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混凝土制造行业税收指南

商品混凝土制造行业税收指南

商品混凝土制造行业税收指南一、商品混凝土制造行业概述。

(一)、定义和归类。

1、定义。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商品混凝土,亦称预拌混凝土,是将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等按一定比例,经计量、拌制后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出售的建筑材料,是以集中搅拌、远距离运输的方式向建筑工地供应一定要求的混凝土。

其实质就是把混凝土这种主要建筑材料,从备料、拌制到运输等生产环节,从传统的现场施工中脱离出来,进行高度专业化的集中批量生产,既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能耗、节省施工用地,又在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税收指南主要针对商品混凝土的制造。

2、行业目录。

主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明细行业:水泥制品制造。

3、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C3121,水泥制品制造。

(二)、商品混凝土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和产品特点。

1、行业发展现状。

商品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与现代化施工工艺的结合,它的普及程度能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混凝土施工水平和现代化程度。

集中搅拌的商品混凝土主要用于现浇混凝土工程,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普及和发展,现浇混凝土成为今后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及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商品混凝土制造企业异军突起,迅速成长为引人注目的税源大户。

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都在一百个以上,其规模和工艺水平不亚于发达国家。

许多中小城市也在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

江苏省商品混凝土行业生产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已连续几年保持高位运行,发展势头不减。

在经受了2009年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波及,增速有所减缓以后,2010年,江苏省预拌混凝土供应量达19326万立方米,占现浇混凝土总量的65%以上,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全行业混凝土2010年平均销售价格281.88元/立方米。

截至2011年8月,泰州市登记注册的户商品混凝土企业,年销售达到万元,“两税”收入已超过万元。

行业的发展对管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因此,我们在关注税源的同时,也必须提升对该行业日常管理及风险识别的能力。

将目前商品混凝土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归纳如下:(1)、企业入行容易,大多粗放经营。

企业除提供常规手续和资料外,只需取得当地建委审批的“预拌砼生产企业资质”,即可注册商品混凝土制造企业,入行较为容易。

大部分企业采取粗放型、分散型发展方式,与集约型、布局型发展方式相悖,资源、能源、材料、设备、人员工资、各种规费等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窄。

加上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许多企业陷入困境。

(2)、产能增长过快。

混凝土行业投资虽大(一条搅拌楼生产线价值120万左右、一台搅拌车价值40万左右、一台泵车价值250万-400万),但因其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低、见效快,致使大量资金同时拥入这一领域。

江苏全省搅拌机的年设计产能,在2010年已超过4.36亿立方米,而实际供应混凝土方量只有1.93亿立方米,入市门槛低及无序投资盲目建站导致行业产能增长过快。

(3)、市场竞争无序。

商品混凝土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产品,其销售要受运输半径的限制。

混凝土从搅拌、运输到浇灌需1~2h,有时超过2h。

因此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合理的供应半径应在10公里之内。

企业为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往往采取降价、垫资等手段,人为地加大营运资金、降低利润,造成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4)、受制于上游企业。

商品混凝土制造企业属于建筑业最下游的弱势群体,在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生产和经营都受开发商的控制,一方面产品一直处于买方市场,另一方面赊欠账款普遍存在。

企业收不抵支现象严重。

同时货款大都为承兑汇票,随着资金回笼周期延长,加上企业筹集资金渠道不畅,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5)、管理监督部门较多。

建设局是商品混凝土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有商品混凝土生产、销售、运输和使用;散装水泥办公室负责商品混凝土行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工程特种车辆通行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负责原材料、产品质量的监测,以及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进行资质评审;安监部门对搅拌站的设备、特种作业人员及防止粉尘、污水、噪音等措施进行安全检查;经委等部门负责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认定等等。

2、产品特点:(1)、生产流程和工艺简单。

不同型号产品的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同类产品不同企业的附加值基本一致,行业内企业之间的可比性较强。

(2)、原材料和产品品种单一。

商品混凝土的品种主要由混凝土强度等级来区分,用C和强度等级值表示,等级值越大强度越高。

一般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品种,强度不大于C50的产品为通用品,大于C50的产品为特制品。

我国商品混凝土中,约70%是标号C25~C40,C50~C60 在一些重要工程中应用,个别特殊情况采用C70~C80。

2010年江苏省C10—C3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用量达71.33%,其中,C10—C25混凝土占27.18%,C30混凝土占44.15% ;C35及以上级混凝土用量占28.67%。

泰州市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C25、C30、C35三种型号,生产C25以下和C35以上标号的很少,部分厂家经特约也生产用于桥梁等工程项目的特制品。

产品配方严格,所需主要原料是水泥、砂、石子,添加适量的外加剂。

外加剂是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而选择添加的,主要有:减水剂(节省水泥,提高强度)、膨胀剂(用于减少裂缝)、缓凝剂(延长混凝土凝结)、早强剂(用于快速提高混凝土强度、防止冻裂)等。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是国家《新型建筑材料》目录中列举的商品混凝土,即利用廉价的矿渣微粉、粉煤灰、天然矿物复合物作掺合料,分别等量取代35%-40%的水泥来配制生产商品混凝土,既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环保的要求,其性能也优于基准混凝土。

