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基地班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沈伟伟审核人:张晓阳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一、基础知识(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无论是洋洋几十万言的鸿篇巨作,还是寥寥数语的经典语录__A__无论是立意高远、技艺jīng zhàn的名著华章,还是质朴平实、深入浅出的俚句俗语,都可以__________,撼人心魄,感人至深,摧人奋进,都具有táo yě情操,洗涤灵魂,营养头脑,升华气质的作用。
就是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汉字,几千年来,zhàn fàng出一朵朵绚烂夺目的文学之花,凝结出一枚枚丰硕诱人的思想之果,普写出一曲曲悦耳动听的和谐乐章,演绎出一幕幕回肠荡气的生命绝响。
1.按拼音写汉字。
(3分)jīng zhàn ________ táo yě________ zhàn fàng________2.横线A处标上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4.在横线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是()(2分)A.引人入胜B.令人神往C.心驰神往D.味同嚼蜡5.某同学的汉字趣解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请你从下面的汉字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试做趣解。
(4分不要求句式相同)沙躬暮镜示例:梦——林间有夕阳,如画一样的风景。
汉字________趣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
(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5)辛弃疾《破阵子》这首词,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概括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魏晋时期有一些颇有才华的人隐姓埋名,对世事不闻不问。
请用《出师表》中的一句话形容他们的行为和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6分)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瓦松:一种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没有什么用处。
7.诗歌题目为“菊”,但是诗句中无一字提到“菊”,他是怎么写“菊”的?试作简要分析。
(3分)8.揣摩诗的最后一句,你从“不羡瓦松高”一句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19分)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而瓒深与先主相友。
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
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
9.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仅标1处。
(2分)(1)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2)喜怒不形于色1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6分)(1)或.谓当出贵人__________ (2)先主以兄事.之__________(3)顾.自见其耳__________ (4)见而异.之__________(5)少语言,善.下人__________ (6)喜怒不形于色.__________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
(4分)(1)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2)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
12. 选文写刘元起对先祖刘备的赞语和人们对刘备的帮助,有什么作用?(3分)1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少年时代刘备的评价。
(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7题(20分)数点梅花天地心任崇喜①民间有“冬令进补”之说,其实冬读也是读书人最好的“进补”时光。
②关于读书四时,古人多有妙论。
冬读,自然也有一番滋味。
宋末之初的翁森,曾作《四时读书乐》,其中就冬读一节写道,冬日“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试想一下,冬日里,一切都渐渐地归于沉静,能看到点点红梅,生活该是多么诗意?③“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
在高楼叠影、灯红酒绿的城市,要想觅到那远古飘来的雨打芭蕉、残荷听雨的静谧之音,或许只有归于真实的冬日了。
作为生活在这个癫狂年代的一个凡夫俗子,天天为生计奔波劳累,劳心费神,有时还焦头烂额身心俱疲,只有冬读营造的那淡泊心神,才能驱却烦恼忧愁,减缓对功名利禄的奢求。
杨绛先生说:读书贵在追求“精神享受”。
这话不错。
在冬日沉静的氛围中,听着掀动书页的声音,嗅着由人类的群体才智结晶成的生命芳香,不知不觉,心头的皱褶都被熨抚得平平展展,足以抵达荀子“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境界。
