改善,但仍然高达9.7%,接近二战后的历史最高位。
美国人预计,如果人民币升值40%,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将新增140万个就业岗位。
三是稀释债务。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其国家债务高达12.3万亿美元。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持有美国国债8890亿美元,是美国最大债权国。
人民币升值,将直接稀释这些债务,升值多少,稀释多少。
四是政治需要。
美国提出人民币汇率问题,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提出这一问题恰逢美国中期
剖析中美汇率之争
选举之前,是执政方给另一方施加压力的表现,通过制造话题以转移选民视线,掩盖其在经济复苏方面的失败。
此外,中国的崛起令美国深感不安,迫切需要更多的手段来制衡中国,而人民币汇率问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三、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亦有弊。
有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是增强国际购买力。
如前面例证,用更少的人民币可以买到更多的以美元结算的进口商品。
尤其是石油、钢铁、航空等依赖进口的产业将直接受益。
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为中国企业并购国外企业降低了难度。
二是减轻外债压力。
截至2009年底,中国大陆外债余额为4286.47亿美元。
如果人民币升值一定的比例,则外债负担相应地降低。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
人民币升值后,降低了国内以加工为主的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对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产业将形成巨大挑战。
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于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客观上将产生一定的推动力。
四是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
一国货币的价值与该国的国际地位是相关联的。
货币升值,意味着货币购买力增强,而货币购买力增强,意味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
因此,人民币升值也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一种表象,甚至为人民币成为国际流通货币创造可能。
剖析中美汇率之争
当然,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严重影响出口。
举个例子:一件在国内价值100元人民币的衬衣,按照当前汇率出口到美国,价格为14.7美元。
如果人民币升值40%,则在美国的售价上升到20.5美元。
在出厂价格未变的情况下出口商品价格升高,导致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幅下降。
这将对中国广大出口型企业造成重大打击,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工厂破产、工人失业、银行坏账等等。
这是中国反对人民币升值——至少是反对大幅升值的主要原因。
二是危及金融安全。
在资本市场上:人民币升值会对国际投机资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但基于“热钱”快进快出的特点,将对资本市场构成巨大冲击。
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大幅升值,使人民币与外币形成较大的汇率差,为国际投机资本套汇取利提供了空间,增加了国家调控货币供应的难度。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前车之鉴。
三是美元资产贬值。
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中国持有美元储备、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高达1.6万亿美元。
如果人民币升值40%,这些资产则相对人民币贬值6400亿美元,相当于白白送给美国3.12万亿人民币,以美元计价的其他外汇资产也将同步缩水,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无法接受的。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出对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的忧虑。
总理忧虑的原因之一就
剖析中美汇率之争
是人民币升值导致美元资产贬值的问题。
四是影响外商投资。
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
举个例子:当前汇率下,在中国投资1亿美元,相当于6.82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如果人民币升值40%,则仅相当于4.87亿元人民币,投资效果大幅削弱。
五是造成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价格和成本持续普遍下降。
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
人民币升值将会加重通货紧缩的风险。
人民币升值使进口成本下降,形成输入性通货紧缩,进而对国内同类商品价格产生比价效应,使关联产品价格下跌。
而且,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的预期,会对市场价格产生超前的下行压力,使通缩压力加倍放大。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尤其是大幅升值,弊大于利。
但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长期存在,从近年来人民币走势来看,人民币汇率也一直处于小幅持续上扬。
因此,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将继续走强,但将是渐进的、温和的。
近期,我国启动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
尽管测试的结果非常严峻——“人民币升值3%,部分行业利润将减少50%”,但这从中释放出了人民币近期将再次升值的强烈信号。
四、人民币升值对芙蓉区有何影响
具体到芙蓉区,由于芙蓉区的经济外向度相对较低,主要依赖内需和国内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所以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所带来的影响都相对较小,而且其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
剖析中美汇率之争
但也并不是没有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市民消费。
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进口商品价格走低,这将影响到市民的消费取向,以往高高在上的进口商品可能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这对于正在致力于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的芙蓉区来说,人民币升值对传统商贸业的影响将是结构性的。
二是制约工业出口。
目前,芙蓉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出口业务的企业主要有隆平高科、省茶叶公司、怡清源茶业、王中华生物等10余家,涉及到年工业总产值约30亿元。
尤其是鼎昌鞋业,其所有产品全部出口到欧洲、中东及东南亚地区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人民币升值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述企业的出口规模。
三是增加融资难度。
人民币升值,将会使得来自国际国内对人民币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将会使得本来就处于紧缩状态的“银根”愈发紧俏,从而增加了企业和项目融资的难度,这对于正在深化“项目建设年”的芙蓉区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