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浅谈高校开展民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浅谈高校开展民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
浅谈高校开展民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本学期我修习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一课,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各民族
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艺术素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个人见
解,谈谈普通高校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意义、对策等相关问题。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它包含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类艺
术,如壮族山歌、蒙古族的牧歌、汉族的方言歌谣等等。这些艺术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
进程中萌芽、发展、鼎盛,但不少已走向衰落。而随着现代文化艺术的崛起与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民族民间音乐面临失传的危险,而民乐的载体——传统民族乐器,如:二
胡、笛、箫、古筝、古琴、笙……也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知悉之人甚少。所幸,有识
之士一直致力于发掘、整理以保护民乐作品及其典籍、乐器,一些优秀的传统曲目也脍
炙人口,久传不衰。如〈〈高山流水〉〉、《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等等。有些民乐爱
好者也勤习箫笛琵琶,扩大民乐的影响。
不过,较之西方现代艺术的蔓延式传播,民乐的处境仍不甚乐观。因而高校开展相
关教育,增强民乐的影响力、扩大其普及面尤显重要。下面我谈一下开展中国民族民间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素养。民间音乐,顾名思义,当然是来自于
民间了。所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民乐在其性质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进程、现实状态
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只有用心聆听才能真切地体会民间艺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才
能了解大千世界的绚丽多姿。比如听一曲《美丽草原我的家》,我们能领略大草原的
辽阔壮美和牧民的幸福生活。欣赏《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我们
可以认识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如此不胜枚举。这样的鉴赏课,比枯燥的
书籍更能启迪人。
2. 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面对民族民间音乐日益式微的今天,在高校开展民乐教育,可
以扩大民乐的普及面,提高其影响力,促进民乐的复兴。
3.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精神品位和艺术素养。当欣赏《高山流水》
等作品时,我们能感受真正艺术的熏陶,那悠扬的乐曲较之靡靡之音,具有何等的艺
术感染力!又比如听一曲《步步高》,更能让我们精神振作,心胸豁达,其轻快活泼
的节奏对提振信心十分有益。此外开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育还有其他好外,此不一
一赘述!
那么,普通高校开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认为,首先应扩大民曲的选讲范围,只要是积极向上、反映各民族丰富多彩生活的作
品即可入选。其次,应鼓励学生收集、欣赏或鉴赏民间音乐,教授他们必要的声乐、器
乐知识,提高其民乐品味能力。再者,要增强民乐课师资力量建设,聘请民乐人才作为
客座教师或来高校开讲座等。学校可开展民乐类竞赛,如民族乐器演奏赛、民歌歌咏赛
等,营造普及民乐的良好氛围。另外,宜改革考核模式,有条件的院校可考虑将实践与
论文结合起来,如在期末课程考试中增添演唱项目,检验同学们对民乐的掌握程度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