④冬读的全部魅力似更在夜晚。
⑤冬日的夜晚,凛冽的寒风抑或纷飞的大雪,无不催促读书人早早归家。
冬夜,是最寂静的。
这时,“身稳如山岳,心静似止水”的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只管坐拥书城掌灯夜读,不用担心有风雨夜归人,不会有哪位不速之客会敲你的门。
冬夜读书,犹如在纸上旅行,____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尽在你的视野之中,你尽可以寻找林语堂说的“和自己性情相近”的“文学的爱人”。
你无论读蕴含深刻哲理的诸子百家、烙铸世间峥嵘的人物传记,抑或读洋溢幽趣雅韵的诗词曲赋、充满深挚情意的笔记小说,皆能读得如痴如醉。
“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这是诗人赞美海棠的句子,也是冬读让人无法描述的陶醉。
不经这般的历程,又怎会有“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的感喟?⑥冬夜,围炉读书是一种氛围。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弥读书者”,窗外冷风飕飕,屋内温暖如春。
斗室之中,因了一炉炭火,立刻蓬荜生辉起来,读书有了异样的情趣,没有的是“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棉”的文人“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的凄苦叹息,有的只是满室的温文尔雅。
林语堂说过:“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
”文字在跳跃着行走,一半欢欣,一半伤感,能让一些东西沉睡,也必然会唤醒一些东西。
聆听他人的智慧,感受别人的安静,掩卷长息,心中自然生出酽茶一般的澄澈,你会以更新的姿态、更佳的状态参悟天地,投入社会,自能更有效地滋精补气、益智提神。
⑦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这话有些道理。
生命太短,经不起流光的来来回回;红尘太深,不如回归一颗透亮的心灵,用以安静地读书。
袁枚先生曾说:“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视冬夜读书为大乐事,何尝不是一快事?14.阅读全文,说说文章开头“冬读也是读书人最好的‘进补’时光”中“进补”一词的含义。
(4分)15.文章第②段中引用了宋末元初的翁森《四时读书乐》中的诗句“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有什么作用(6分)16.联系上下文,在划线句A B C D处分别填上合适的句子。
(4分)魏晋的风度大宋的富丽盛唐的气象先秦的古朴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17.“文字在跳跃着行走,一半欢欣,一半伤感,能让一些东西沉睡,也必然会唤醒一些东西。
”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18~22题(20分)很瘦的季节石不易冬季,特别是北方的冬季,是很瘦的。
时令一到,木叶凋零,树没有了往日的丰腴,显得很精瘦;草,臣服于北风,把天地拉得更高远;水,晶亮清泠,被冻得很深邃。
要是下点小雪,就更精彩了:站着别动,让雪花落在你的睫毛上,能看见它们在哭泣。
圣洁的雪野,真是恋爱的天堂。
冬天是个声音稀疏的季节,如果你不用心,会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声响的世界。
即使有声音,在冬季,也会显得很孤单,很瘦。
但是,特别有精神。
我在冬季的被窝里时常想象一个这样的情景:某位朋友出门时顶着带棱角的风,与裹在身上的衣帽相依为命。
我们笑他傻,因为寒风的倒刺舔在脸上可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然而当他怀揣一瓶烧酒回来时,我们便都明白了他出去的动机,于是很高兴。
接着很多人围炉夜话,漫漫长夜被我们越喝越短...........……去年冬天,因大雪封山,我与一位好友滞留在他父亲的护林小屋。
半夜,风把所有的寒气都逼了出来,然后自个儿往被冻的瑟瑟的小屋里渗。
屋内熊熊燃烧的碳炉彷佛结了冰,吐不出丁点热气,我几乎没有活着的勇气了。
那位好友很瘦,也冷得差点精神崩溃,但他一刻也不肯消停,就四处倒腾,结果翻出数块老姜、一串辣椒和半袋红糖。
他用铝锅铲了些热情敲门的积雪,然后熬了几碗又辣又甜的姜水。
我们哆嗦的捧着碗,用嘴顺着碗沿哧溜溜地喝着,喝得我们满头大汗。
那些姜水,真像冬日里的太阳,把我们烘得暖洋洋。
后来同学父亲赶来,手里还拎了只肥嫩的野兔。
他把兔子开膛用雪水清理干净后,拿剩下的辣椒煨了一锅红艳艳的兔肉。
根本不用描绘,我想那滋味肯定会成为我最饱满的记忆。
次日风停雪住,同学父亲领我们下山。
路上他说,冬天的山太瘦,却是打猎的好时节。
猎枪的响声是最美的原生态音乐。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瘦,对于大自然来说,绝对是一种朴素的震撼。
是的,被大风掏空的原野,只剩下诗情画意。
好比中国水墨画中,嶙峋的岩石,傲骨的竹梅。
冬季,是一个让人绷紧神经的季节,是一个能闻到阳光味道的季节,是一个能听见雪花坠地的季节。
你无需去查询日历,只要你看见地上的影子越来越长、越来越瘦,就说明冬季临近了。
若还不放心,就等大风把你的影子吹歪吹散吧。
在这个生命倾斜的季节里,瘦,已经深入记忆的骨髓。
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方能领略其中的大美。
想着那连时间都不舍得删除的美景............。
朋友,到了雪花缤纷时可别忘了约我,因为我早就贮存了陈年的烧酒,滑嫩的卤蛋和饱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