(3)、能耗相对固定。

不同企业的生产设备基本相同,功耗固定,且由于搅拌楼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不会停止运转(一旦停转就必须清除楼里残留的混凝土),因此每天的能耗基本固定。

(4)、产品存放时间短。

一般不超过4小时。

企业将商品混凝土生产出来后,必须及时运送至施工现场浇铸,其间搅拌筒也同样始终处于转动状态,否则混凝土会凝固报废。

(5)、销售方式相似。

企业均是按照客户的需求以销定产,其产量就是销量,销售环节简单固定,没有中间环节,无产成品库存。

(6)、客户和供应商相对固定。

客户多为开发商、建安企业、零星建房对象以及一些路桥工程。

水泥采购对象多为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水泥生产厂家,一般采购的是标号为32.5和42.5的水泥;砂、石采购对象多为个人;粉煤灰大多是来源于热电企业的碳渣和煤灰。

(7)、销量难以提前确定。

供需双方虽然签订合同,但那只是按照图纸计算的工程量,实际供货量是建筑项目竣工后测量的实际方量,资金按实际方量结算。

这里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销售往往在建筑项目竣工后确认,申报时间严重滞后;二是资金结算时间过长,拖欠现象较为普遍。

(8)、产品质量控制严格。

每个批次的产品除企业自检外,在出厂和交货时都要经由建设局下设质检站检测。

送检的样品区分采集地,用于出厂检验的在搅拌地采样、用于交货检验的在交货地采样,且生产企业必须向购货方出具质检部门的质检报告。

(三)、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

1、主要生产设备是混凝土搅拌楼(站)。

混凝土生产流程中骨料只提升一次的,命名为混凝土搅拌楼,二次提升的就叫做站。

初始投入搅拌楼生产线高出搅拌站40万(2立方米的),但在生产率上,搅拌楼的生产率要高出同型号搅拌站三分之一。

比如:HLS90楼的生产效率相当于HZS120站的生产效率,HLS120楼的生产效率相当于HZS180站的生产效率,HLS180楼的生产效率相当于HZS240站的生产效率。

一条生产线包括立轴式混凝土搅拌机、皮带电机、水泥螺旋电机、空压机、水泵、油泵、管道泵等,型号有75型、90型、120型、180型等四种型号。

75型是指设计生产能力为1小时生产混凝土75方,90型是指设计生产能力为1小时生产混凝土90方,其他类推。

不同型号搅拌楼的共性特点:采用强制式搅拌主机,通过工控微机控制、电子称计量,计量精度高、误差小。

具有屏幕显示、配比存储、动态零位跟踪、落差自动补偿、生产管理、物理消耗与统计、打印和监控功能,可实现搅拌过程的手动、自动控制。

2、主要运输设备是搅拌车和泵车。

混泥土搅拌车,是在搅拌车专用底盘上装上圆筒型的搅拌筒以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

混凝土泵车,又名混凝土泵,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

是一种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商品混凝土企业一般必须拥有运输搅拌车(也有租用其他企业或个人或自己成立物流公司),搅拌筒容量有5方、6方、8方、12方等型号,本地企业大多使用的是核定容量为5立方米的搅拌筒,但实际装载量一般能达到8方。

水泥和混凝土在运输方面的成本就占预拌混凝土最终成本的20%以上。

3、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与配合比试验→各种原料、辅料在搅拌场分仓贮存→经运输履带卸到储料斗内→称量配料→经履带提升进入混凝土搅拌机内→经搅拌后生成成品→混凝土从搅拌机内卸入到专用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里→混凝土的运输与输送→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成型→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

生产过程中,上料、配料、称量、搅拌、卸料均实现自动控制,计量精度高。

二、商品混凝土制造行业税收风险识别分析。

(一)、税收管理难点及涉税风险点。

1、税收管理难点:混凝土生产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处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过渡地带,不受增值税扣税链条的制约,给管理上增添了较大的难度。

(1)、产品销售方面。

商品混凝土主要用于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工程,这些项目都属于营业税征管范围。

一般情况下,这些客户可以向地税申请代开建筑税发票,对混凝土企业销售发票的需求不是很强烈,从而增加销售环节的控管难度。

(2)、原材料购进方面。

其主要原材料(水泥除外),砂、石子的实际供应商以个人居多,或是不能提供发票、或是提供其他发票、或是代开发票,原材料的数量、金额难以控管。

(3)、纳税方面。

该行业一般纳税人均以简易办法按6%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因此常用的增值税税负分析法在征管和稽查过程中没有意义。

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深度是决定该行业征管质量的重中之重。

对于商品混凝土行业成本风险特别高的行业,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税收执法风险之高显而易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关主题