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医大开题报告记录

南医大开题报告记录

南京医科大学七年制专业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记录

院 系 第一临床医学院
学 科、专 业 临床七年制、麻醉专业
学 生 姓 名 王赟
导 师 姓 名李士通职 称 主任医师
指导小组成员 陈莲华 黄施伟 朱慧
课题研究名称不同体位腹腔镜手术对动脉
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的影响
填表说明
1、七年制开题报告应在进入二级学科轮转后三个月内完成。
2、开题报告应在本科室公开举行,广泛征求意见。
3、内科、外科专业学生开题报告时,必须邀请本专业内其他三级学科
的导师参加。
南京医科大学七年制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记录
学生姓名 王赟 汉语拼音 Wang yun 性别 女
出生年

1988.09

入学年、月 2007.09 学科专业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麻醉学
导师姓名 李士通 职称 主任医师 指导小组成员 陈莲华、黄施伟、朱慧
课题名称 不同体位腹腔镜手术对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的影响

开题报告日期 2013.10.28 主持人 李士通 记录员 周雅春
出席人

15

出席人员对课题的总评价,提出的主要问题:
一、 总评价:
该课题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了腹腔镜手术气腹时头高位或头低位对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
分压差(Pa-ETCO2)的影响,探讨了呼气末CO2监测评估动脉血CO2的精确性,为临床麻醉中
维持正常PaCO2调整呼吸参数提供参考。
二、 提出的主要问题:
a) 试验所纳入的群体、手术范围及排除标准?
本研究选择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头低位下卵巢囊肿切除或头高位下胆囊切除术的女性
患者。按照患者手术体位分为两组(头高位组及头低位组)。入组患者要求:ASAⅠ~Ⅱ级,年龄
30~65岁,BMI(19~30)kg/cm2,术前肺功能正常, PaCO2<45mmHg,均无严重全身性疾病及心
肺功能不全等病史。
b) 试验中如何选择时间点?
本研究计划选取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时,患者维持平卧位未实施气腹前(T0)、气腹及体位
改变后30min(T1)。T0及T1时间点均在全身麻醉机械通气的情况下,可基本排除麻醉及机械通
气的影响,将试验主要控制变量局限在气腹及体位改变。同时气腹后30分钟时患者基本已达到稳
定状态,气腹造成的病理生理改变亦出现。故选择以上两时间点。
c) 试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其他呼吸参数变化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试验过程中计划采取容量控制通气模式。通过调节潮气量(Vt)(6~10)ml/kg,呼吸频率(f)(10~16)
次/分,吸呼比(I:E)1:1.5,使PETCO2维持在35mmHg~40mmHg,气道峰压小30cmH2O。如若
通过调节呼吸参数后无法同时满足以上列举条件则自动退出试验。该实验为临床试验,可适当结
合临床麻醉实施时的特殊性,结果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
d) 试验中如何控制其他变量对实验数据的影响?
麻醉诱导采用平稳诱导,复合使用静脉镇静、镇痛、麻醉及肌松药,力求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
基本稳定,必要时加用麻黄碱或佩尔地平控制血压,保障肺泡良好血液灌注,使T0时间血压对呼
气末二氧化碳值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在麻醉平稳后,间断追加肌松药及镇痛药,调节吸入麻醉
药浓度,力争血压及心率同T0时间的相似。
e)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过程及解释?
预计在气腹前头低位和头高位组患者Pa-ETCO2无差异,气腹后30分钟头低位组Pa-ETCO2预期
将高于头高位组。解释:CO2气腹时,腹内压增高使膈肌上抬.胸廓及肺顺应性下降,肺内通气
血流比值失调,死腔通气增加;同时CO2 可经腹膜及手术创面吸收人血。头低位手术患者由于气
腹及重力的双重影响,胸腔纵轴进一步缩短,肺脏及胸廓的顺应性进一步降低造成通气血流比的
进一步失调。在头高位手术时,气腹同重力作用方向相反,可能对胸廓及肺的顺应性的影响相对
较小。故此预计头低位组Pa-ETCO2较高。
f) 其他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及应对策略?
如遇到实验困难,首先应自己想办法解决,必要时查阅相关资料,请教导师及导师组成员
导师意见
该课题紧密结合临床,设计合理,研究方法正确,同意进行进一步实验。

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学系)意见:根据教研室实际条件对课题可行性、可能性的意见以及保证和
监督计划完成的具体措施。

该课题切实可行,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本教研室将定期督促该生课题完成,并按计划实施定期汇报制度。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意见:

主席签名:
年 月 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